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冬季不同训练方法提高战士耐寒力和抗疲劳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指浸冰水中的皮温、脉搏指数、氧耗量、尿中VMA排出量和血液 动力学指标等变化,观察了持续2个月的两种训练方法,(1) 负重行军锻炼;(2)局部冷刺激加体育训练,对于提高战士耐寒力和抗疲劳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局部冷刺激加体育训练方法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抗寒力和抗疲劳能力;行军锻炼可获得较好的抗疲劳能力,但对提高耐寒力效果不明显。冬季锻炼时,应有较大体力负荷和较强的冷刺激强度。  相似文献   

2.
健康之友     
《家庭医生》2014,(20):72-72
在秋季进行耐寒锻炼,可有效预防严寒带来的威胁。冷水浴就是最有效的方式。秋季开始有规律的冷水流刺激,可促进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进而增强身体对外界冷热气温变化的应变能力,减少罹患感冒、支气管炎乃至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机会,以便平安度过冬天。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部队战士冷适应水平已有调查报告,南方部队战士冷适应水平未见报道。为解决应急情况下南兵北调时怎样才能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和为制订我军冷适应水平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我们在同一年冬季内对黑龙江北部呼玛边防部队及无锡市驻军战士进行了冷适应水平调查。调查内容分为局部冷暴露和全身冷暴的生理反应两部分,由于两地全身冷暴露的冷强度不同,结果难于比较,现主要将局部冷暴露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实验观察了冷习服及性别对大鼠重度冻伤的影响。重度冻伤后,冷习服(CA)大鼠冻足组织存活面积(TSA)较未冷习服(NCA)大鼠冻足TSA明显增高(P<0.01),雄、雌大鼠皆如此。不论冷习服与否,雌鼠冻足的TSA均高于相应雄鼠冻足的TSA,即大鼠抗冻能力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还表现为NCA和CA雌鼠冻足与未冻足皮肤温度差(ΔTs)分别高于NCA和CA雄鼠ΔTs。ΔTs增高间接反映了冻区血液循环较好,这是冻足组织损伤较轻的原因之一。上述结果表明,冷习服锻炼是减轻重度冻伤损伤的简单有效方法。在研究冷冻损伤的实验中,应排除性别差异的影响。作者认为应进一步研究性激素在冷耐受和冷应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局部冷暴露法评价冷适应的意义 应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对人群的寒冷适应程度予以评价,并订出评价标准,不但有助于掌 握部队人员耐寒体质状况,指导防寒措施及耐寒锻炼的实施及其效果评定,而且对新的耐寒锻炼方法和新的防护措施的探索均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尚未见关于人体冷适应水平评价的现行标准。人体寒冷适应研究报道很多,所以尚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可能有如下原因。①  相似文献   

6.
秋冻需有度     
一场秋雨一场寒。目前中秋已过,天气渐冷,秋冻要注意因时因人而调节,适当加强耐寒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这样才能防病保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初冬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寒冷"和"干燥",具体表现为气温逐渐下降,不时有冷空气入侵,日照时间缩短,空气湿度较低。针对这些特点,初冬养生保健至少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进进行行"抗寒锻炼"保健专家认为,要想提高人的"冷适应"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抗寒锻炼"。我国古代"秋冻"之说,就包含了"抗寒锻炼"这层意思。而初冬是抗寒锻炼的最佳时段,具体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接触冷空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的沐浴助阳法文/小翔日本传统认为,为了保持性机能,应进行适当的冷水浴、冷热水浴、日光浴等健身方法,这能锻炼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维持身心平衡。1冷水坐浴日本人认为,这种方法对于性器官、腹股沟区的血管极有好处。它可增加性器官的血液流量,刺激前列腺和...  相似文献   

9.
雷达兵因雷达车内空间小、夏热、冬冷、低照度、噪声、微波以及不良微小气候的影响加上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况,易产生脑体疲劳。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综合锻炼方案”,选取某雷达部队健康青年战士61名,分为三组。测定锻炼6周前后观察组PWC_170值等。结果观察组本底值偏低,锻炼后PWC_170提高了70.5kg.m/min,证明“锻炼方案”经济、实用、易推广,有一定的抗作业脑、体疲劳的能力,受到了雷达部队官兵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军人耐寒锻炼卫生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寒区部队的耐寒能力,保障部队战斗力,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耐寒锻炼方法的文献并广泛地收集了驻东北地区部队有关冬季训练和耐寒锻炼的经验及我军的《耐寒锻炼方案》(试行,1983)的基础上,制定了军人耐寒锻炼卫生规程,该规程提出了四种耐寒锻炼方法:(1)长跑锻炼;(2)冷水锻炼;(3)冷空气锻炼;(4)综合性锻炼。同时提出了耐寒锻炼环境、强度及开始时间,以及耐寒锻炼过程中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世居寒区的蒙族牧民、汉族老兵和新兵进行局部与全身冷暴露,观察冷暴露时人体的体温和皮肤血管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适应牧民的皮肤血管反应比战士好,表现在局部冷暴露时,牧民最低指温与平均指温比战士高,指温开始回升时间快,抗冻伤指数高。全身冷暴露时,平均皮温、手皮温和足拇趾皮温牧民也高于战士,表明牧民发展为以局部血管舒缩反应为主要特点的冷适应。老兵发展成为一种隔热—低体温型冷适应,其特点是:老兵比牧民和新兵在全身冷暴露时开始和平均直肠温均低,平均皮温也低,4h热债少。局部冷暴露时平均指温也以老兵最低。全身组织隔热值老兵大于牧民和新兵。本文提出了评定冷适应的指标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于气温-15~-20℃的野外条件下,对穿着部队制式寒区冬服(不着大衣)的战士、北方四个少数民族及冬泳运动员的受试者,进行静坐4h的全身冷暴 露试验。从体温变化、代谢产热率及热债等评价其寒冷适应情况。结论认为,由于野外试验条件不易控制,且由于人体冷适应类型的不同,反应各异,目前难于应用野外全身冷暴露的试验法得出统一的冷适应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鄂伦春族世居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的冷应激很强,但他们的冷适应水平未见研究报道。本文报告鄂族居民在局部和全身冷暴露时的体温及心血管反应,并与该地边防部队汉族战士比较。鄂族青年组(小于20岁)的反应与汉族战士相似,但壮年及中老年组冷暴露时,可保持较高的肢端温度。认为鄂族具有较强的耐寒力主要是长期适应于严寒所致,而非先天的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刺五加复方口服液对提高冷习服能力的作用,为应用药物提高冷习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在0±2℃饲养,每天灌胃刺五加复方口服液2 ml·只-1,分别灌胃1、7、14、21 d,在不同的时间点断头取血,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人员观察对象为寒区某部战士,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在冬季参加室外训练,每天6 h连续20 d为冷暴露条件,当时室外平均气温为-18.6℃,观察期间,服药组每天服用刺五加复方口服液40 ml,2次·d,在服药第10、20 d抽血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大鼠冷暴露给药组的各项指标在某些时间点上均较单纯冷暴露组有明显的变化;而在人员观察给药组尿中香草基扁桃酸(VMA)、寒冷血管反应指数(VRCI)在服药后第10、20 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抗疲劳指数和血乳酸在服药20 d后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则无明显改变.结论结果提示刺五加复方口服液能增强冷暴露机体的能量代谢,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功能,并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冷暴露条件下离体的,在体的和局部冻伤的大白鼠血浆中冷凝蛋白(CIP)的含量,结果表明低温和局部冻伤均可促使血浆中CIP含量显著高。实验结果提示CIPO一种冷致性水不溶的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一类与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有关的蛋白。推想血浆中CIP过量形成可能是导致冻伤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形成徽因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合理训练方法加速冷习服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入寒区的新兵采取加强户外锻练.用冷水洗脸、手及脚的方法加速冷习服。结果表明上述锻练方法可使战士的冷习服速度加快.对寒冷的适应性增强,说明较大体力负荷的锻练和较强的冷刺激强度能缩短冷适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高原边防部队基层官兵和卫生干部对防寒保障认知情况,为加强高原边防部队防寒教育、提高高原冷损伤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现场答卷方式.对海拔5000 m以上高原边防哨卡部队100名基层官兵和12名卫生干部进行防寒保障知识、冻伤诊断与治疗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基层官兵对高原防寒保障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8.
近500名受试者左中指浸入冰水中,以温度变化测试其血管反应性。这些受试者包括部队战士、北方汉族及五个少数民族居民和某些特殊人群。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评价冷适应水平的新指标“寒冷血管反应指教”(VRCI),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黄海潮  李天麟 《卫生研究》1993,22(4):200-203
对18名受试者进行了20℃、18℃、15℃、13℃、12℃、10℃、8℃、5℃和3℃共9组冷水浸手生理实验。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心率差值、手指皮肤温度、知觉、操作功能和冷感率的冷水温度主要在10℃及以下。据此,建议把10℃作为划分冷水作业的温度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