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子宫内膜及病灶活检,全部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发现宫腔异常36例占38%,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异常60例占62%,病理结果异常72例占75%。结论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B超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准确率高,但不能完全取代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刮的病理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笔者选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妇科诊疗中为患者刮取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测,常规选择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后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镜下观察并按内膜改变的不同组织形态分病理类型,并探究子宫出血与绝经年龄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出血与绝经年限及病理类型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绝经时间为1~10年时,子宫内膜病变较多。患者病理类型主要有:功能性和功能失调性34例,占70.83%,包括萎缩性内膜,分泌期内膜,增生过长内膜和增生期内膜;子宫内膜炎症8例,占16.6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占8.33%;子宫内膜癌3例,占6.25%;子宫内膜息肉2例,占4.17%。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诊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子宫病变,尤其对于绝经年限长、年龄大的中老年妇女,一旦发现子宫内膜出血,必须常规妇科检查,可疑者行分段刮宫取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1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100%,子宫黏膜下肌瘤为91.7%,子宫内膜增殖症为97.9%,宫内膜癌为80.0%。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欧红新 《西部中医药》2012,25(8):110-1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采用宫腔镜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用OLYMPUS宫腔镜检查,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绝经后阴道出血者于无出血或出血减少时进行检查,对可疑病变者取多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所有活检组织标本均经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由多个病理医师共同阅片、讨论并作出诊断。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15例,占21.43%;子宫内膜下肌瘤23例,占32.86%;子宫内膜炎15例,占21.43%;子宫内膜增生13例,占18.57%;子宫内膜癌4例,占5.7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14例,占20.00%;子宫内膜下肌瘤23例,占32.86%;子宫内膜炎15例,占21.43%;子宫内膜增生11例,占15.71%;子宫内膜癌4例,占5.71%;正常子宫内膜3例,占4.29%。宫腔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5.71%(67/70)。结论:宫腔镜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避免漏诊以及过度治疗,能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病变。  相似文献   

5.
孙启凤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14-114
10的:宫腔镜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明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其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需要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9-2010年两年中:①150例子宫异常出血经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合确诊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8例,排除了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内膜炎1例。②4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而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明确了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的诊断。有助于正确的治疗;40例功血患者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宫腔镜对于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明确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诊断。对于围绝经期无生育要求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疗效可靠,满足了患者想保留子宫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官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9年4月因异常子宫出血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患者120例,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类型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子宫内膜增生38例,84.2l%(38/32),子宫内膜息肉13例,9231%(13/12),子宫粘膜下肌瘤18例,100%(18/18),子宫内膜炎26例,88.76%(26/23),萎缩性子宫内膜11例,100%(11/11),宫内胚胎物质残留4例,100%(4/4),子宫内膜癌3例,66.67%(3/2),其他7例,42.86%(7/3),总符合率为:87.5%(120/105)。结论门诊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慢性炎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可靠和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官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的280例官腔镜、B超检查并行病理诊断的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进行分析;结果:B超检查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56.4242%,官腔镜病理检查与诊断总符合率为86.78%。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3例,符合率为65.06%;子宫内膜息肉76例,符合率为98.68%;慢性子宫内膜炎48例,符合率为89.58%;子宫黏膜下肌瘤30例,符合率为96.66%;子宫内膜胚物残留37例,符合率为100.O%;子宫内膜癌6例符合率为83.33%。结论对各种异常子宫出血,官腔镜检查诊断误诊率较B超低。随着B超和官腔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子宫异常出血的精确诊断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免疫组化研究及光镜观察(视野直径在1mm以上),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观察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详细分析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结果:46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经镜检提示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拥挤,呈不规则状,间质分布区域小于增生腺体分布区域,腺上皮细胞呈非典型性,核及核浆比大,伴有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具有不均性。46例均行PTEN、ER、p53、PR免疫组化标记检测,其中p53(+)占8.69%,ER(+)与PR(+)占43.47%。10例随访病例中发现4例伴有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结合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重视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异常改变,可提高诊断可重复性,并趋于组织病理诊断标准,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子宫出血的发病情况和病理诊断。方法:按照常规刮宫或分段刮宫,刮出组织全部固定,送病理检验。结果:80例中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占37.50%,子宫内膜增生反应占25%,子宫内膜增生反应伴腺体不规则占12.5%。需要用激素治疗的占25%。结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常见病,也是子宫内膜癌变的高危因素之一,需做好定期检查及随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7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将镜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28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5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炎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管息肉2例。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86%,86.66%、90%、87.5%、83.33%、100%及100%。结论:宫腔镜可在直视辨别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状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病例可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HS)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UB)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TVS诊断宫内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8%、70.8%,HS分别为100%、93.1%。结论:TVS及HS对AUB病因诊断的敏感性都较高,但HS的特异性明显高于TVS。HS结合直视下活检的病理诊断已成为诊断AUB患者宫内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2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导管扩张21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8例,炎性疾病5例,乳腺癌14例.结论:乳头溢液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忽视乳腺癌的诊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钼靶X线导管造影及B超检查对乳头溢液诊断有较大价值,对于血性溢液和45岁以上单孔溢液乳管造影异常,尤其是伴有乳腺肿物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联合宫腔镜诊断未绝经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可行性。方法:308例未绝经的子宫异常出血,经B超检查后按子宫内膜厚度分A组(内膜≤11mm)、B组(内膜12~14m、C组(内膜≥14mm),均行官腔镜检查+诊刮术。结果:A组B组c组子宫严重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11%、5.95%、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官腔镜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未绝经的子宫异常出血的妇女,B超检查子宫内膜≥12mm者子宫严重病变阳性诊断率高,可作为官腔镜检查的适应症。子宫内膜≤llmm者可直接行诊刮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及病理检查联合应用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545例患者行TCT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所有细胞学阳性(ASCUS以上的病变)的患者130例行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30例TCT诊断阳性的患者:ASCUS86例、LSIL34例、HSIL8例、癌2例 病理组织学诊断:慢性宫颈炎64例、CIN-I 40例、CIN-II 19例、CIN-III 5例、癌2例.结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因宫颈病变就诊的52例,该组患者均采用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分析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评定该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该组患者中以慢性宫颈炎最多,占76.9%(40/52)。阴道镜检查阴性病例44例,组织病理学检查阴性病例43例,诊断符合率为97.7%(43/44)。且两者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8.9%(8/9)。结论:阴道镜检查技术方法简单方便,且准确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TCT和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阳性宫颈的液基细胞学和对应的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09例阳性TCT病例中,ASCUS 194例(46.41%)、LSIL 112例(26.79%)、HSIL 104例(24.88%)、鳞状细胞癌8例(1.92%).416例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如下:炎症94例(22.49%)、CIN Ⅰ级140例(33.49% )、CIN Ⅱ级64例(15.31% )、CIN Ⅲ级102例(24.40% )、浸润癌18例(4.31%).与病理结果比较,209例TCT报告中,LSIL的诊断符合率58.93%(66/112),H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符合率92.86%(104/112),LSIL与HSIL及以上搞变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49,P〈0.01).结论:T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能够发现大量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结合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塞继发脑干出血的临床、CT、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理。方法:67例连续尸解脑梗塞病例中,经病理检查发现11倒继炭脑干出血,分析其临床、CT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脑梗塞继发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昏迷、四肢瘫、过高热及呼吸衰竭,CT一般不能发现脑干高密度病灶,病理结果均为半球大病灶脑梗塞,严重海马回疝致脑干严重受压、变形和移位,继发脑干出血以中脑为主,可累夏桥脯,主要位于中线部位。结论:脑梗塞继发脑干出血是由于严重脑干受压、变形导致脑干微小穿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被牵拉、破裂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脑红外光乳腺诊断仪在妇女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0例已婚及未婚女性门诊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查出各种乳房疾病872例,检出率高达87.20%,其中乳腺癌25例,占2.50%,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瘤样增生、急性乳腺炎分别占69.10%、8.30%、3.90%和1.20%.结论:电脑红外光乳腺诊断仪具有对人体无损害、检查过程简捷、直观、可反复动态观察、适用与各年龄段妇女等诸多优点,对妇女乳腺疾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9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8%(88/90)。所有患者均能完成宫腔镜检查,4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下腹部不适,配合完成检查,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时间短,痛苦小,患者依从性高,安全,有效,有直观性、准确性及全面性,并且在治疗方面有其特殊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方法:入选的9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清FSH、LH、E2、P的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2±0.3)cm、(0.5±0.2)cm,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3个月明显较治疗前缩小,经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用药前后FSH、LH、E2、P变化情况比较:服药后3个月FSH、LH较用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E2、P较用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经t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