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IV/AIDS病人264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州地区HIV/AIDS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64例HIV/AIDS病人临床资料,并从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指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病人中,2000年至2004年逐年的病例数分别为19,32,43,70,100例,年增长率分别为68.4%,34.4%,62.8%和42.9%,平均52.1%。男性占75.4%(99/264),无职业者占47.7%(126/264),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115/264),占43.6%,性传播、输血或血制品及垂直传播分别占38.3%、10.6%及0.8%,原因不明者占6.8%。237例(89.8%)发生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机会性感染。发热、肺部炎症、消瘦、淋巴结肿大及皮肤、口腔感染为主要临床特征。大多数病人CD4^ T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近年来广州HIV/AIDS病人增长迅速,静脉吸毒仍是本地区HIV/AIDS病人感染的主要途径,但性途径感染比例明显增多。AIDS病人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系统广泛,相当一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加强宣传,早期发现病人,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4例确诊为HIV/AIDS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1997年以来上海市中山医院的病例索引,走访当时的收治医生并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HIV/AIDS病人的分布为门诊9例,住院15例。住院病人中外科4例,内科11例;无症状HIV感染者3例,AIDS病人12例,58.4%(7/12)为HIV相关机会性感染,33.3%(4/12)为HIV相关淋巴结病,8.3%(1/12)为/卡波氏肉瘤。结论HIV/AIDS发病呈逐年增长势头,AIDS期病人以呼吸道机会性感染起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士艾滋病病毒暴露的预防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病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医务人员因接触到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体液、血液而面临被感染的危险。职业暴露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在防治AIDS中不容回避的问题。1材料1.1资料来源自1999~2004年10月,我院收治HIV感染和AIDS病人272例,分布于医院的各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结核科、肝病区,其中肝病区收治的病人最多,其次是结核科。全院180名医护人员接触过HIV感染和AIDS病人,有明显暴露史为6名,均为护士。1.2暴露情况4名护士为静脉输液的AIDS病人拔针时被针头(空心针)刺破手指,…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沂市医务人员艾滋病(AJDs)相关知识、态度及培训需求状况。方法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临沂市部分医院的129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沂市1292名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整体较高,但对AIDS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差。39.7%的医务人员既往接受过AIDS专门培训,30%的医务人员有接受AIDS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和意愿。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mv)/AJDs患者持同情和理解态度,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持恐惧和回避态度。91.3%医务人员表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应该和其他病人享有同等医疗服务”,但49.2%医务人员表示“不愿意”去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医院或科室工作。80%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HIV很担心和有些担心”;有5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职业感染HIV的危险”。结论临沂市医务人员的AIDS相关知识有待提高,应开展针对性的AIDS防治知识的专门培训;大多数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持不歧视态度。但存在有恐惧和对职业暴露感染HIV风险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作者分析了南京地区HIV/AIDS感染现状,为制定控制HIV/AIDS增长的合理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HIV/AIDS疫情来自我市20余所医院HIV初筛实验室、市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省、市血液中心、血站及国际卫生检疫局等HIV检测网络的报告,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设在南京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发现报告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若是复检HIV—抗体阳性,即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后由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结果 从1991—200l年发现HIV感染者54例,含10例AIDS现症病人。其中6例为本市户口。男性47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6.71:1。年龄分布在10—67岁之间;高峰年龄段是20—34岁之间,共40例占74.07%。54例HIV感染者中,经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途径感染28例占51.85%;检测献血员途径发现5例占9.26%;同性或异性接触途径感染9例占16.67%;不详12例占22.22%。南京市自1991年检出首例HIV感染者,以后年发现HIV感染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群分布由涉外劳务,新疆籍的外地流动人口,向本地人口转移;由静脉吸毒人群向输、受血、性乱转移,由发现HIV感染者向AIDS病人转移。仅200l年1月至12月底市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及23家初筛实验室上报检测各类高危人群149689人份,发现HIV—抗体阳性27人,与去年同期(7例)相比增长286%。结论 南京市的HIV/AIDS感染现状为广大卫生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类高危人群HIV—抗体的主动检测,同时加强人群HIV/AID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预防HIV/AIDS通过无保护性性接触途径扩散。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HIV感染率和AIDS患病率较高的两个县(资中县和凉山州昭觉县)作为目标社区,在目标社区内共计调查了71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97名健康者,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记录表收集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SAS和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t=5.343,t=5.272,P值均<0.001);HIV感染者/AIDS病人GQOLI-74总分、各维度分均低于正常对照(分别为F=36.512,F=2.386,F=11.046,F=31.616,F-34.235,P值均<0.01);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SAS和SDS评分与疾病状况、物质滥用、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疾病状况、社会支持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焦虑和抑郁情绪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普遍存在,这些负性情绪主要与较多的疾病状况和物质滥用、较少的社会支持及较低的生活质量等因素有关;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这主要与较多的疾病状况、较少的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我区AIDS/HIV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为今后政府制定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前后我区发现的AIDS/HIV感染者从年龄、性别、感染途径和分析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区AIDS/HIV感染在2005年前属低流行期,2005年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08、2009年发现的患者数均成倍增长,总体呈递增的趋势,且与感染者的年龄、职业、籍贯、传染途径等因素有关。结论我区AIDS/HIV感染者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女性感染者和中老年感染者明显增多,以性行为传播途径的感染者逐年增多,艾滋病的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医院内发现的AIDS和HI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和感染途径,对36例已确诊的AIDS及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强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消毒隔离是控制AIDS医源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F)中文版评价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人口学特征、HIV感染有关情况和社会支持等。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大领域的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4大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60.5±16.2)分、心理领域(51.8±17.5)分、社会关系领域(58.1±19.3)分,环境领域(47.5±15.6)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得分越高,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就越高;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理领域总分低于性途径感染者;有工作/学习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理和心理领域得分高于无业者;对支持利用度高者,其心理领域得分也高;在环境领域得分中,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其得分越高。结论应加强失业、文化程度低、抗病毒治疗患者、静脉注射感染者以及社会支持差者的心理健康辅导,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综合医院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5年共诊治184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中男143例,女41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有:近年AIDS疫情在综合性医院内的发现有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1.
自1993年在首都机场检出甘肃省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3年底。共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AIDS)109例。近年来.HIV/AIDS疫情迅速上升,流行速度明显加快。2000~2003年分别检出HIV感染者10、13、24、35例,4年共检出82例,占总数的75.2%,是我们自1988年开展监测以来,检出例数最多的时期。现将甘肃省2000—2003年AIDS监测和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在综合性医院的疫情趋势和临床特征。方法前瞻性观察2006年~2009年连续4年因症住院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4年共计133例,男102例,女31例,年龄6~80岁,平均年龄42.58岁。其临床特征为:①近年艾滋病疫情在综合性医院内的发现有逐年增多趋势,50岁以上患者达37.59%。②综合性医院内绝大多数临床科室均已收治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内科系统收治病例数占3/4,呼吸内科收治例数占总数的30%,其次有感染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及神经内科等,而外科系统收治病例约总例数的1/4。内科系统收治者绝大多数系艾滋病患者,而外科系统收治者多数系HIV感染者。③其临床表现以肺部疾病为主者占55.24%;其次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约40%的患者多系统同时受累。④单一感染HIV者约60%,40%左右的患者存在乙肝、丙肝及梅毒等二重或多重感染。⑤多数存在轻、中度贫血及不同程度的感染,接近1/4的患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电解质紊乱较常见的有低钙及低钠血症;约30%~40%的患者肝功能受损为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受损较少,近半数的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27.78%的患者血糖升高,42.1%的AIDS患者CEA高于正常,严重肺部疾患者易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综合性医院支滋病病例报告逐年增多是HIV感染/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表现,熟悉和掌握艾滋病在综合性医院内的临床特征,对提高防治艾滋病的水平和控制HI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流行概况 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至今已21年,因无确切有效的防治手段,故感染仍继续蔓延发展。全球AIDS病人及HIV感染者已达3430万以上,我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检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结核病/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流行情况。方法对新确诊的结核病人及随访病人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对HIV/AIDS感染者及患者进行结核病筛查。结果在1250例结核病人中未发现HIV抗体检测阳性病例,在17例HIV/AIDS感染者及患者中未检出结核病例。结论在1267例被检查者中未检查出TB/HIV双重感染病例,可能这些地区是HIV感染的低流行地区,但HIV防治的形势仍非常严峻,开展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开展了与HIV部门的合作,另一方面提高了相关医生的意识,并锻炼了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23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AIDS病人(其中HIV感染7例,AIDS16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16例AIDS病人均给予抗机会性感染治疗,9例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结果:8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经治疗后在7~10d内症状改善,9例应用HAART效果较佳。结论:AIDS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尤其要注意女性感染者的增加,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进行婚前HIV检测有助于减少AIDS的水平和垂直传播。要重视对AIDS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吸烟作为AIDS的危险因素受到了重视。本文将从文献报告中,探讨吸烟对HIV感染及AIDS发病的影响。世界上最先研究AIDS发病与吸烟关系的是Newell等人。此研究对同性恋的AIDS患者31人(卡波济肉瘤13人,机会菌感染18人)和无症状HIV感染者29人进行了比较,其吸烟率分别为51.6%、24.1%。发病相对危险率(让步比)为3.4,统计上的危险率为5%以下,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辰溪县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06年发现的31例HW/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HIV/AIDS诊断按GB16000-1995国家标准。结果 31例HIVIMDS感染者(病人),主要为中低文化的已婚外出打工农民,年龄均在20-60岁,HIV/AIDS感染者(病人)最小年龄18岁(女);性传播是本县HW/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64.5%),其中配偶间传播5对。结论 我县艾滋病流行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改变HIV/AIDS感染者(病人)以及具有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高危险行为,是控制MDS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桂西地区HIV/AIDS患者的艾滋病相关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地区更好地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桂西地区2014年6月~2015年6月确诊为HIV/AIDS的25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设计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含:一般资料,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等。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以便为艾滋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结果我地区HIV/AIDS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差,大部分艾滋病知识题目的正确率<60%,例如对于与艾滋病病人日常行为接触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正确率仅为22.87%;HIV/AIDS患者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相关态度较好,绝大部分患者支持尊重和保护被感染者;HIV/AIDS患者选择安全性行为的比例较低,部分患者经常存在高危性行为。结论桂西地区HIV/AIDS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全面、存在高危性行为。针对我地区HIV/AIDS患者的实际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预和健康教育,尽可能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孙红彬 《四川医学》2004,25(10):1141-1141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4年3月42例HIV感染者/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HIV感染者/艾滋病并发肺结核7例,并发率16.67%。结论: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对HIV/MTB双重感染患者应积极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可取得较好近期疗效,但应注意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血钠、血钾和肾功能情况。方法总结28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钾、血钠和肌酐、尿素氮水平,并探讨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于CD4^+淋巴细胞〈200个/mm^3的患者,其发生率为19.4%和13.3%,显著高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组。在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0.6%(24/34)和60.7%(17/28),显著高于非低钠、低钾血症组。在280例HIV/AIDS患者中,仅发现2例肾功能异常。结论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者更易出现,临床医师应在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mm^3时注意患者的血钠和血钾水平;HIV感染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