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用局部冷暴露法评价冷适应的意义 应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对人群的寒冷适应程度予以评价,并订出评价标准,不但有助于掌 握部队人员耐寒体质状况,指导防寒措施及耐寒锻炼的实施及其效果评定,而且对新的耐寒锻炼方法和新的防护措施的探索均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尚未见关于人体冷适应水平评价的现行标准。人体寒冷适应研究报道很多,所以尚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可能有如下原因。①  相似文献   
2.
于气温-15~-20℃的野外条件下,对穿着部队制式寒区冬服(不着大衣)的战士、北方四个少数民族及冬泳运动员的受试者,进行静坐4h的全身冷暴 露试验。从体温变化、代谢产热率及热债等评价其寒冷适应情况。结论认为,由于野外试验条件不易控制,且由于人体冷适应类型的不同,反应各异,目前难于应用野外全身冷暴露的试验法得出统一的冷适应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战时由于条件艰难,常规的防冻伤措施有时不能满足需要。特别对小分队人员,应急情况下如能装备预防药物,作为防冻的辅助手段,对于在一定时间内防止或推迟冻伤发生,延长其在野外执勤的时间,是有一定意义的。本研究的目标为,研制在零下30℃环境中,有5小时功效,能提高肢端皮温,减轻冷痛感,改善功能,预防冻伤,无明显副作用的口服药物。在以往与军内外单位协作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具有明显效用的25号方。后又经试验改进,演变为45号方,基本上达到了上述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预防冻伤为寒区冬季战时卫生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冻伤预防主要通过下述手段,如管理教育,防寒装备及设施,热食供应,耐寒锻炼以及对部分人员采用辅助加热设备等。战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上述措施常出现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所以,研制冻伤预防药物,作为辅助手段,特别是供部分人员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年女子体表面积的测量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前经常应用的体表面积方程,是30年代Stevenson以10名实测结果为基础,用分线法测算所得。经过近50年,中国人体发育情况及体格状况均有改善,本研究拟通过实测更多例数,求出更适于现今中国人体格发育情况的体表面积方程。测试对象为44名18~45岁女性,平均体重52.13±6.22kg、身高150.3±5.2cm、体表面积1.546±0.105m~2。受试者分布于15个省市。采用纸型法测定,并求算出体表面积的高-重方程。体表面积(m~2)=0.00586H(cm)+0.0126 W(kg)-0.0461。用本方程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平均误差为-0.03%,以绝对值计为1.36%。各部位所占面积百分比为:头6.33;躯干(含颈、会阴)28.27;上臂8.29;前臂5.71;手4.52;大腿(含臀)27.40;小腿12.83;足6.65。为方便查算,绘出了测算图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急性缺氧和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直肠温度和冻足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原冻伤(FN)组在冷冻与复温过程中,大鼠直肠温度(Tr)不变或升高;冻足皮肤温度(Ts)在冻后1~2天升至高峰,随后降低,冻后6~7天降至接近未冻足水平。在模拟6000m缺氧条件下,大鼠冷冻前、后的Tr均降低,但急性缺氧冻伤(FAH)组较4h/天连续4周缺氧习服大鼠的缺氧冻伤(FHAC)组降低更明显;复温过程中FAH组Tr继续降低,而FHAC组Tr不再下降。冻后冻足Ts变化:FAH组与FN组接近;FHAC组冻后2天内稍升高,随之快速降低,冻后7天仍低于未冻侧。上述结果表明,缺氧使大鼠呈现低体温,缺氧复合一定强度冷刺激使低体温加重;缺氧习服可相对减轻缺氧性低体温的程度,但冻足Ts减低,外周组织抗冻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世居寒区的蒙族牧民、汉族老兵和新兵进行局部与全身冷暴露,观察冷暴露时人体的体温和皮肤血管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适应牧民的皮肤血管反应比战士好,表现在局部冷暴露时,牧民最低指温与平均指温比战士高,指温开始回升时间快,抗冻伤指数高。全身冷暴露时,平均皮温、手皮温和足拇趾皮温牧民也高于战士,表明牧民发展为以局部血管舒缩反应为主要特点的冷适应。老兵发展成为一种隔热—低体温型冷适应,其特点是:老兵比牧民和新兵在全身冷暴露时开始和平均直肠温均低,平均皮温也低,4h热债少。局部冷暴露时平均指温也以老兵最低。全身组织隔热值老兵大于牧民和新兵。本文提出了评定冷适应的指标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国成年男子体表面积的测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前经常应用的体表面积方程,是30年代Stevenson以10名实测结果为基础,用分线法测算所得。经过近50年,中国人体发育情况及体格状况均有改善,本研究拟通过实测更多例数,求出更适于现今中国人体格发育情况的体表面积方程。测定对象为56名18~45岁男性,平均体重59.78kg、身高168.8cm、体表面积1.712m~2。受试者分布13个省,以河北及湖北占多数。采用纸型法测定,并求算出体表面积的高——重方程。体表面积(m~2)=0.00607H_(cm)+o.0127W_(kg)-0.0698。用本方程计算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平均误差为+0.17%,以绝对值计为1.20%。各体部所占面积百分比为:头6.11、躯干(含颈)29.59、上臂8.09、前臂6.41、手4.93、股(含臂)24.63、小腿13.29、足6.95。为方便查算,给出了测算图表。  相似文献   
9.
冻伤预防的研究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各种措施是否提高了耐寒能力。皮肤血管反应由于与局部温度关系密切,并便于测定(测温),曾作为耐寒能力的指标,被许多学者研究过。本实验即为探讨皮肤血管反应与耐寒能力的关系。选择对冻伤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对冷习服、缺氧习服地鼠颊囊冻伤前后微循环的改变进行了观察,旨在为深入认识环境习服在冻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重80-110g的金黄地鼠60只,雄雌兼有,随机分为冷习服组(在4±℃内饲养4周)、缺氧习服组(每日在模拟海拔6km缺氧舱内停留4h,连续4周)、急性缺氧组(在模拟海拔6km缺氧舱内停留4h)及对照组.麻醉地鼠后翻出颊囊,平铺固定在观察灌流板上,在35℃观察舱内,以37℃生理盐水滴灌颊囊表面,通过显微摄录系统选择有细 A/V伴行并有各级微血管分布的颊囊区,先观察记录正常微循环状态.然后将颊囊的2/3部分浸入-25℃冷冻液内6秒(造成冻结性重度冻伤),取出后立即在上述条件下观察并记录冻前选定的区域内冻结融化过程中的微循环变化,连续两小时.观察结果以本实验室建立的分级定量法评价.结果:1、地鼠颊囊冻结之前,与对照组比,冷习服组微循环血流速度加快;车动脉血色鲜红;缺氧习服组毛细血管RBC聚集程度明显重于其余组.2、冻结之后,各组颊囊均呈苍白硬纸板状,透光性极差,血流停滞、血管闭塞.3、颊囊滴灌复温30-50秒后冻结融化后,可见淡粉色血液首先在细A/V内缓慢流动.细A多是收缩状态,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