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张董晓 《北京中医》2010,(11):847-847
乳头溢液,从广义上讲,包括了所有伴有乳头溢液的乳房疾病;从狭义上讲,主要指乳头流出乳汁的疾病。乳溢只是一种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在历代文献中记载了"乳泣""乳涌""漏乳""乳汁自涌""产后乳汁自出"等病症。笔者临床重用薏苡仁治疗乳头溢液,效果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三大症状之一,乳头溢液中约10%~15%由恶性肿瘤引起[1],对于无肿瘤性的乳头溢液,如乳腺囊性增生、乳管炎、乳管扩张等良性乳头溢液,临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疗效不佳。笔者自2010年3月~6月采用十大功劳木液灌注治疗本病1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为2010年3月~6月我院乳腺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中医外科学》中乳头溢  相似文献   

3.
通过临床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探讨乳腺导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窥镜检查,统计分析乳头溢液性质、溢液量,部位及乳管内窥镜下表现,从而丰富乳头溢液辨病内容,提高临床诊断率。结果:乳腺增生病以正常乳管表现居多,其次可见乳管扩张I型及乳管僵硬狭窄II型。乳腺导管扩张症以乳管扩张I型居多。乳管内乳头状瘤(病)镜下76.16%见占位改变,多呈圆球形、结节聚集,白色、黄色多见,占据大部分管腔,其中2例乳管内窥镜诊为疑似癌,病理证实为早期癌。结论:乳头溢液是多种乳腺疾病乳管内改变主要症状之一,研究初步表明,其溢液性质、量及乳管内窥镜相应表现可为诊断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顾伯华治疗乳头溢液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头溢液是一个症状,可表现为一侧乳头单孔或多孔溢液,亦有双侧乳头溢液者。溢液性质甚多,可分血性、浆性、脓血性、水样液或乳样液等。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亦很多,  相似文献   

5.
张董晓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47-847
乳头溢液,从广义上讲,包括了所有伴有乳头溢液的乳房疾病;从狭义上讲,主要指乳头流出乳汁的疾病.乳溢只是一种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在历代文献中记载了"乳泣""乳涌""漏乳""乳汁自涌""产后乳汁自出"等病症.笔者临床重用薏苡仁治疗乳头溢液,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乳管内镜诊断乳头溢液疾病的意义。方法: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对125例乳头溢液行纤维乳管镜检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5例乳头溢液患者,纤维乳管镜检查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52例,乳腺癌3例,乳管炎24例,乳管扩张32例,14例未见异常。诊断符合率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分别为75.5%和66.7%,而乳管炎、乳管扩张分别为100%和94.4%,总符合率83.5%。结论:纤维乳管镜操作简便,可以直视,创伤小,特异性较高的检查,与病理符合率较高,是对乳头溢液最有效的诊断手段。同时纤维乳管镜也是对乳头溢液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避免了部分患者不必要的较大创伤性乳腺手术。  相似文献   

7.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非周期性乳痈、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特征,易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患者极为痛苦。尤以脓肿切开后换药时间久,不易愈合。笔者从事中医外科换药工作多年,总结了浆乳换药的经验,以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丁桂梅  许春晓  李春艳  田济涛 《光明中医》2011,26(12):2517-2518
目的评价乳导管造影检查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在诊断乳管内占位疾病的意义。方法对3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导管造影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36例乳头溢液乳导管造影检查,造影导管均显示有占位疾病。36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21例,乳头状瘤14例(术后病理有7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为乳头状瘤病,2例为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2例为导管浸润癌),核异质1例(术后病理为导管浸润癌)。术后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乳头状瘤病3例,乳腺癌5例(其中2例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例导管浸润癌)。结论乳导管造影检查可确定导管内有无病变及其位置和范围。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既具有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发现乳头溢液及时做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和乳导管造影检查,及时发现导管内占位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乳管内视镜观察乳头溢液的改善及其病因。方法:利用纤维乳管镜FVS-3000M系统对194例乳头溢患者进行检查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性溢液中乳头状瘤占67.4%、导管癌8.1%、乳管扩张症和乳管炎23.7%,5例未发现异常病变例为正常。水样溢液中乳头状瘤61%。结论:乳管内视镜可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准确的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10.
洪丽 《广西中医药》2007,30(5):26-27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8%[1],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临床报道48%由乳腺导管炎症引起[2],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收集我院乳腺病经临床确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慢性乳导管炎,囊性增生病等致炎性乳头溢液的门诊患者,采用经乳腺导管药物灌洗,配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谭玉萍 《新中医》2006,38(9):84-85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症状,区分乳头溢液的性质对诊断乳腺疾病有重要作用。临床一般将乳头溢液分为4种,即乳汁性、浆液性、脓性和血性。笔者临证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乳头溢液,获效良好,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良性乳头溢液的体会南京市中医院(210001)毛荣康陈修建关键词乳头溢液中医药治疗1乳头溢液的病因及分类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口服避孕药或镇静剂引起的双侧乳头溢液以及绝经前后妇女单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导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7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研究,应用乳导管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参照《乳腺导管镜下乳管内病变图谱》对患者的乳管内窥镜表现进行判定,分为占位性变和非占位性变。结果:对于单侧和多侧病变以及单孔和多孔病变患者来说,非占位性变患者几率均明显高于占位性变的几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导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患者中的应用既可以用于诊断,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同时也可以对非占位变无肿块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纤维乳管镜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头溢液发生率约3%~8%,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占35%~48%,乳腺癌占10%~15%[1]。乳头溢液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尽管乳头溢液以往的诊断方法很多,但由于诊断率不高,无法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纤维乳管镜(FDS)检查,使乳头溢液的诊断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它不仅有助于导管内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还有利于导管内病变的微创治疗,同时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优于导管造影、细胞学涂片和超声检查[2~5]。现就FDS的临床现状综述如下。乳管镜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  相似文献   

15.
正病理性乳头溢液(pathological nipple discharge,PND)指女性非妊娠期非哺乳期有液体自乳头溢出。PND的发病原因可分为乳房内和乳房外2种,乳房内常见病因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腺癌等,引起乳头溢液的乳房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内分泌及药物因素[1]。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一种既非感染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乳房  相似文献   

16.
卓睿  柴妤  董洁  石雪枫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102-2104
目的:研究乳管镜下乳头溢液导管腔内结构、病变性状,探索治疗炎症性乳头溢液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选择其中152例诊断为导管扩张及导管炎症的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53例经病变乳孔冲洗土黄连液2mL,对照1组48例冲洗庆大霉素80000U,对照2组51例冲洗0.9%生理盐水2mL治疗,每周1次,连续8次,随访3个月后乳管镜复查,观察疗效。结果:冲洗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50例停止溢液,总有效率94.34%。对照1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两组总有效率23.53%。经统计学分析,土黄连液组疗效优于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土黄连液乳管镜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性乳头溢液操作简便、无损伤、无不良反应、无并发症,临床疗效好,避免了对炎症性乳头溢液行手术切除带来的组织创伤和精神负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乳头溢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乳头溢液液症32例,分别服用抑乳通径丸,3个月为1疗程,服用前及治疗后按乳头溢液的分泌量评估等级,作为判定临床疗效的标准。结果:总有效率达81.5%。结论:因原因不同其疗效不一,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闭经一抑乳综合征等引起的砂溢液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非生理性乳头溢液发生率为3%~8%,约48%是由导管扩张伴炎症引起。以往对该类疾病多采取手术方法治疗,给患者带来组织创伤和经济负担。本组对53例乳头溢液患者经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后,进行乳管镜中药药物冲洗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疾病有三大症状: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及乳头溢液,其中乳头溢液的发病率约为3%~8%[1],仅次于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在临床上,我们把除产褥期和哺乳期生理性功能以外,乳头自发性出现液体溢出的症状[2]称为乳头溢液。从病因的角度,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癌等引起的乳头溢液,为隆起性病变,另一类由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炎等引起的乳头溢液,为渗出性病变,渗出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20.
良性乳头溢液中西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头溢液与肝、脾胃、冲任失调密切相关 ,结合临床经验分五型辨证论治 ,同时结合乳腺导管镜冲洗方法治疗良性乳头溢液 ,取得良好效果 ,丰富了中医辨证治疗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