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志敏 《成都医药》2004,30(1):35-35
林可霉素系链霉素产生的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使用方便、经济价廉及毒副反应轻微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其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伪膜性肠炎、肝损害及皮疹等。而短暂视物模糊实属罕见,本报道1例。  相似文献   

2.
心律平的毒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平(propafenone,PPF),又名盐酸丙酚酮、普洛帕酮,是IC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较强的钠拮抗(Ⅰ类)及钙拮抗(Ⅳ类),以及较弱的B受体阻滞(Ⅱ类)作用。1975年首先由西德Helopharm公司合成,1977年用于临床。国内1982年仿制成功.嗣后逐渐用于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普遍认为该药具有副反应少,广谱高效的特点。但随着临床上广泛使用,发现该药仍有很多的副反应,甚至造成生命危险。目前国内各家报道的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0%~34.8%,其中心血管方面的副反应竞占70%。为提高警惕,本文结合近年有关文献就心律平的毒副反应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生产注射葡萄糖酸钙。方法:以口服葡萄酸钙为原料,通过提高其澄明度和降低其杂质含量使其达到注射葡萄糖酸钙的质量要求。结论:本工艺方法具有投入设备少、副反应少、产品质量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环磷酰胺药理与毒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震亭 《天津药学》2009,21(4):42-44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由于其在体内能转化成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烷基化物而表现出毒副反应,如致畸、骨髓抑制、脱发等,尤其是对胚胎的致畸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研究环磷酰胺毒副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对预防和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临床几例处方在体内分子型离子型药物浓度计算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实用药学计算一些公式和药物动力学有关参数,对临床几例处方治疗用药,其分子型、离子型药物在胃、肠、尿、乳汁和血浆中浓度的计算,其结果数值有明显差异,促使临床用药注意安全有效,防止毒副反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硝唑除了具有强大的杀灭滴虫和阿米巴原虫作用外,还具有广谱的抗厌氧菌作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抗感染基本药物。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对其毒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笔者将近年来有关其毒副反应的报道综述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麻术毕于拔除气管内导管期间,病人常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副反应,存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潜在危险。本文在拔管前应用压宁定,以观察其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八珍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卓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21-122
目的:观察八珍颗粒减轻乳腺癌联合化疗的毒副反应。方法:所选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八珍颗粒联合化疗,并与单纯化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观察,观察两种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等。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及白细胞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八珍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可提高化疗的疗效,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LC/MS鉴定头孢菌素降解物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也是当前新药研发的热点。头孢菌素结构不稳定,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降解物和聚合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甚至产生毒副反应。因此在新药的研发及生产过程中。明确杂质结构和产生的机理,对提高其产品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蝮蛇抗栓酶的临床毒副反应陈伟,郭健琳(乌鲁木齐铁路中心医院内科乌鲁木齐830011)蝮蛇抗栓酶(Svate)是一种生物酶类制剂。它含有近50种毒素蛋白、酶及少量其它蛋白质,属异种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可消耗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具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西医药结合的发展,中西药联合运用遍及各个临床学科成为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其拓宽临床用药的空间,其联用机率呈上升趋势。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肿瘤患者在化疗同时服用中药能减轻毒副反应,肾脏病患者在用激素治疗的期间配用中药,可减少激素的用量,减低毒副反应等。然而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或用法不妥等,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DPH)和卡马西平(CBZ)均为常用抗癫痫药物,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副反应密切相关。为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用HPLC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报道很多,其血浆中药物的提取方法多为液相萃取法;其操作繁琐费时,杂质较多,不利于色谱柱的维护,柱寿命较短。本实验改为固相萃取法,操作简单,费时少。提取完全。且利于保护色谱柱。  相似文献   

13.
升白扶正口服液对小鼠扶正减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昇刚  杨晓峰  宿洁 《中国药师》2002,5(10):584-586
目的:观察升白扶正口服液对小鼠扶正、减毒等方面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ip)环磷酰胺(cy)使正常鼠、荷瘤鼠出现体重减轻,红、白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下降等特定毒副反应。观察小鼠灌胃(ig)升白扶正口服液后对cy引起特定毒副反应的减毒作用。结果:扶正试验(小鼠碳粒廓清法试验)表明升白扶正口服液能明显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毒试验表明,升白扶正口服液对化疗药环磷酰胺引起的特定毒副反应,如体重减轻,红、白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功能抑制,具有明显减毒保护作用。结论:升白扶正口服液具有扶正、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认识药物立体构型,掌握药物立体异构体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对指导药物生产,提高药物临床疗效,减轻毒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41例和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组)55例。两组照射剂量均为60~72Gy。对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的肿瘤原发灶控制情况,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及放疗副反应进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其肿瘤原发灶控制情况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提高、放疗副反应减少方面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减轻患者放疗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鼻咽癌普通放疗后复发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伽玛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同顾性总结分析152例鼻咽癌复发病人行伽玛刀治疗时,加强治疗前的心理干预、治疗期间主要副反应的及早预防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5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计划疗程,治疗期间,曾有3例病人射野皮肤出现轻Ⅲ度放射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痊愈;口腔、咽喉部黏膜及其它无出现严重放射副反应。术后3至36个月不等,经CT、MRI复查或随访了解,亦未发现严重的放射损伤。结论鼻咽癌复发行伽玛刀治疗时有针对性地实施适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放射副反应,对其疾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吕志倩 《北方药学》2015,12(12):56-57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老年鼻咽癌放疗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7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将3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对症处理加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另外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对症处理治疗放疗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劳动力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两组白细胞下降、唇角干裂、呕吐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鼻咽癌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有一定疗效,能够提升其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岩舒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舒注射液是由纯中药制成的抗癌新药,报告了以其辅助化疗的100例不同细胞病理类型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同时与常规治疗组各细胞病理类型的102例肺癌作对照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相近(P>0.05),由于中西医结合的互补或/和协同作用,不但提高了疗效,不增加甚或减轻了毒副反应,可能还具有防止肿瘤复发和抗转移的作用,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安定是一种多功能的镇静药,具有抗焦虑、抗癫痫、松弛肌肉和诱导睡眠等作用。但是,安定的药物毒副反应,却往往鲜为人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诺维本静脉双路化疗治疗晚期NSCLC32例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32例晚期NSCLC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诺维本静脉双路化疗2-3个周期,评介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32例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RR)为68.8%(22/32)。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诺维本静脉双路化疗治疗晚期NSCLC具有毒副反应小、近期疗效高的特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