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掌握青岛市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发现疫情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全市各级医院报告的疫情卡片,统计其填写质量;分层随机抽取全市各级医疗单位,调查其漏报率及其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卡片填写完整率为70.1%,及时率为57.8%,医院疫情漏率为2.3%,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知识掌握不全。结论:我市的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领导重视和经费支持是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评价北京军区不同疫情网络报告模式运行中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军队疾病监测工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2004—2006年通过非网络报告方式、传染病网络专线直报方式和经后方医院、部队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法定传染病个案资料作为数据源,对报告单位构成、网络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填卡质量、重卡及漏报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北京军区疫情报告情况,2004年底前采用非网络传染病报告方式;2005年运行的是单一系统的网络报告模式;2006年综合应用多种网络报告系统——“互补监控”疫情网络报告模式。在北京军区统计的报告传染病病例中,80.43%的病例来自于军区内医疗机构,19.57%来自于军区外医疗机构。2004—2006年北京军区疫情报告诊断到审核时间明显下降;诊断到报告的时间占诊断到审核时间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006年为92.27%。三年问报告卡完整率和准确率逐年提高,2006年分别较2004年和2005年有明显提高。2006年报告卡漏报率明显下降。结论北京军区目前应用的互补监控疫情网络报告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疫情报告质量,该监测模式在军队疾病监测工作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方式,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方法]在综合性医院建立疫情监督网络,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监督管理。对山东某省级医院2000-2009年传染病上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疫情监督网络建立前的2000-2004年共上报传染病报告卡8 071张,合格的6 531张,合格率为80.92%;完整率为84.91%;准确率为82.44%。疫情监督网络建立后的2005-2009年共上报传染病报告卡18 571张,合格的18 463张,合格率为99.42%;完整率为99.78%;准确率为9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合格率由网络建立前的80.92%上升到99.42%,无迟报、漏报现象。[结论]疫情监督网络的建立,提高了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现根据嘉定区2006年1-6月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对本区目前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及报告信息质量进行分析评估,探讨影响报告信息质量和及时性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高本区疫情网络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网络直报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更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吉林市应用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以来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1996-2005年吉林市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应用不同软件系统,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突发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相应变化情况。结果 吉林市应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后,相对使用不同疫情软件时期,及时性指标中诊断至报告时间、报告到审核时间及月分析资料生成时间均显著缩短;准确性指标中传染病报告的漏报率、错报率、迟报率、报表统计错误率均有所下降;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至报告的时间及检疫病例的报告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报告质量,保证了疫情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SARS疫情的准确、快速上报,本介绍了309医院依托“军字一号”工程,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结合医院实际组织人员培训,加强物理网络建设,研究开发实用软件支持,全面动员建立分级监测平台等有效手段,加强疫情上报的环节控制,保证了疫情上报系统的科学性、适时性、方便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建立完善了医院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疫情上报的规范化管理,为实现疫情及时、准确上报探索了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龙岩市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和疫情管理状况,为防病灭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市、县、乡、村不同等级医疗单位,开展年度疫情管理检查和漏报率调查。结果:抽查16个不同级别医疗单位、查出传染病403例,漏报11例,漏报率为2.7%,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疫情管理制度较健全,乡级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疫情报告知识有待提高。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病种及医院内不同科室的漏报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诊日志使用不完善,传染病登记不全、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等,是疫情报告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性传播疾病疫情的监测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收集国内外性传播疾病疫情的监测方法,探索其国内应用前景。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美国国立图书馆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中收集有关文献,分析当前我国性传播疾病疫情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文献蝇介绍的监测方法,探索其在我国应用前景。结果:当前我国性传播疾病疫情监测报告中的主要问题有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性病疫情报告系统和监督考评机制;漏报、不报;重复报告等。国内外现有的性传播疾病疫情监测方法有:捕获再捕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疾病相关行为监测方法;两次调查资料估计法;特殊人群主动监测法等。结论:上述各监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并各有优缺点,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SARS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模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阻击SARS的输入、传播与流行,合肥市于4月初建立了SARS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并在SARS防治中形成一套高效灵敏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和疫情控制模式,现对其效果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传染病报告是了解疫情动动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制定防治对策的可靠依据。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全面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根据山西省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我们在全市各县(市)的各级医院进行了法定传染病的漏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革医院传统的传染病上报、疫情管理的模式,提高传染病的疫情管理质量。方法依托医院良好的一号工程信息化平台,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网络,集传染病信息直报、查询、统计、监督预警、管理发布为一体。结果确保了传染病报卡的时效性;提高了传染病报卡准确性;便于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更多的信息交流,更主动的参与;更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培训和宣传教育的良好平台。结论通过信息、网络化管理方式,实现了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医院就诊覆盖区域传染病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规律和控制措施,实现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方法采用C/S构架,后台采用SQL SERVER2000企业版大型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使用PowerBuilder7编程,将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采集的应用软件集成到各个需要报告法定传染病的计算机工作站上,构建涉及医院任何部门的传染病报告、监控网络.结果对医院各部门发现的传染病病例进行校核、整理、上报、统计、分析、浏览、查询,形成图文并茂的监测图表,并查询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某一传染病发病或流行情况,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提供潜在的疫情信息.结论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系统,能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传染病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的病原生物(病原体)所引起,是摆在我国居民面前的极其严峻的疾病类型。疫情管理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法规的授权,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预防接种等管理与控制。目前我国在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部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已逐渐减少和消灭。本文首先概述了传染病疫情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措施:优化传染病疫情管理流程、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总体素质、优化疫情管理法律体系和加强疫后处理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铜陵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的疟疾疫情,以便进一步调整疟疾防治策略。方法对铜陵市1997~2003年疟疾防治监测报表等资料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汇总、核实、统计分析。结果7年共有66例疟疾病人,总发病率为2.72/10万,当地感染65例,外出感染病例1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2∶24。结论铜陵市近7年疟疾疫情一直较稳定,以当地感染为主。对疟疾病人进行正规治疗,对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从疟疾高发区回归人员预防性服药和对有疟史病例进行休根治疗,加强灭蚊防疟教育,是有效的防治疟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宝安区2008年流脑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2008年流脑疫情进行分析,为探讨深圳市宝安区流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8年的流脑疫情、流行菌株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深圳市宝安区流脑以散发为主,也偶有暴发疫情发生;外来青工是发生流脑的高危人群;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和耐药性均已发生较大改变。结论建议在外来青工中开展A+C群流脑菌苗普种。在疫情处理时.选择脑膜炎双球菌对之敏感的利福平等药物作为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质量管理. 方法通过对非典之后400余例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病例的分析,找出影响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因素. 结果诊断标准、报告时限和疫源地址是影响网络直报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论加强对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诊断标准、报告时限、以及疫源地址等重要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提高疫情报告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传染病疫情周统计数据,探讨疫情周分析的问题。方法从网络直报系统获取全国和镇江市按周统计的传染病疫情数据,包括初表和终表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国传染病周报告数绝对值大,各周数据波动较小;镇江市传染病周报告数绝对值小,各周数据波动很大;周报告数的终表数总是低于初表数。结论网络直报系统以当年初表数据和往年终表数对比,进行传染病疫情周分析,产生报告数升高的错觉,这一问题应引起重视,加以解决;是否必须进行常规的传染病疫情周分析,每周撰写书面的疫情周分析报告,应根据不同情况,对各级疾控机构应有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管理着疾控中心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交换,是疫情网络开放管理的核心枢纽,其管理的科学性和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是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保证。本文阐述了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ZZCDC)疫情网络开放管理现状和解决的措施,以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海珠区结核病疫情进行分析,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措施.方法 对2012年由我所登记报病、在海珠区居住的261例肺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珠区辖区内5个街道的结核病疫情最重.结论 加强街道的宣教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