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壁虎体外抗Bel-7402肿瘤细胞的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研究,为壁虎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萃取的方法依次分级提取壁虎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并采用噻唑蓝(MTT)法对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Bel-7402肿瘤细胞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壁虎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在体外对Bel-7402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为93.24%、74.81%、93.25%、91.03%和25.13%,抑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水部位。结论:壁虎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Bel-7402肝癌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以石油醚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6)
目的:研究关龙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的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确定抗肿瘤有效部位。方法:体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关龙胆各部位对胃癌(MGC-803)、宫颈癌(Hela)、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以小鼠S180肉瘤为模型,观察关龙胆不同萃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质量、免疫器官及体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关龙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关龙胆乙酸乙酯萃取物对MGC-803、Hela、HepG-2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95.57、103.00、172.96μg/mL;体内实验表明,关龙胆石油醚中、高剂量组,乙酸乙酯中剂量组以及正丁醇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均大于30%。各组的体质量变化及脾脏质量分数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除石油醚低、高剂量组和乙酸乙酯高剂量组外,各组的胸腺质量分数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结论:关龙胆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确定关龙胆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为抗肿瘤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条叶龙胆愈伤组织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及水萃取物体外抗肝癌(HepG-2)活性,确定其抗肿瘤的有效部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条叶龙胆愈伤组织各部位萃取物对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条叶龙胆愈伤组织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及水萃取物对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条叶龙胆愈伤组织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HepG-2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2.83μg/m L、73.06μg/m L。结论:条叶龙胆愈伤组织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为其抗肝癌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叶蛇葡萄叶及嫩茎提取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其有效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大叶蛇葡萄石油醚萃取物部位、乙酸乙酯萃取物部位及水溶性物部位,以及该植物中含有的蛇葡萄素、杨梅素、杨梅苷、大黄素及槲皮素分别作用24、48、72 h后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部位和大黄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乙酸乙酯萃取物部位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在100μg·mL~(-1)时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大黄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在40、80、160μmol·L~(-1)时也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乙酸乙酯萃取物部位和大黄素作用SMMC-7721细胞72 h的IC_(50)分别为110.81μg·mL~(-1)和53.20μmol·L~(-1)。结论:大叶蛇葡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药用植物马甲子叶醇提物中分离筛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组分。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马甲子叶醇提物,并将这三个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再把筛选得到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并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比较。结果:通过体外抗Hep G-2细胞和He La细胞实验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通过硅胶柱分离,获得5个组分,通过MTT实验发现这5个组分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为1∶1和1∶2洗脱所得到的两个组分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为1∶2的洗脱具有更好的杀伤作用,对Hep G-2细胞和He La细胞的IC_(50)分别为45.79,13.16μg/m L。结论:从马甲子叶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分离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了哥王95%、75%、5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哥王不同提取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Bel-740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了哥王95%乙醇提物对Hela、SGC-7901细胞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确定为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及不同提取方法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为美洲大蠊的抗肿瘤细胞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3种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比较不同的提取物(乙醇提取液、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不同的提取方法(渗漉法、超声法、回流法)对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美洲大蠊乙醇提取液和乙酸乙酯部位对上述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醇提取液的活性最强;3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以渗漉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所计算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最小。结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最强,乙酸乙酯部位次之,美洲大蠊宜选择渗漉法提取。  相似文献   

8.
青龙衣不同萃取部位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青龙衣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选用4种细胞株(SGC-7901,HepG-2,HCT-8,Capan-2)进行体外实验,对青龙衣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结果青龙衣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龙衣乙醇提取物对SGC-7901,HepG-2,HCT-8,Capan-2的IC50分别为47.18,31.12,35.45,27.81mg/L;石油醚部位对SGC-7901,HepG.2,HCT.8,Capan-2的IC50分别为56.72,57.14,25.96,15.21mg/L;氯仿部位对SGC-7901,HepG-2,HCT-8,Capan-2的IC50分别为32.08,29.59,32.47,60.72mg/L;乙酸乙酯部位对SGC-7901,HepG-2,HCT-8,Capan-2的IC50分别为35.79,35.48,24.48,25.46mg/L。正丁醇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对各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青龙衣的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初步确定为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吉祥草及其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 以人肾透明细胞腺癌786-O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及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供试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吉祥草及其果实的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吉祥草乙醇提取部位、正丁醇分离部位及其果实乙酸乙酯分离部位、正丁醇分离部位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吉祥草正丁醇分离部位对786-O、HT-29、A549的细胞毒性较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2.78,96.04,63.24 mg·L-1,果实正丁醇分离部位对786-O、HT-29、A549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79.03,189.67,329.95 mg·L-1。结论 吉祥草正丁醇分离部位是吉祥草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针层孔菌(Phellinus sp.)P11水提物及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针层孔菌P11子实体经醇提、水提获得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经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获得萃取物。采用MTT法测定各样品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针层孔菌P11的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水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癌细胞SF-268、肺癌细胞NCI-H460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6.90%、86.25%、95.15%。乙醇提取物分步萃取获得的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好,对以上3种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达到65.3、110.9、56.7μ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中药路路通的功能主治、性味归经,采用体外药效评价方法,对路路通不同药效成分及提取部位进行体外药效评价研究,确定路路通的药效部位,为其抗肿瘤药物筛选奠定前期实验基础。方法:采用MTT法开展不同浓度路路通药材中5种活性成分对于6种人源肿瘤细胞的体外药效评价研究。结果:实验研究表明,路路通中5种活性成分对6种不同器官的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液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路路通中5种活性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胃癌细胞株HGC-2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优于其他3种肿瘤细胞。结论:研究结果为中药路路通药效成分的筛选及候选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香加皮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香加皮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香加皮的和60%乙醇回流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70%乙醇洗脱部位对体外肿瘤细胞表现出抑制活性,并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95%乙醇洗脱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弱.而水洗脱物和20%乙醇洗脱物则未呈现出抗肿瘤活性.在各提取部位中70%乙醇提取物活性最强.[结论]70%乙醇提取部位是香加皮主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3.
姜琳  翟延君  初正云 《中药材》2008,31(4):575-576
目的:对柘木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有效部位的筛选。方法:通过测定柘木5种不同溶媒萃取物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其有效部位。结果: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柘木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是柘木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瑞香狼毒系统溶剂法分离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王彬  王锐  贾正平  樊俊杰  马骏  张汝学 《中药材》2004,27(5):355-357
目的:分离筛选瑞香狼毒中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法对瑞香狼毒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而正丁醇和甲醇提取部位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则显示出很弱的抑制作用;在各提取部位中石油醚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最强.结论:石油醚提取部位是瑞香狼毒中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骆驼刺中筛选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回流提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的骆驼刺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骆驼刺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MTT法筛选骆驼刺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选择性好的成分,计算IC50值;并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质谱分析等方法,对筛选获得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骆驼刺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进而从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通过进一步筛选明确其中化合物3、7、8、15、19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值小于100μM。通过液-质分析结合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以上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乙烯基-3-甲氧基苯酚、tortoside A、紫铆素、原儿茶醛、1,3,3,4-四甲基-环戊烯。结论:骆驼刺中4-乙烯基-3-甲氧基苯酚、tortoside A、紫铆素、原儿茶醛、1,3,3,4-四甲基-环戊烯等成分在25μM~87μM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未来可能应用于抗肿瘤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筛选枳椇子Hovenia acerba Lindl.乙酸乙酯部位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枳椇子60%乙醇水提取物,并采用300~400目硅胶与制备级HPLC对其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MTT法筛选发现其中ZJZ-Z2具有最优的活性,通过ESI-MS、~1H-NMR和~(13)C-NMR检测,并通过与相关文献对比,初步推测该化合物为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lin),体内实验证明ZJZ-Z2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通过MTT法分别对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硅胶分离得到的12个组分进行测定,发现其中第4组分对肿瘤细胞Huh-7、OS-RC-2的半数抑制率(IC_(50))分别为70.4、69.8μg·mL~(-1);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的ZJZ-Z2对肿瘤细胞OS-RC-2、Huh-7、HCT-116、CFPAC-1的IC_(50)分别为33.8、63.9、46.8、55.1μg·mL~(-1),且对H22荷瘤小鼠模型表现出一定的抑瘤作用。结论: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为二氢杨梅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傣百解药用部位根和非药用部位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物体外抗肺癌细胞的活性,筛选出傣百解的抗肿瘤活性部位,分析地上部位作为替代药材的可行性。方法:将傣百解地上部位和根干燥粉碎,用95%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得到醇提取物;以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A1和B1)、正丁醇部位(A2和B2)和水部位(A3和B3)。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部位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增殖的影响。结果:傣百解地上部位和根对两种肺癌细胞株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地上部位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根,两个部位中A1和B1萃取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对A549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51.28μg/mL和117.18μg/mL,对H1299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63.12μg/mL和95.11μg/mL。结论:傣百解地上部位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根,具有替代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竹节蓼体外抗肿瘤活性及确定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观察法研究竹节蓼醇提物及醇提物的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4种肿瘤细胞株A549、PC-3、SGC-7901、Hep 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形态的影响,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采用DAPI染色法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结果竹节蓼醇提物、竹节蓼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且均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DAPI染色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促进了A549细胞凋亡。结论竹节蓼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物质,有效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9.
海南龙血树抗肿瘤新用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梅文莉  戴好富  吴娇  庄令  洪葵 《中药材》2005,28(10):871-873
目的:筛选海南龙血树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分别用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海南龙血树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对体外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甲醇洗脱物显示了弱活性,水提取、水洗脱物和50%甲醇-水洗脱物则没有活性.在各提取物中氯仿提取物活性最强.结论:氯仿提取部位是海南龙血树主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甘蔗渣提取物在体外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并确定其抗肿瘤主要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甘蔗渣95%乙醇粗取物进行分离,运用MTT比色法和集落形成法观察分离得到的不同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宫颈癌细胞株Hela、肝癌细胞株BEL 7404的生长抑制影响,并确定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结果:甘蔗渣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3种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石油醚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对3种肿瘤细胞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在同一测定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明显不如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而95%乙醇提取部位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结论:甘蔗渣提取物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