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降脂治疗的门诊及住院的319名老年患者的病历,统计分析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对血脂达标率的影响。结果我院老年高脂血症病人治疗后的血脂水平(TC、TG和LDL-C)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年龄、合并疾病、吸烟和药物种类是影响血脂达标率的重要因素。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合理用药并远离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对于提高血脂的达标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整高脂血症能有效的防治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寻找和筛选广谱、高效降脂药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对自1996年1月份至1997年5月份住院的30例老年高脂血症病人采用必降脂治疗,降脂效果显著,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3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费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3种抗菌药物治疗老年肺炎的经济效果。方法从住院病人中抽取60岁以上病历216份,按治疗方案分成ABC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每治愈1例患者的成本C组B组A组;治疗效果B组A组C组。结论不同药物治疗对治愈同一疾病的费用成本不同,疗效有差异,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验证实降低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能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高脂血症,又常常是多种疾病并存,故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就显得十分重要。现阶段降脂药物种类繁多,降脂效果也各不相同。我们自1997年开始应用脂必妥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伴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果。方法:9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A组,10 mg/d)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20 mg/d),每组各49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降脂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分析药物成本-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降脂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但瑞舒伐他汀成本-效果比更优。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降脂治疗能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又能促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1],从而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类降脂药物,既能降血脂又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现将我科用辛伐他汀治疗5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其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在现代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很多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缓慢,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为了达到降脂目的,我院应用干细胞分离机降脂治疗,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是造成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脂必妥是一种新型降血脂药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作者对116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脂必妥进行降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论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化痰祛瘀药物组成降脂方对高脂血症进行分型论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说明化痰祛瘀是高脂血症的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富贵病”如高脂血症逐渐开始向大众侵袭。高脂血症是一种血脂异常的临床病症,可伴或不伴临床症状,但多数有体形肥胖、头晕、肢体沉重乏力、胸闷、恶心、纳呆腹胀、口中黏腻等。血脂异常往往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目前的降脂药物又因为容易导致肝功能异常,造成肝损害以及停药后血脂易反弹,所以人们对降脂药是爱恨交织。在此,介绍几个降脂效果还不错的“绿色疗法”——穴位降脂。  相似文献   

11.
心脑健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脑健胶囊的降脂效果、方法:选择高脂血症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服用心脑健胶囊与血脂片各1个月,比较降脂效果。结果:两组均有降脂效果,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健可作为调脂药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经降脂治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Muldoon等[1]研究发现高脂血症经降脂治疗虽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总的死亡率并不降低,进一步分析认为高脂血症经降脂治疗后非疾病死亡率增加(事故、自杀和暴力死亡等).为此有人推测胆固醇与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已呈高发病趋势。据统计,我国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约为20%~40%,目前高脂血症患者约有8000万人,而且每天仍以万人的速度递增。因此,早期控制、及时治疗高脂血症迫在眉睫。关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专家建议,早期患者以控制饮食为主,效果不理想者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降脂西药已为人们所熟知,采用这些药物治疗在短时间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降脂药物针对高脂血症患者非常实用,但是在应用的环节中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所以,要完善降脂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病症,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又是引起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高脂血症的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延长人类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欧美各国广泛应用力平脂治疗高脂血症,它是一种安全、速效的降脂药物,并具有一定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D)  相似文献   

16.
谷维素合并维生素E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有效地控制血脂,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高脂血症患者需要依赖降脂药物来控制症状,因大多药物较贵,长期服用会加重经济负担.使用谷维素合并维生素E治疗高脂血症,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峰恩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44-1545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头孢他啶治疗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12月期间使用过国产或进口注射用头孢他啶的住院患者病历共147份。将病历中相关数据资料按统一标准填表,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别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敏感度分析和安全性分析。结果:国产品种成本,效果比为605.72,进口品种成本-效果比为2403.63。u检验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他啶在药物经济学上优于进口品种,安全性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马琴 《中原医刊》2003,30(9):34-34
高脂血症又称脂质代谢紊乱。主要是指血清胆固醇(CHO)或甘油三酯 (TG)水平过高。而高脂血症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促发因子”或“危险因子” ,因此降低CHO和TG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降脂类药物种类繁多 ,降脂效果也各不相同。我院自 2 0 0 1年起应用莘原降脂灵治疗高脂血症 97例 ,对其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7例患者中 ,治疗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2 3例 ,年龄 3 0~ 69岁 ,平均年龄 5 1 6岁 ;对照组 47例 ,男 2 5例 ,女 2 2例 ,年龄 3 3~ 70岁 ,平均年龄 5 2 7岁。两组年龄、性别、CHO和…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初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2型糖尿病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已知 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 (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疾病等 )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糖代谢异常和脂代谢异常则是引起大血管并发症的基础 ,尤其是以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特征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因素。在众多的降脂药物中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纠正混合型高脂血症。现将观察降脂新药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对血糖已经控制良好的 2型糖尿病伴有多项血脂指标异常的患者的调脂疗效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20.
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方法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服用降脂药物等。但采用这些方法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病人的血脂降至正常。而治疗那些血脂很高以致于随时都可能并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病症的高脂血症病人,则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个时候,洗血降脂法就有了用武之地。洗血降脂法可使血脂严重超标的病人暂时脱离危险的境地。那么,什么是洗血降脂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