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IMSV)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感染预防措施.方法600例手术病人,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2%.并发症:无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无气胸、血胸、臂丛神经损伤;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经局部压迫未造成血肿.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有一定作用,可为中心静脉穿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危重、手术、肿瘤放化疗及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限制患者活动,靠近会阴部容易污染,颈内静脉置管不易固定,穿刺技术要求高,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 0 0例手术及放疗、化疗病人 ,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其中 4 80例行右侧穿刺 ,2 0例行左侧穿刺。结果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 98%。并发症 :气胸 0例、血胸 0例、臂丛神经损伤 0例、误穿锁骨下动脉 4例 ,经局部压迫未造成血肿。结论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 ,操作容易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可为中心静脉穿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玉兰 《广东医学》1999,20(5):398-399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对成功置管的影响,以减少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感染,栓塞,凝固,脱落等并发症。方法 对该院血液消化病区5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和施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并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静脉穿刺经验及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显良  黄咏梅  龚伟 《四川医学》2010,31(7):981-982
目的通过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预防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的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方法对34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中失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17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与局部解剖熟悉程度、患者选择和血管评估、穿刺和置管的操作方法、细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脊柱骨折病人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穿刺成功率,后续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在所有28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病人中,27例均穿刺成功,1例因操作失误而发生气胸.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救治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肿瘤病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肠外营养长期输液解决静脉通道问题。方法:开始多用颈外静脉切开插管,后来改为锁骨下静脉置管。近几年一直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颈外静脉切开插管61例,导管感染5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39例,发生气胸7例。颈内静脉穿刺2087例,导管感染20例,误人动脉25例,输液不畅17例。结论:经上腔静脉穿刺插管,为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或需长期输液的病人提供了静脉通道,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其中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容易操作,并发症最少,优点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增强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对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1200例的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99.92%,并发症发生率5.08%,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动脉损伤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均治愈.结论 熟悉锁骨下静脉解剖毗邻,熟练掌握穿刺置管过程的操作方法及细节,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增强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科2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基于对这些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2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均成功穿刺,一次性成功穿刺者15例,所占百分比为60.0%,发生并发症者2例,所占比例为8.0%。结论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好相应护理,才能逐步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发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102例经锁骨上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的患者,针对在置管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穿刺成功率为97%;导管留置时间为7—122天;无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结论:经锁骨上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简便,为静脉化疗患者提供了输液的保证,减轻了因反复浅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115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法,降低其并发症的出现。方法总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1150例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968例,反复穿刺成功157例,总成功率97.8%。出现气胸等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1.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较安全、易成功、并发症少、护理方便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60-2961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途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乳腺癌进行锁骨下穿刺置管化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2例患者全部一次置管成功,无穿刺并发症。1例发生穿刺部位感染而拔管,3例导管脱落再次置管,无导管堵塞、深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深静脉炎、药物渗漏致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是一种安全、无痛苦的给药途径,而优质的导管护理是导管长时间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孙晓清 《中外医疗》2010,29(22):164-164,166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优越性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33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7%,留置时间为3~122d(平均54.13d)、33例中30例未发生导管堵塞、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为肿瘤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加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消化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选择消化内科危重抢救病人996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968例(97.19%),两次穿刺成功21例(2.11%),三次穿刺成功5例(0.50%),穿刺成功率99.80%。误穿动脉6例,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对比,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2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操作时间、留管时间.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且并发症少.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比,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工作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锁骨下静脉穿刺不当也会造成一些并发症,如反复穿刺失败,误伤动脉,气胸等。为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进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作者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患者进行不同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80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13例(76.1%),二次成功42例(15.0%),总穿刺成功率(91.1%),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10例(3.6%)。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5例(5.4%),其中误入颈内静脉6例,气胸4例,误穿锁骨下动脉3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危重症患者较为安全的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有资质的护士按规范进行操作。结果通过加强对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从而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对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金焕 《黑龙江医学》2013,37(3):208-210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防临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30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脑梗死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精心护理,输液畅通,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预防并发症,保障锁骨下静脉导管有效使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