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市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合肥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 IV)、梅毒感染的流行趋势,为制订和实施在高危人群中行为干预提供信息。方法按《全国H IV哨点监测方案》操作。结果暗娼哨点(CSW)H IV阳性检出率一直较低,10年感染率波动在0.0%~0.3%;近3年监测梅毒阳性率平均16.3%。吸毒哨点(DUS)2003~2004年监测均发现H IV阳性者,感染率0.5%~1.3%;梅毒感染率平均5.9%。性病哨点(STD)2004年监测643人中检出1例H IV阳性。暗娼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历年都较低,平均为9.5%,近3年监测发现暗娼中伴吸毒行为比例较高,占38.5%。吸毒哨点人群注射吸毒比例较高,占75.8%,其中51.3%曾有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行为。吸毒者中有商业性行为的占55.4%,其中63.7%从不使用安全套。性病门诊人群68.2%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行为,非婚性行为的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18.1%;仅4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目前合肥市H IV感染尚处于较低水平,但诸多的感染H IV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必须继续加强和扩大重点人群监测,及时针对不同高危人群特点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合肥市1993—1997年城区居民恶性肿癌死亡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死亡率居该市死因第一位,死亡居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50—69岁年龄段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成倍增长,70—80岁年龄段癌症死亡率最高,分析表明老年人是暴露恶性肿癌危险因素高危人群,是癌症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胡明霞  李晓静  李照荣 《疾病监测》2005,20(12):627-631
目的分析合肥市1991~2004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4年来8种报告STD疫情资料为依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4年来8种监测STD均有报告,累计报告102237例,男女分别占56.62%和43.38%,STD平均年发病率为177.66/10万。20~4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95.29%。文化程度历年均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职业分布历年来均以工人多见,平均占30.38%;传播途径主要是非婚性接触传播,占67.54%;梅毒的发病情况主要为一、二期传染性最强的病例多见,分别占46.20%和48.96%。结论合肥市STD发病呈增长趋势。发病率最高的病种是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和梅毒。在重点人群中普及STD防治知识、提倡安全性行为,不仅可以遏制性病高发,也是预防HIV/AIDS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53对夫妇反复自然流产与HL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3对“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夫妇HLA—A,B抗原进行位点分型,并同30对正常夫妇对照。结果证明:RSA夫妇间含有共同HLA抗原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流产次数亦与HLA相同位点数呈正相关;RSA夫妇间共有抗原的最高发生率在HLA—B位上(P<0.05)。故推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与白细胞抗原(HL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合肥市青年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和HIV感染状况以及相关的因素,为对该人群进行梅毒与HIV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关键知情人介绍及在MSM网站上发布广告三种方法招募年轻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与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202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7岁,大学及以上学历占66.9%,在校学生为62.4%,63.4%的人自认为是同性性取向,26.7%的人自认为是双性性取向.HIV感染率为1.0%,RPR阳性率为7.0%,TPPA阳性率为13.1%.单因素x2检验表明,曾进行过HIV检测、一生中肛交同性性伴4个以上与梅毒感染相关,x2值分别为10.944与7.696(均P<0.01).结论 年轻的男男性行为者中梅毒感染情况严重,HIV在该人群中流行条件已经具备,急需在该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干预,尤其要加强大、中学校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戒毒所开展吸毒人员艾滋病(HIV/AIDS)自愿咨询和检测(VCT)的可行性。方法2个戒毒所312名戒毒者参与研究,咨询检测过程和数据收集都在戒毒所进行,所有研究的数据注意保密原则。结果戒毒者中1名男性检出HIV(0.32%),HCV、梅毒感染率分别52.56%和11.22%。男女参与者文化程度相近,注射吸毒比例和注射毒品年数相似。1d内注射毒品2 ̄3次或更多的占62.50%;在最近12个月中,至少有2个性伙伴者占58.01%;最近用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者占18.91%;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者仅占17.63%。312名吸毒者均接受了VCT,咨询后,92.63%的参与者的HIV/AIDS知识有一定增加。结论戒毒中心开展自愿咨询和检测(VCT)是一个发现具有高危行为吸毒者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黄泓滟  张小鹏  李钰  胡中旺  李照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33-1935,1938
[目的]掌握合肥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肝感染状况及其性行为特征。[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法,社会动员渠道包括与MSM人群民间组织协作、在聚集场所、网站和公共媒体宣传。调查对象来源于MSM人群活动的酒吧、浴池、公园,在自愿知情前提下,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和抗凝血液采集,实验室开展HIV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检测。[结果]2008年4~7月份调查MSM395人,平均年龄(27.6±8.7)岁,未婚者73.9;近6个月性取向为同性性行为者56.7,双性性行为者31.9,同性性行为者性伴平均数3.6个,同性肛交性行为者72.9,每次使用安全套者45.1。HIV、梅毒、丙肝感染率分别为3.0、13.4、1.0,单因素关联分析梅毒感染(OR=3.408;95CI0.989,11.743),未发现与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论]MSM人群是HIV、梅毒、丙肝感染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复杂,应加强该人群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肥市性病疫情,探讨影响性病发病的因素,为控制性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91—2003年合肥市性病疫情报告系统的资料分析影响性病发病的因素。结果:合肥市90年代以来性病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报告发病率形成2个高峰:8种性病均有报告,以非淋菌性尿道炎为主(占34.61%);女性发病率增长速度较男性快;20-40岁的性活跃年龄为发病高峰(占80.16%);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梅毒疫情增势较快,95.16%的病例为一、二期传染性最强的病例。结论:影响性病发病的因素较多,加强性病防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1997~2004年合肥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1997~2004年合肥市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4年在全市暗娼、吸毒者及性病门诊哨点监测、医疗机构常规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VCT)等发现并经确认实验室确认的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4年底,累计报告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31例,其中AIDS病人69例。HIV/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采供血感染及输入血液/血制品,异性性传播比例逐年增高,并已出现母婴传播的病例。感染者主要为皖北地区有偿采供血者和输注血液者以及感染者的配偶,本地户籍病例较少。结论合肥市HIV/AIDS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流行速度明显加快,流行趋势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应采取加强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遏制艾滋病传播和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青年男男性行为者梅毒和HIV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合肥市青年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和HIV感染状况以及相关的因素,为对该人群进行梅毒与HIV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关键知情人介绍及在MSM网站上发布广告三种方法招募年轻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与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202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7岁,大学及以上学历占66.9%,在校学生为62.4%,63.4%的人自认为是同性性取向,26.7%的人自认为是双性性取向。HIV感染率为1.0%,RPR阳性率为7.0%,TPPA阳性率为13.1%。单因素2检验表明,曾进行过HIV检测、一生中肛交同性性伴4个以上与梅毒感染相关,2值分别为10.944与7.696(均P<0.01)。结论年轻的男男性行为者中梅毒感染情况严重,HIV在该人群中流行条件已经具备,急需在该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干预,尤其要加强大、中学校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