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丝线体内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 施行LC432例,均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果 中转开腹11例,实际完成421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丝线切割、打结不紧、线结滑脱引起胆囊管残端漏和(或)胆囊动脉出血的并发症.结论 LC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可进一步减少LC与钛夹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不结扎胆囊动脉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切口不结扎胆囊动脉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6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67%(P〈0.01)。结论小切口不结扎胆囊动脉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增粗的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10月.对21例胆囊管增粗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胆囊管直径0.4—0.59cm13例,0.6~0.8cm5例,〉0.8cm3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阶梯施夹法(2例)、圈套器结扎后施夹法(16例)、胆囊管结扎法(3例)等3种方法处理胆囊管,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0例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1例因胆总管结石并胆汁瘘行T管引流后痊愈。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处理增粗胆囊管。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广大基层医院进行推广的优点。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我院施行的12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传统胆囊切除术(C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扼要比较。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切口长度4cm,平均手术时间40min。患者次日可起床进食,平均术后住院4.5天。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CC)熟练基础上开展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术后瘢痕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我院近4年来采用4-6cm长小切口行胆囊切除88例临床体会,适用于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病人,胆囊位置较低,身体偏瘦,无严重粘连病例,先扎胆囊动脉,后扎胆囊管,游离胆囊后,实扎胆囊管,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无并发症发生,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疼痛轻,胆囊管结扎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88~1997年施行中西医结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010例。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长3~5厘米。不切断肌肉.用两个窄“S”拉钩显露胆囊三角,分清关系后.预置胆囊管结扎线,防止结石进入总管。结扎胆囊动脉.然后从胆囊底进行剥离.若胆囊积液应先抽吸液体,以免影响操作。术后6小时服中药,次日下床活动并进食无糖流汁。本术式成功率100%,手术时间短,皮肤切口用创可贴两张粘合。术者站在左侧.不需特殊照明。本法创伤小,胃肠扰乱少,疼痛轻微,恢复快,不禁食,应用中药缩短了病程;伤口不缝合,病员乐于接受,优于传统大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胸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虽则均为微小创伤,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严格,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并作人工气腹,并发症多而严重,有失败之可能,同时设备昂贵,一般医院不能开展,要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操作。本法可在一般医院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小切口逆行胆囊切除术(MRC)的手术方法.方法 先抽取胆汁或胆囊取石,浆膜下注入少许含麻黄素生理盐水.从胆囊底部分离到胆囊颈.紧贴胆囊壁结扎血管.辨清三管之间关系.在无张力的情况下钳夹切断结扎胆囊管.行大网膜填塞.与传统胆囊切除(OC)的并发症对照.结果 小切口逆行胆囊切除术(MRC)明显优于传统胆囊切除(OC).结论 小切口逆行胆囊切除术中显露较好.降低副损伤,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近五年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组)142例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168例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恢复饮食时间(h)、住院天数(d)、输液天数(d)、切口愈合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天数、恢复饮食时间、切口愈合情况,MC组优于OC组(p〈0.05)。结论MC是一种简便安全,低创的术式,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现已成为胆囊疾病施行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式之一,它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常规的剖腹胆囊切除术(OC)均为安全的术式[1]。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选择性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17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27.3%(217/796),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2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胆管损伤等术后严重并发症.MC组的住院费用(4521.7±845.8)元低于LC组(6535.2±143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对于设备和技术不具备条件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患者适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胆囊切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14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传统胆囊切除术(CC)进行比较。结果:切口长度4~6c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1~5年均无胆总管狭窄或梗阻。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瘢痕细小、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东  宋安 《新疆医学》2011,(8):77-78
自2006年10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胆囊良性疾病623例。其中319例患者体内未留钛夹。胆囊管均用“7”号线外科结结扎处理。胆囊动脉用“7”号线外科结结扎或电凝切断。均获得良好效果。不影响患者日后行核磁共振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96例,按简单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效果更加显著,具有安全性高、费用低、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精确定位结扎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52例应用精确定位结扎技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历资料,分析手术技巧,总结手术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应用精确定位结扎技术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用时间(55.3±15.7)min,最长120min,最短27min;无胆瘘、出血及"小胆囊"发生。结论精确定位结扎技术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安全、可靠,可完全替代异物夹,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天祥  潘勇  江东  冯强  杨洪春  马海 《四川医学》2002,23(3):311-312
目的:探索更好的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我们对近2年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手术作了一些技术改进,包括:右肋缘下斜切口(4-6cm),不切断腹直肌,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用钛夹夹闭,不行腹腔深部打结,剥离胆囊床前将胆囊内胆汁抽空,用电刀剥离胆囊边切边止血,不缝合胆囊床,结果:腹部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在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结论:是一个较好的临床胆囊切除方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的2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运用情况。[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27例(96.4%),延长切口1例(3%),并发症;胆道损伤1例,术中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全纽无死亡和再次手术的病历。[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青鸿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44-44,40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技术。方法选择右上腹肋缘下4~5cm长斜形切口开腹直视下行胆囊切除术。结果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120例中113例(94.2%)成功,手术困难延长切口操作7例,并发漏胆2例,2周自愈,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术后经T管瘘道胆道镜取出,无胆管损伤和术后出血。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8.
高金松  范伟 《中原医刊》1998,25(2):31-3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体会高金松范伟袁立英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外科(462500)我科自1995~1997年对50例病人实施胆囊小切口切除术,并在术中应用自制小切口胆囊牵开器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该组病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2岁,单纯胆囊结石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5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选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胆囊切除术(OC),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约4 ~6 cm,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未出现胆瘘、腹腔内出血、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对患者的创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胆囊切除术是当前腹部外科中最常做手术之一。自1991年初我国首次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LC)以来,发展迅速,在不少医院已应用到90%以上的胆囊切除术。在受到LC的启发下,我们将胆囊手术切口逐渐缩小,并改进操作方法和手术器械,将手术切口定于5cm以内为小切口。自1995年4月~1996年12月,共进行8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同期传统胆囊切除术(CC)80例相比,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对象和方法对象MC组: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患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9人;慢性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