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美拉唑+中药)45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点滴,同时予加味泻心汤治疗;奥美拉唑组43例,予奥美拉唑治疗;法莫替丁组38例,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三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率:治疗组为2.2%,奥美拉唑组为18.6%,法莫替丁组为18.4%。治疗组与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西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均能有效预防急性脑血管痛并发应激性清疡出血发生.而联合中药更能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2.
法莫替丁预防原发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预防原发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 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应用法莫替丁,对照组则不用,对比2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仅有2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6 % ;对照组有12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37% ,2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应用法莫替丁预防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奥美拉唑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药理作用,并与第二代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的疗效做对照分析。方法将20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予以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静滴;对照组100例予以西米替丁0.6g,每日1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1%,总有效率为8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经济效果。方法将24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法莫替丁组80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5~40 d,泮托拉唑组80例给予泮拉唑治疗5~10 d,对照组未使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对比其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成本及发生率。结果法莫替丁组、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4%,9%和26%,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成本-效果比法莫替丁组为94.14,泮托拉唑组为1 104.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应用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均能抑制胃酸,预防应激性溃疡,法莫替丁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5.
1996年10月~1999年2月,笔者应用大黄治疗2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取得显著疗效,并与用西咪替丁治疗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O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均系本院住院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有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原发病存在(急性脑血管病);(2)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3)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l~7天内出现消化道出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男14例,女6例,年龄35~67岁,平均50.24岁。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塞3例,脑栓塞1例,并发溃疡出血时间24h以内16例,24h~7天4例…  相似文献   

6.
邢钢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Z1):38-39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预防组加用法莫替丁针20 mg静滴,bid,共1周。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6%和300/(P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洛赛克)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西米替丁预防组、无抗酸药组,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结果3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预防组2.70%、西米替丁预防组17.07%、无抗酸药组23.26%。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米替丁预防组(P<0.05)和无抗酸药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施海法 《中医药学刊》2010,(5):1116-1117
目的:观察祛瘀泄浊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预后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加味乌芨散和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应激性溃疡出现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出现率下降(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瘀泄浊法可有效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洛赛克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1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组、西咪替丁组 ,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洛赛克组总有效率为 96 .9% ,止血时间为 (45 .7± 2 .1)h ,西咪替丁组总有效率为 4 0 .0 % ,止血时间为 (86 .7± 3.2 )h。洛赛克组无论总有效率、止血时间与西咪替丁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洛赛克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08—03—01至2010-10-1入住我院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给药方案分成雷尼替丁组、奥美拉唑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50mgq6h、奥美拉唑40mgq12h治疗,观察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结果雷尼替丁组、奥美拉唑组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95%,无显著差异;相对于雷尼替丁组(13.3%),奥美拉唑组(28.3%)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应用雷尼替丁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更为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经济效果。方法将2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90例,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5~10 d,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不使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均治疗观察1周,比较3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结果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及对照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4%,10%和29%,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56,669和0。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奥美拉唑组成本-效果比显著低于泮托拉唑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能为脑出血后抑制胃酸,预防应激性溃疡,泮托拉唑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2.
大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因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可使患者病情明显加重,病死率增高。因此尽快控制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12月应用大黄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应激性溃疡出血2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大黄治疗组(下称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2岁。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5例;雷尼替丁治疗组(下称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4.7岁,其中脑出血14例,脑梗塞6例。两组间在梗塞及出血部位面积等其他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A、B、C、D组,分别给予西咪替丁(A组)、雷尼替丁(B组)、法莫替丁(C组)、奥美拉唑(D组)治疗5 d,观察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A组、B组、C组、D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成本分别为10.5元、13元、58元和430元,4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分别为68%,74%,88%和93%,4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17,17.4,66.1和463.9,4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敏感度分析,法莫替丁组敏感度最高。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法莫替丁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黄左金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血管意外相应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奥美拉唑,西咪替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大黄左金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胃液pH值,潜血试验。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在治愈率,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黄左金丸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有比较肯定的治疗效果,能促进溃疡愈合,降低了脑血管意外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出血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报道,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SU)的病死率为48.196~88.096。因此,SU的预防效果直接影响着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应用制酸剂可以改善预后。笔者应用质子泵制酸剂奥美拉唑预防出血性脑卒中后的SU,且与雷尼替丁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云南白药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脑出血保守治疗过程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西医治疗组):蛇素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云南白药加奥美拉唑治疗.结果:云南白药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该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治疗脑出血后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在使用奥美拉唑针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胶囊相对于联用蛇毒凝血酶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合法莫替丁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4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连续观察2年。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5.0%,治疗组复发率7.9%,提示半夏泻心汤合法莫替丁预防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其病死率较高。近年本院应用奥美拉唑预防老年人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10年221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循证医学观察,探讨奥美拉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胃黏膜保护剂对重度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拉唑治疗A组50例)和对照组(法莫替丁治疗B组50例),对照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现象.结果:奥美拉唑A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率92%,B组法莫替丁的止血效率70.0%(P<0.01),法莫替丁治疗组的腹泻及恶心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重复出血症状.结论: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使用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