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诊治方法,为减少临床工作中胆管损伤发生及寻求最佳处理时机和方法,笔者现对我院12例医源性性胆管损伤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损伤原因96.2%与胆道手术有关,若能术中发现及时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最佳时间,其处理方式根据胆管损伤的类型选用单纯性加引流术、胆部管断端吻合置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2.
顾自强  王炳生 《临床》1995,2(1):40-41
本文报告4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21例术中发现的胆管损伤以胆管断端对端吻合加T管支架引流的疗效较好,19例术后胆管损伤性狭窄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为首选术式,胆囊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肝外 解剖变异是引起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遇困难时剖开胆囊探查常可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手术并发症。随着Lc的广泛开展,不仅增加了胆管损伤的病例数量,也使胆管损伤的性质趋于复杂。我院1993/2007年开展Lc3878例,发生胆管损伤22例,发生率0.57%,现对胆管损伤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MR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MRCP表现,判断胆管损伤的部位、程度及类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例狭窄位于肝总管近端,7例位于胆总管中上段,其中环形狭窄3例,线形狭窄3例,杵状狭窄2例,胆管中断1例。结论:M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产生胆管损伤的原因,探讨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胆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胆总管结扎横断5例;胆管撕裂伤4例;胆总管侧壁损伤5例;肝总管段伤加结扎2例。16例忠者均治愈出院,随访9月至12年,无不良反应。结论 胆管损伤与术中解剖变异、病理因素、术野暴露情况、术者操作有关,通过采取恰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无胆管损伤的经验。结果:胆管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人为因素及客观原因,包括胆道局部病理因素,解剖异常及电灼伤等,规范和细致的操作,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的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从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着手,术中解剖清晰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发生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改变、处理方法及转归,以期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避免引起严重后果。方法 对本院2002~2007年的910例胆囊病变病例在全麻下实施LC治疗,其中9例术中发生胆管损伤,对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 910例实施LC治疗的患者其胆管损伤发生率0.99%(9/910),9例均有胆囊区严重组织粘连。损伤表现分别为:右肝管撕裂1例,肝总管横断2例、撕裂1例,胆总管横断1例、撕裂1例、穿孔1例、部分夹闭2例。胆管损伤处理方法分别为:Ⅰ期胆管成形4例(端端吻合术2例、胆肠吻合术2例)、单纯T管引流2例、带蒂脐静脉瓣胆管缺损修补1例,3~6个月后行胆肠Ⅱ期吻合术2例。胆管损伤治疗后转归情况分别是:痊愈占77.8%(7/9)、反复胆道感染占11.1%(1/9)、死亡占11.1%(1/9)。结论 LC中胆管损伤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其发生与胆囊区严重的组织粘连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胆管损伤可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0例外伤、术中胆管损伤及术后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28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修复15例。13例术后因胆漏或胆管狭窄确诊。优23例。良5例,差1例,死亡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胆管损伤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根据损伤的情况和术后时间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手术方法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胆道损伤发生时的术中及时处理。方法 回顾作1996年以来所经历的5例胆管损伤的术中处理。分析损伤的原因、部位、类型、术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例胆管损伤经术中及时发现,及时胆管吻合,胆肠吻合,患预后良好。结论 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时要沉着镇静,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原位吻合或胆肠吻合,恢复胆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术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肝外胆管损伤6例,其中4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总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行总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术后发现肝外胆管损伤2例,1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钛夹取出“T”管引流术。结论LC致胆管损伤主要原因是胆囊管的辨认错误,操作不当是次要原因;明确胆囊管是防止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分析1991年1月-2005年12月2977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数量、类型及原因。结果随着年手术量的增加,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及术者对手术所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视,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作为胆囊切除术的一种低创补充术式,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尤为重要,术者只要做到思想重视、规范操作,是可以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或将严重胆管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人为因素,探讨其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992年10月~2002年12月3008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22例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与致伤有关的人为因素。结果22例胆管损伤中,因解剖不清,判断失误致伤10例;强行分离,盲目止血致伤9例;操作失误3例。结论人为因素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重要因素。严格的腹腔镜外科训练,高质量的助手配合,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及正确对待中转开腹的态度是避免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是影响胆道修复重建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临床上对于胆管狭窄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后胆管再狭窄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了解手术时机单一因素与肝胆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荣昌大白猪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胆管梗阻15d组、胆管梗阻一月组、胆管梗阻三月组。建立胆管损伤模型,胆管修复方式为狭窄段胆管切除后的胆管对端吻合术,观察各组肝脏及胆管吻合口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胆管梗阻对肝脏损害明显肝细胞肿胀、呈灶性溶解性坏死,枯否氏细胞增生,毛细胆管扩张,门管区结缔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肝脏损害加重,有假小叶形成倾向。胆管梗阻解除后,肝脏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恢复程度与胆管梗阻时程呈负相关。(2)胆管梗阻后,胆管粘膜上皮坏死脱落、慢性炎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胆管修复术后胆管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与胆管梗阻时程呈正相关。结论 胆管修复术距损伤时程越长,肝胆病理改变程度越重,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再狭窄的机会越大。对于损伤性胆管狭窄的病人.在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以早期行胆道修复重建术为好。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及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近12年医源性胆管损伤28例,分析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5例胆管损伤立即修复,均治愈。术后发现的胆管损伤则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早处理。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6个月后现再作胆道重建术;对胆管梗阻不伴感染,6例1周内行胆道重建术,术后1-4年内均发生吻合口狭窄,9例3-4周后9胆管扩张≥1.5cm)行胆道重建,随访2-4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术后直视下仔细操作,解剖清楚,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及时处理。胆管梗阻无感染,待胆管扩张≥1.5cm时,再作重建术,可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学英 《现代护理》2005,11(24):2135-2136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医源性胆管损伤通常是指腹部手术时发生的肝外胆管意外损伤,主要发生在胆道良性疾病,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0.3%~0.75%。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护理,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护士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及时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护士熟练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及时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保证;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是减少医疗纠纷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根本措施。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行胆管修补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再次出现胆管狭窄,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预防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损伤的情况和术后发现的时间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医源性胆管损伤22例,其中急诊手术损伤8例,择期手术损伤14例(1例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文中重点对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常见的5种原因与预防、损伤时术中及术后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以及损伤后的处理原则与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胆道损伤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995-2001年间收治的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上部各种手术,多数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损伤类型以损伤胆总管为主。治疗方法:腹腔引流2例,T管引流加腹腔引流4例,胆肠吻合4例,一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二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治愈16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手术或手术后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极为重要,一旦怀疑有胆管损伤应立即探查胆总管,尽快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至2007年28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11例胆管损伤的原因,损伤的部位进行探讨。其中解剖病理因素7例,操作因素4例。损伤部位:胆总管6例,肝总管4例,右肝管1例。结果9例经中转开腹8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1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加支撑。LC术后因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再手术发现胆管损伤2例,其中胆总管及肝总管损伤各1例。1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加T管支撑。结论掌握好中转开腹时机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近10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800例,其中肝外胆管损伤8例,损伤率0.08%,以肝外胆管横断伤最多见6例,其余电灼伤和钳闭坏死各1例。8例损伤均发生在开展腹腔镜前5年的5000例中,后5年5800例LC未发生肝外胆管损伤。结果:8例肝外胆管损伤均行胆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良好显露Calot三角,靠胆囊纯性分开Calot三角,认准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汇部并游离出其延伸段是确诊胆囊管的可行方法,此时,多能辨认清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即“三管一壶腹”的相互解剖关系,可有效避免肝外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