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5年全国急性弛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801例,比1990年增加34.6%。全国共有1883个县(区、市、旗,下同)报告了AFP病例,占全国县数的的66.4%。全国进行含零病例报告的县除11、12份月外,均超过全国县数的80%。1995年临床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168例,分布于全国150个县。1995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1/10万,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46/10万,自AFP病例监测系统建立以来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1/10万的敏感性指标。AFP病例14天内双份粪标本采集率为75%,48小时内调查率为98%。AFP病例就诊后报告的及时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非AFP病例的存在需引起足够重视。今后应在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同时,强调监测系统特异性,确保监测系统各个环节的及时性,提高整体监测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全国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732例,较1995年4801例减少89%;全国共有1836个县(区、市、旗,下同)报告了AFP病例,占全国县数的645%;全年开展含零病例报告的县超过全国县数的90%。1996年临床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201例,分布于170个县;仅云南省发现3例输入性野病毒病例。199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全面提高: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6/10万,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48小时内调查率为99%;AFP病例双份粪便标本采集及时率为83%,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7%。非AFP病例的鉴别和AFP病例报告的滞后、随访表的及时报送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全国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全国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1997年全国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58/10万,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57/10万;全国有1949个县(区、市、旗,下同)报告AFP病例;全年含零病例报告的县保持在90%左右;监测系统的其余监测指标也均达到且维持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证实要求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已步入消灭脊灰证实的准备阶段。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监测系统及时性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如报告的滞后、随访表发送延迟等,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1996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结果:共报告AFP病例372例,其中临床确诊2例,年发病率为0.002/10万,比1995年(0.008/10万)〔1〕下降75.00%。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58.07%,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2〕。病例中未服苗及未全程服苗者占13.44%,全程服苗者占71.51%,表明我省服苗率较高,但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确保按期消灭脊灰,我省应在做好常规基础免疫的同时,认真搞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1990~199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报告了1993年9月对河北省1990~1992年0~14岁儿童住院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进行调查的情况。结果表明,3年平均AFP、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AFP)调查发病率分别为1.498/10万、0.988/10万;0~4岁儿童3年平均发病率二者分别为2.917/10万和1.591/10万。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占全部AFP病例的54.06%。  相似文献   

6.
1994年6月中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专业考察小组,在我国一个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省份随机抽取20个地区,对其45所地(市)级和13所县级医院进行了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共查出1991~1994年5月发病的AFP病例681例,分布于101个县市。结果表明:0~14岁儿童AFP、脊灰、非脊灰AFP及GBS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4/10万、0.48/10万、0.57/10万及0.31/10万,其中脊灰发病率明显较1991年下降,其构成比由1991年的第一位逐年降低;此外,约95%的脊灰患者分布于0~4岁组,表明0~4岁儿童应为今后监测和保护的重点;非脊灰AFP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认为采用“0~4岁非脊灰AFP发病率>1/10万”作为监测系统敏感性指标似更合乎国情。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危省份之一。近年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比较薄弱,l993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仅为0.3/10万,1994年为0.46/10万,l995年升至1.46/10万;作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6/10万。l995年在边境地区发现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当前边境地区监测工作还相当薄弱,还存在AFP病例漏报、不报等情况。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现预示着目前我省边境地区存在着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该地区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消灭脊灰的前沿。应采取特殊策略迅速改善边境地区的监测敏感性和质量,保持人群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1995年报告AFP病例33例,经临床学、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诊断,无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15岁以下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35/10万。各区(县)常规报告完整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93.94%,AFP病例报告特异性为89.19%.AFP病例监测系统其它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达到80%。  相似文献   

9.
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本市于1994年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对AFP病例进行主动监测,每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达1/10万以上,现将本市1994~1998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AFP病例监测资料由本站计免科提供,病毒分离结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计免科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提供。2结果2.1发病情况本市1994~1998年共报告AFP病例29例,各年报告的例数分别为4、5、7、5和8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2/10万、1.73/10万…  相似文献   

10.
对济南地区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情况进行了医院调查。共发现12岁以下AFP病例80例,其中脊灰17例(占21.25%),格林巴利氏综合征(GBS)40例(占50.00%),其它AFP病例23例(占28.75%)。发病多集中于5~10月份,各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灰病例发病之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脊灰AFP病例(P<0.0l);分析其疫情报告情况,脊灰、GBS及其它AFP病例的报告率分别为100.00%、12.50%和43.75%(X2=38.28,P<0.01).上述病例集中于济南市及其邻界5个地市,共65例(占81.25%),以12岁以下儿童人口数计算,所有AFP、非脊灰AFP以及GBS病例的发病率分别为1.11/10万、0.89/10万和0.53/10万。该结果有助于初步了解我国北方省份AFP病例的发病状况,并提示目前我省脊灰疫情监测系统尚不够灵敏,仍需加强医院对AFP病例的疫情报告和防疫部门的疫情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1995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13例,分布在70个县(市、区,下同),占全省县数的66.4%,其中脊髓灰质炎(脊灰)5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61/10万,脊灰皇散发。AFP病例14天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0%,48小时内调查率为96%;全年共分离6株脊灰疫苗病毒,已有3年末发现脊灰野病毒所致病例。此结果显示:江苏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做好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开展强化免疫,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加强管理等,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双份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及时随访率等都较低,尚须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全区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对2010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73例,分布在12个盟(市,下同)的46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45.1%(46/102)。〈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64/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8.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6.3%,粪便标本7d内及时送检率98.6%,随访表75d及时送达率为92.9%。结论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监测质量逐年提高,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13.
袁慧 《预防医学论坛》2006,12(4):480-481
[目的]评价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方法]对聊城市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合计报告非脊灰AFP病例78例,〈15岁儿童报告发病率3年分别为2.59/10万、2.14/10万和1.81/10万。聊城市所辖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东昌府区、冠县、茌平县、高唐县占全市病例总数的70.51%。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96.15%,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74%,标本7d内送达率为94.87%。[结论]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湖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发现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全省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湖北省共报告AFP病例433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是1.98/10万和2.23/10万。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为97.0%,麻痹14 d内双份便采集率为91.2%,合格便采集率为89.8%;麻痹75 d内随访及时率84.3%。结论要继续提高监测质量,特别是提高病例发现、报告的及时性和提高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要继续加强脊灰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桂林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现状,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全市AFP监测报告数据。结果 2009年桂林市报告AFP 30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10万,经自治区AFP专家诊断小组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诊断分析,剔除非AFP病例3例,非脊灰AFP病例27例。AFP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100%,合格双份便采集率92.6%,粪便标本7 d内送达率100%,随访表75 d内送达率96.3%。结论桂林市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报告及时率及粪便标本送达率较高,但粪便标本采集率应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辽宁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以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辽宁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79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4/10万,AFP病例48h内调查率为95%,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8%,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为92%,75d内收到随访表占73%,2003年监测指标有2项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结论继续加强培训和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 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 73例 ,分布在 1 1个盟 (市 ,下同 )的 4 2个旗 (县、区、市 ,下同 ) ,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 4 1 6 %。 <1 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6 2 / 1 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93%,AFP病例麻痹后 75d内随访表送达率为 77%,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3年全自治区口服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达 99 4%。 2 0 0 3/2 0 0 4年在 85个旗开展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 ,每轮报告接种率均 >95 %。为维持无脊灰状态 ,仍需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 ,保持高水平、高质量OPV常规免疫接种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439例,发病率2.32/10万,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4.04%,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1.34%,标本7d内送达率97.04%,实验室7d内进行病毒培养率94.43%,2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92.58%,麻痹75d内随访表送达率92.03%。结论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湖南省2004年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进行评价。方法应用EPI info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2004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9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41/10万。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87%,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94%,AFP病例麻痹后75d内随访表送达率86%,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湖南省2004年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99.23%。2004/2005年度全省122个县(市、区)均开展了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应种儿童2 628 564人,实种2 430 592人,报告接种率92.47%;第2轮应种儿童2 684 142人,实种2 492 214人,报告接种率92.85%。结论湖南省2004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今后仍须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高水平、高质量的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