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郭良清 《吉林中医药》2013,33(2):111-112
体质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也是其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条件.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其中痰湿体质是糖尿病人群中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治疗上应注重痰湿质早期的治疗,尤其是糖调节受损阶段,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同时,将活血化瘀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后期注重调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近年来不断完善.朱丹溪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临证时善于运用体质学说.通过对朱丹溪医案的分析,从特定体质发病具倾向性、诊断以体质为先、治则治法皆因体质而宜、治疗中注重保护体质、据体质判断疾病预后五个方面阐述了朱丹溪在临床诊疗时运用体质学说的特色,对帮助临证诊断,确定治疗法则,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胡学军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胡教授在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哮喘时,多以分期论治与辨证论治方法相结合,注重体质,兼顾气候,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并针对不同体质类型选方用药有所不同,用药时注意双向调节,同时注重疾病的预防,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着重从疾病的传变与体质的关系、疾病的预后与体质的关系、用药及调护与体质的关系、治疗禁忌与体质的关系等4个方面,探讨了体质学说在《伤寒论》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分析和理解张仲景在临床诊疗疾病的过程中注重患者体质差异,做到因人制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顾仁樾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眩晕病存在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在膏方治疗中首先注重辨识体质,治疗上除平肝潜阳外,还注重滋养肝肾、健脾燥湿、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气养血。  相似文献   

6.
徐琴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是由于患者自身体质的偏颇,在围绝经期肾衰精亏时导致阴阳失调。病位在心、肾,与肝、脾相关,临床根据辨病、辨体、辨证三者结合用药是其治疗特色。通过辨病拟定经验方,再辨识体质选用调整体质的方药,最后辨证加减进行治疗。用药同时注重调整患者饮食起居来改善体质,选取典型病案进行解析,展现其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7.
崔芳囡  贾立群  刘猛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86-1788
<正>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中老年人是罹患肺癌的主要人群[1-2]。由于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3],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体质学注重个体差异,研究表明,体质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老年肺癌患者的体质特点与肿瘤的内在联系,把握好患者体质阴阳的偏差,有利于进一步掌握病症的发生、转化规律,指导临床的治疗与预后,为老年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琦教授作为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科的创建人,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形成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治疗思想。着眼于血瘀体质,从辨体-辨病-辨证,治疗原则与要点,方药应用,疗效评价方面对王琦教授辨血瘀体质论治疾病的临床思想做一分析,以期从中总结点滴经验,利于更好地掌握王琦教授以体质为本、以体质为核心的临证思想。  相似文献   

9.
心身疾病亦称为心理生理障碍,西医认为此病乃因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体验,而引起功能代谢的广泛改变.治疗时首先寻找生物学病因,针对症状进行生物治疗同时注意调节心理、社会因素,酌情给予镇静剂,加强心理卫生宣教.中医学则强调"形神合一",认为心身疾病与脑和五脏功能密切相关,故治疗时注重身心并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根据季节、地区以及病人体质、性别、年龄等的不同而辨证施治,尤其注重患者体质的强弱与寒热之偏.  相似文献   

10.
范佳莹  王晖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66-867
王晖一直注重体质学说和气化理论,提出了“人以气机调畅,气化有序为本”的体质特性的学术观点,进而创立“调畅气机,推进气化,改善体质”的治疗观和养生观。并通过中医体质学说、气化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运用辨体、辨病、辨证、实证指标四结合的辨治原则,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作者总结了王老针对气虚痰浊体质所创立的“降浊合剂”治疗气虚痰浊体质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气虚痰浊证的临床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医学大家叶天士著,叶氏注重情志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情志致病多由肝起,易伤及脾胃,然其原总由于心,临床治疗多从心、脾胃、肝胆论治。诊治过程中注重体质因素、气候季节、生活习惯等对情志致病的影响,治疗上强调患者要修心养性,注重移情易性,愉悦开怀。  相似文献   

12.
日中体质学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重现“个体的差异性”是传统医学(中国的中医学与日本的汉方医学等)的特色之一。现代医学论述体质多注重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和预防的相关性。传统医学则认为体质不只与疾病的发生和预防有关,而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对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朱珊教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文探讨总结朱珊教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经验,朱珊教授认为本病主要责之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气化失司。故在治疗本病时注重温阳补肾,同时注重补肺脾之气,用药斟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自力教授临床运用蠲痹汤治疗颈椎病,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白芍木瓜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针对临床肾虚火热体质患者较多,用药注重阴阳双补、补肾固本,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宋志骧 《光明中医》2022,37(2):323-325
黄煌经方体质学说有别于传统辨证思想,注重病体整体状态,总结出多种经方体质,该学说使经方应用更简明、有效,此文依据不同的经方体质特征,选用笔者8个运用黄连解毒汤、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炙甘草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桂枝茯苓丸、茯苓饮、温胆汤合除烦汤治疗内外妇各科疾病医案,并附录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的研究均在使用西药降压的常规方法上进行干预,既往的研究即使辨识的是同一种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其体质干预方法未能形成统一,不利于推广。且因病例采集难度大、长期治疗患者依从性低、医者的临床经验积累时间长等因素,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今后,在中医体质的实验研究或临床诊疗上要注重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选择不同的微观指标、从多维角度评价其疗效的科学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陆师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常从体质入手,"因人制宜"制订治疗方案,在辨证辨病基础上结合辨体论治,结合体质的可调性,通过纠正患者体质偏颇,并重视调肝法的运用,扶正与祛邪兼顾,结合祛瘀、消食开胃等治法,疗效显著,同时注重精神因素及饮食因素的作用,防治结合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陶后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艳芳 《新中医》2003,35(10):10-10
介绍陈陶后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经验。陈教授认为应结合小儿体质辨病机;治疗以扶正祛邪并举;兼顾合并症的治疗;发作期注重平喘,善用麻黄;倡导内外合治。  相似文献   

19.
李松伟  刘海英  赵芸艺 《河南中医》2019,39(11):1652-1656
癫痫发病多有先天不足或后天脏腑虚损等体质基础,由邪热、痰湿、风邪、暴食、五志过极、外伤瘀血等诱发。风、火、热、燥、痰、湿、郁、瘀等常见病理因素皆可见于癫痫患者及其发病过程中。不同病理因素起源于不同的体质倾向,病情的发展趋势亦受体质因素影响。历代医家对癫痫的诊治均不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中医思维,在论治过程中注重体质因素的不同,考察不同体质类型的癫痫患者发病、发展、转变趋势,追踪癫痫患者病程中的体质变化,根据患者个体体质基础、诱发因素及发作频次等方面,针对性地选择中医治法,阻断病机转变,预防癫痫病情进展。个体化治疗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朝医学是体质医学,朝医护理学是朝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当前注重体质治疗和护理事业的今天,朝医护理以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护理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朝医护理学的特点,浅谈朝医护理学特色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