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评价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0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观察其肝性脑病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及再出血率。结果:术后发生肝性脑病1例,胃炎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5例,少量出血2例,大量出血2例,均保守治愈。结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出血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满意,适于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
仝太平 《解剖与临床》2010,15(5):354-355,358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26例.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22例,升高4例.1例围术期死亡;25例术后获得确切止血效果,治愈出院.25例获1~6 a随访,无再出血发生,无肝性脑病发生,无难治性腹水,部分患者术后肝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18例、减轻5例,另2例无变化.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治疗门脉高压症安全、合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郑少峰 《医学信息》2003,16(5):267-268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对5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底血流阻断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5.1%),其余病例无近期并发症。远期再出血3例(6.1%),死亡2例(4.3%),绝对生存率为83.9%。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郑少峰 《医学信息》2003,16(5):267-268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对5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底血流阻断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5.1%),其余病例无近期并发症。远期再出血3例(6.1%),死亡2例(4.3%),绝对生存率为83.9%。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反复出血患者136例,均经胸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痊愈出院130例,急诊手术死亡4例,择期手术死亡2例。结论 经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反复上消化道出血与其它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操作清晰,断流更加彻底、安全,急诊止血率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长期生存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至6年,再出血率为6.1%(6/99)。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门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5例,经内科多种止血方法治疗未能控制或缓解病情,故采取急诊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高断术治疗,术后都达到了立即止血、肝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的效果.随访1~7年,无再出血者。作者认为应用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大出血急症病人,断流术比分流术相对比较简单,止血效果确切,适于基层医院对本病的救治。在条件具备时可行断流术加分流术的联合手术,以弥补断流术的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多以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首发症状,肝功能基本为Child A级,所有病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确诊,其中5例行MRI、7例行CT检查亦能良好地显示病变.9例单纯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3例术后3年内上消化道再出血,内科保守治疗2例,再次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l例;7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随访3年未见再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正常.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可作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诊断方法,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是较合适的治疗方法,对病变波及整个门静脉系统的患者,仅做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比较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回盲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1998~2004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回盲肠间置术治疗断流术术后再出血5例。结果5例均获随访,最长6年,最短2年。随访期无食管静脉曲张,无复发出血。无术后近期死亡、并发症。结论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回盲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止血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门奇断流术对自由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和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采用水柱法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常规抽血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FPP由术前的26.0±6.0mmHg降至术后21.0±6.0mmHg.同时,患者肝功能无明显损害.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维护肝脏功能的同时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防止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新手术方法。方法:改良食管胃层-层吻合包埋缝缩法治疗食管贲门癌97例,随访3个月到2年。结果:无吻合口瘘发生,随访83例无吻合口狭窄及术后返流发生。结论:该手术方法能够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下段食管癌以及合并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以及合并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2年至2006年外科手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97例,85例行根治术,7例剖胸探查术,5例姑息性切除术。左进胸60例,右进胸22例,三切口15例(均为合并贲门癌患者)。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右进胸的切除率为82.14%,左进胸为89.63%,总切除率为87.63%。术后胸腔内吻合口漏2例,颈部吻合口漏2例,术后出血3例,膈疝3例,喉返神经损伤6例、吻合口狭窄3例,心律失常6例。结论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部位灵活选择手术切口;手术治疗中吻合口重建是关键,吻合技术的改进非常重要;在合并有贲门癌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对各种可能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有效处理仍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Anastomotic dehiscence is a major source of mortality after gastric pull up reconstruction for isolated esophageal atresia. Inadequate blood supply is a leading etiologic factor for dehiscence. To enhance vascularity of the stomach, and thereby reduce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laparoscopic partial 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14 days prior to gastric pull up is proposed. The reconstructive principle of skin flap delay is applied to the gastric pull up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Ivor-Lewis组(33例)和McKeown组(29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cKeown组相比,Ivor-Lewis组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胃排空延迟、乳糜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均安全有效,但Ivor-Lewis术在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控制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内镜下实施ESVD术,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食管胃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率5.00%、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40.00%(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偏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内镜下实施ESVD术后近期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恢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年龄、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2005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的23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器械吻合明显优于手工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手法吻合跟器械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口径吻合器组跟小口径吻合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大口径吻合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低于小口径吻合组。不同年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7.89%和10.00%,≥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其它组高。结论应用吻合器行器械吻合与手法吻合相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瘘的发生,而吻合器15径大小影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高龄不是手术禁忌,但需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鱼嘴状套叠缝合和保留迷走神经干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19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施行吻合口鱼嘴状斜行套叠缝合加保留迷走神经干术(研究组),与对照组60例常规吻合方式的食管贲门癌手术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症状评估、食管pH值的测定、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等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吻合口鱼嘴状斜行套叠缝合和保留迷走神经干能有效降低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瘘、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食道闭锁的围产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的围产期诊治。方法我院自1999年至2007年度收治32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26例行手术治疗,6例放弃治疗。诊断明确后,于气管内全麻下经胸膜外或经胸腔行手术治疗,术后胃肠减压、支持治疗。结果26例手术患儿,有4例术后出现食道吻合口瘘。23例治愈存活。术后随访3月至8年,6例术后有食道吻合口狭窄,行球囊扩张治愈。1例术后1年内反复肺炎。结论通过产前诊断,产后及时手术治疗、以及对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有利于提高CEA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