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透明细胞型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及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5例,前颅窝嗅沟1例,上矢状窦旁2例,大脑镰旁2例。8例肿瘤轮廓光整,边界清晰,与邻近颅骨呈宽基底改变。2例肿瘤轮廓不光整,边界不清。8例肿瘤周围见轻度水肿带,1例水肿较明显,1例无明显水肿。6例微囊型脑膜瘤MRI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呈网格状强化,2例透明细胞型脑膜瘤MRI平扫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信号接近,增强后呈不均匀环状强化,2例血管瘤型脑膜瘤MRI平扫为稍长T1、长T2信号,肿瘤中可见流空的血管信号,增强后呈显著明显强化。结论微囊型、透明细胞型、血管瘤型脑膜瘤MRI表现与病理改变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的MR表现,并结合病理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脑膜瘤6例、间变性脑膜瘤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1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非典型性脑膜瘤2例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1例发生于桥小脑角后部,2例发生于大脑镰旁,1例发生于上矢状窦旁。6例非典型性脑膜瘤MR平扫表现为等、长或稍长T_1、等、稍长或长T_2信号;增强扫描4例病灶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瘤体内点、条状强化,1例病灶强化欠均匀,内见钙化和小囊变。5例间变性脑膜瘤均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5例间变性脑膜瘤MR平扫表现为不均匀等、稍长T_1,等、稍长T_2信号;增强扫描1例表现为不规则花环样强化,4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瘤体囊变明显。结论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均有其各自的影像特点,其多数MR表现差异较大,故两者从影像学上可为临床及病理提供相对可靠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10例的临床及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其中增强扫描7例.结果 10例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者4例,大脑镰旁4例,上矢状窦旁2例.9例肿瘤周围水肿显著,1例水肿轻微.9例肿瘤MRI平扫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其中2例肿瘤与相邻硬脑膜宽基底部可见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等、稍长T1及等、稍长T2信号.1例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内见环形影,环壁呈长T1、长T2信号,环内呈短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6例肿瘤呈均匀显著强化,1例肿瘤不均匀强化.结论 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CT和MRI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HEHE 11例,所有的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其他6例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11例中有5例加做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病变的生长方式、分布特点、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邻近组织情况.结果 11例均表现为肝内多发病灶,大部分病灶位于肝包膜下,根据生长方式分为三型:结节型(5例),匍匐生长型(1例)和混合型(5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直径>2 cm的病灶内见类圆形更低密度.MRI平扫: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直径>2 cm的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内见更低信号,T2WI内见更高信号).其他影像学征象包括“棒棒糖征”(6例)、包膜退缩征(6例).增强扫描:病灶直径<1 cm的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为1~2 cm主要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2 cm的多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论 HEHE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强化方式与病灶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CT、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典型PA 13例的CT与MRI表现.结果:位于小脑半球4例、小脑蚓部7例、右侧大脑半球2例.病变大小2.3cm×2.0cm×2.7cm~4.5cm×4.8cm×5.6cm.实性病变3例,CT平扫呈等密度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长信号或长信号中见少量短信号的混杂信号,CT及MRI增强后均表现为均质或不均质明显增强,其中2例病灶中心见少量无增强的低信号区,1例CT平扫见钙化灶.囊实性10例,MRI平扫显示肿瘤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增强,囊性部分无增强,3例见明显增强壁结节,2例病变呈多房性,增强后分隔明显增强,其中1例见短T1、长T2出血灶 .结论:脑内PA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加重2天入院.患者20年前曾行颅咽管瘤手术,术后行放疗,具体术式及放疗剂量不详.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图1~6):颅脑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团片状长 T1、长T2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混杂有小片状更长T2信号,病灶边界欠清,大小约4.9 cm×4.2 cm×3.2 cm,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带,左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形,中线结构明显右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软骨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软骨瘤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另行CT平扫。结果病灶呈类圆形、哑铃状或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边界清楚,周围无明显水肿。MRI上病灶呈混杂信号,5例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2例呈稍长T1长T2信号,内见点条状、弧形或不规则长T1短T2或短T1短T2钙化影,增强扫描病变边缘呈环形强化,内部呈蜂窝状不均匀强化; CT上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点条状、弧形及不规则钙化,相邻骨质可见侵蚀性破坏。病理上肿瘤由软骨组织构成,细胞分化成熟,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难见。免疫组化:S-100(+~++),Vimntin(+),EMA(-)。结论颅内软骨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联合CT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认仍依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膜瘤亚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及病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均为单发病灶,6例病灶沿脑膜匍匐性生长,5例未形成具体瘤结节,2例为不规则分叶状;7例病灶均界限不清,瘤周水肿明显,邻近脑组织不同程度受累.MR平扫T1WI 7例均呈等、略低信号,T2WI 5例呈等、略高信号,2例呈等、略低信号;增强扫描见7例病灶均有显著强化效应,6例脑膜广泛不均匀增厚.病理示细胞丰富,成分多样,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多少不等的梭形瘤细胞及典型脑膜上皮细胞区域.结论 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影像表现不同于常见脑膜瘤,具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征,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RM病例。3例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及DWI序列检查。结果:3例RM中,2例为实性,1例为囊实性。2例实性病灶中,1例呈等T1等T2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花环形强化;1例呈等T1稍短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团块状均匀强化,矢状面可见脑膜尾征。囊实性病灶的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3例均未出现瘤周水肿。结论:横纹肌样脑膜瘤的MRI表现缺乏特征性,最终确诊需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罕见颅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例SFT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左顶部及小脑分叶状肿块各1例,CT平扫与脑灰质等密度,左顶部肿块周边见大片水肿。MRI平扫,T1WI与灰质等信号为主;左顶部肿块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见多发蚯蚓状稍长T1、长T2信号,边缘见不完整的长T1、长T2信号环;左小脑肿块T2WI呈等、低信号,其内可见留空血管,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左顶部肿块内可见蚯蚓状强化更明显条状影,其边缘环形异常信号未见强化,近大脑镰处可见脑膜尾征。显微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或波纹状分布,瘤细胞间夹杂丰富的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波形纤维蛋白(Vim)(+),CD34(-)或(+)。结论颅内SF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