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103例产后发热患者,为1982年3月至1985年9月本院妇产科住院病人,均因采用抗生素疗效不佳而转为中药治疗。一、临床资料本组初产妇102例(其中双胎产3例),经产妇1例。其中剖腹产34例,难产24例,顺产45例;剖腹产及难产占56.3%。年龄最小20岁,最大32岁,其中20~25岁50例,26~29岁42例,30岁以上11例。体温最高达40℃,最低37.6℃;其中37.6~38℃73例,38.1~39℃24例,39.1℃以上6例。发热天数最长  相似文献   

2.
上感发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双黄连粉针剂对上感发热有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患者共 97例 ,男 47例 ,女 5 0例 ;年龄 6.5~ 5 6岁 ,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均伴有发热 (T >3 8℃ ) ,其中符合病毒性感染 67例 (血常规提示WBC <10× 10 9L-1,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淋巴稍高 ) ,符合细菌性感染 3 0例 (血常规提示WBC >10× 10 9L-1,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淋巴中性偏高 )。将 97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其中第 1组 49例 ,男 2 6例 ,女 …  相似文献   

3.
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是小儿门诊最常见的疾病。19 99年 1月~ 2 0 0 0年 7月笔者采用一洲清开灵冲剂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小儿上感发热 12 9例 ,疗效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12 9例患儿 ,符合《实用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均伴有发热 (肛温 >39℃ ) ,血常规提示 WBC <10× 10 9/ L,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以淋巴细胞为主。 12 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 6 5例 ,男 32例 ,女 33例 ,年龄 6月~ 12岁 ,平均 (8.6±2 .3)岁 ;第二组 6 4例 ,男 33例 ,女 31例 ,年龄 7.5月~ 12 .5岁 ,平均 (8.1± 2 .5)岁。两组患儿性…  相似文献   

4.
1997年 11月~ 1998年 11月 ,我科采用黄芪精与玉屏风颗粒合用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 ( repeadly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选择本院 2~ 6岁 RRI急发期或间歇期 58例患儿 ,符合 1987年成都会议 RRI诊断标准。年龄 0~2岁者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 7次 ,下呼吸道感染(下感 ) 3次 ;3~ 6岁者 ,每年上感 6次 ,下感 2次。 58例中男 38例 ,女 2 0例 ,2~ 3岁 19例 ,3~ 6岁 39例 ,病程均 >1年。治疗方法 :口服黄芪精 (江苏扬子江制药厂 )和玉屏风颗粒 (广东环球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疏解退热合剂治疗小儿上感发热108例,收到显著效果,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108例中,男65例;女43例;年令小于1岁者19例,1~2岁58例,3~5岁14例,6~8岁9例,9岁以上8例.其中1~2岁发病率最高.发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8家医院43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风寒证、风热证、卫气同病证、风邪袭表(寒热不显)、风邪袭表(寒热兼夹)5个证型。均予上感颗粒口服治疗,每天服用2次,疗程3天。观察1个疗程,测量患者给药后1h、2h、3h、4h、24h内、48h内、72h内、72h的体温,观察即刻退热疗效和解热时间。结果服药4h内退热216例,占49.88%;服药后72h治愈413例,治愈率为95.38%;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93年12月~1994年12月,对36例反复上呼道感染的患儿(以下简称复感儿)采用转移因子辅佐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即0~2岁者上感次数7次/年;3~6岁者上感次数6次/年。1.2一般资料:将72例感染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年龄0~2岁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3~6岁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对照组36例,年龄0~2岁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3~6岁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且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头痛等。并均于发病2日内就…  相似文献   

8.
刘涛 《新中医》2004,36(2):32-33
目的:观察上感退热方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井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上感退热方(药用小环钗、青蒿、浙贝母、瓜蒌皮、岗梅根、苍耳子、木蝴蝶、甘草)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3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痊愈32倒,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上感退热方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自 2 0 0 0年以来 ,笔者自制复方中药制剂———双解清热冲剂治疗外感发热 5 0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均系门诊病例 ,其中男 3 1例 ,女 19例 ;年龄 1岁以内2 6例 ,2~ 7岁 10例 ,8~ 14岁 8例 ,14岁以上 6例 ;发热均在 3天以内 ,体温 3 7.8~ 3 8.9℃ 3 0例 ,3 9℃以上 2 0例。临床表现有身热 ,面赤唇干 ,或咽部充血 ,或扁桃体肿大 ,舌红、苔黄、脉数等。西医诊断均为上呼吸道感染。2 制剂制备及应用方法2 .1 双解清热冲剂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薄荷、荆芥、连翘、金银花各 10 0g ,白芍、石膏、重楼各 12 5g ,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目前多数儿童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发热往往过分紧张,滥用退热药导致儿童虚脱的事时有发生。我科从2005~2010年共收治因滥用退热药导致虚脱病人12例,经补液治疗后均痊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儿中男7例,女5例,年龄6个月~3岁7例,3~5岁3例,5~7岁2例,原发病为上感9例,支气管肺炎2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用药时基础体温39~40.2℃,其中有2例以往有高热惊厥史。1.2滥用退热药的种类及使用情况:种类有安乃近注射液、布洛芬混悬液(美林)、尼美舒利颗粒(瑞之清)、氨基比林注射液、泰诺林等。1例5岁儿童因高热家长心急,在医院取药后(美林)立  相似文献   

11.
自拟解表退热方治疗上感发热53例江苏省中医院(210029)郭惠芳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阎虹[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解表退热方我们自1991~1993年,以自拟的解表退热方治疗上感发热53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3例病人均来源于江苏...  相似文献   

12.
毒性红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皮肤病。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上感、疖、毛囊炎等病均可引起此症。我科以中药加味玄麦甘桔汤与西药对照治疗该症4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48例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8个月,最大者48岁,8个月~10岁者25例,11岁~20岁10例,21岁~30岁7例,31岁~40岁2例,41~50岁1例;其中急性扁桃体炎26例,疖7例,上感6例,风湿热3例,咽炎2例,脓疱疮2例,乳腺炎1例,颌下腺炎1例。临床表现:发热者38例(体温在38℃—40℃),皮肤瘙痒者40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口服液是河南开封市中药厂生产的,属国家级抗菌抗病毒新药,为进一步评价其退热疗效,我科于1997年2~4月份对各种发热婴幼儿一次性口服后,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且对象:随机选择住院和门诊留观患儿中体温>38C,共60人,男33人,女27人,年龄均为3岁以下婴幼儿;3~6月,11例,~1岁14例,~2岁16例,~3岁19例。发热患儿原发病中,上呼吸道感染35例,支气管炎11例,支气管肺炎12例,肠炎2例。用药前体温:38~38.9℃28例,39~39.9℃26例,>40C6例。1.2方法:采用河南开封中药厂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豫卫药…  相似文献   

14.
自1977年夏开始,我科将鲜青蒿做成注射液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据不完全统计,用青蒿注射液(大部分配合中药)治疗各种发热病人共126例,体温均在38℃~41℃之间。其中男性83例,女性43例;发热时间最短1天,年龄最小4岁,最大56岁,最长5天。本组中属上感发热28例,小儿夏季热6例,泌尿系感染26例,痢疾12例,肠炎15例,肺结核6例,风湿性关节炎4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疟疾21例,不明原因发热5例。  相似文献   

15.
清开灵口服液灌肠治疗小儿病毒性上感发热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婉丽 《河南中医》2003,23(7):80-80
上感发热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 ,尤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中药治疗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因其疗效好 ,毒副作用小而被世人所公认。针对部分小儿喂药难 ,惧怕打针的特点 ,对以发热为主证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采用清开灵口服液进行保留灌肠 ,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10月门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 4 8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 6月~ 1岁10例 ,1~ 3岁 35例 ,4岁 3例。就诊时病程 1~ 3d。临床症状以发热 ,鼻塞 ,流涕 ,咳嗽 ,咽部充血为主要表现 ,血常规白细胞数…  相似文献   

16.
外感高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解表退热汤加味治疗外感高热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为我院2001~2004年门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5~30岁16例,31~50岁19例,51岁以上5例;发热病程<1d13例,1~2d21例,3d6例;体温38.5~39.  相似文献   

17.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简称上感发热 )是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用自拟银石丹丝汤治疗上感发热 9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 0例上感发热患儿 ,年龄 6月~ 12岁 ,均以发热为主证 ,初诊时 <38℃ 2 8例 ,38~ 39℃ 5 9例 ,39~ 4 0℃ 4 7例 ,≥ 4 0℃ 2 6例 (体温均为肛表测量值 )。伴流涕 5 9例 ,咳嗽 38例 ,咽痛 4 6例 ,喷嚏 2 6例 ;体检咽红 131例 ,咽部小溃疡者 19例。患儿按其家长要求选择服药形式分为两组 :口服银石丹丝汤中药组 90例 ,西药组 7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热程度及其它症状等方面无…  相似文献   

18.
退热 号是本院中医科、小儿科与中药制剂室共同研制开发的口服液 ,多年来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共 8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 ,其中男 1 8例 ,女 32例 ;年龄 2~ 4岁 2 3例 ,5~ 7岁2 7例 ,平均 4.66岁 ;对照组 30例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 2~ 4岁 1 3例 ,5~ 7岁 1 7例 ,平均 4.5 7岁。临床表现发热 ,恶风 ,咳嗽 ,咽痛 ,流涕 ,舌质红、苔白厚或黄 ,脉浮数 ;两肺呼吸音粗 ,血白分增高。2 治疗方法2 .1 …  相似文献   

19.
上感高热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 ,起病急、来势猛。笔者于 1998年~ 2 0 0 1年 ,以自拟卫气双解汤治疗上感高热 180例 ,收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8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年龄 7个月~ 2 4岁 ,其中 7个月~ 3岁 4 0例 ,4岁~ 13岁 130例 ,14岁~ 2 4岁 10例 ;女性 78例 ,男性 10 2例。 180例中 ,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者 6 8例 ;发热病史 1~ 5天不等 ,平均 2 5天 ;体温最高 4 0 2℃ ,最低 38 7℃ ;部分患者除高热外还伴有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咽痛、口干等症。2 治疗方法以卫气双解汤治疗 ,药物组成 :羌活 10~ 18g ,牛…  相似文献   

20.
20 0 2 - 0 3~ 2 0 0 3- 0 3,笔者运用中药退热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0 0例 (以上简称治疗组 )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 10 0例 (以下简称对照组 )对照 ,取得良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组均为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及湖北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 ,共 2 0 0例 ,年龄均为 0 5~ 12岁。治疗组 10 0例 ,男 5 6例 ,女 4 4例 ;其中 6月~ 3岁 36例 ,4岁~ 7岁 38例 ,8岁~ 12岁 2 6例 ;辨证属风热型 74例 ,外寒里热型2 6例 ,兼证挟痰 36例 ,挟滞 39例 ,挟惊 17例 ;体温在 38℃~39℃ 71例 ,39 1℃~ 4 0℃ 2 3例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