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1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感染灶面积均大于8mm直径。术中彻底切除病灶组织,用冷冻保存角膜材料行板层移植。结果12例(12眼)术后均有效控制了感染,观察半年,未见复发。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板层角膜移植可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2.
FK506滴眼液联合角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FK506滴眼液联合角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FK506滴眼液联合角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吞蚀性角膜溃疡患者9例(15只眼),对其中角膜溃疡<2个象限角膜缘的2只眼,采用局部滴用0.1%,FD506滴眼液:角膜溃疡>2个象限角膜缘的13只眼中,12只眼行球结膜切除及板层角膜移植术,1只眼因角膜溃疡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待术眼角膜上皮愈合后,局部滴用0.1%,FK506滴眼液,观察其疗效,同时对术中获取的角膜,结膜组织及房水,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0.1%,FK506滴眼液在角膜,结膜组织及房水中的含量,对照组为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0.1%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的12例复发性吞蚀性角膜溃疡患者。结果:滴用0.1% FK506滴眼液后,角膜和结膜组织中FK506的含量为30-350ng/g,房水中未检测出FK506。9例(15只眼)吞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滴用0.1%,FD506滴眼液或联合角膜移植术治疗后,角膜溃疡均愈合,随访观察12-17个月,角膜溃疡无复发。视力提高>2行者5只眼,对照组中,有7只眼的角膜溃疡复发,结论:局部应用0.1% FK506滴眼液联合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吞蚀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15例(16眼),术后辅以地塞米松及环孢霉素A眼液局部治疗,观察羊膜植片生长情况、视力及病情有无复发。术后随访10~18(平均12)月。结果15例(16眼)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术后均未见角膜病变复发,羊膜植片生长良好,未见脱落及溶解,无新生血管长入,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防止病变复发。  相似文献   

4.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临床总结应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深及角膜后板层的角膜斑翳,角膜溃疡,边缘性角膜变性以及格子样角膜营养不良的治疗效果,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方法总结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深圳市眼科医院住院行深板层角膜移植的患者共14例(18只眼),其中圆锥角膜2例,(病毒性)角膜斑翳2例,(细菌性)角膜斑翳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细菌性角膜溃疡3例,边缘性角膜变性3例(5只眼),格子样角膜营养不良2例(4只眼)。记录术后半年复诊视力及角膜曲率,并统计角膜移植并发症的发生。综合评估该手术的临床适应症。结果有2例发生排斥反应,其中1例为病毒性角膜斑翳,1例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有3例原发病复发,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1例病毒性角膜溃疡。术后视力半年时查0.5以上的有13例,0.1以上的有2例,0.1以下的有3例。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对治疗未及角膜后弹力层的病变有效,但在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及病毒性角膜斑翳的治疗效果差,易发生原发病的复发及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起病急、发展迅猛、后果严重的眼病 ,常因炎症难以控制、角膜穿孔而失明。为了进一步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从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11月筛选出 3例 3眼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 ,将其实施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治疗过程以及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取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11月经临床与细菌学确诊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 3例 3眼 ,其中男性 1例 ,女性 2例 ,平均年龄 3 0 3岁 ,平均随访 16个月 ,1例随访 3个月。致病原因系角膜外伤后感染 2眼 ,角膜接触镜损伤后感染 1眼。 3眼均发现直径 >8 0mm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原因所致角膜缺损行板层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探讨板层角膜移植在眼科急诊中的应用。方法7例(7眼)系因角膜异物剔出、角膜溃疡穿孔及严重的角膜穿孔伤等不同原因引起组织缺损者,缺损直径2mm以内,均急诊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随访3月以上。结果7例(7眼)角膜穿孔均获良好愈合,术后前房形成良好,角膜透明。结论角膜组织缺损急诊手术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羊膜移植及角膜板层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进  蒋沁  袁南荣 《眼科新进展》2001,21(5):350-351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及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作用。方法 对12例14眼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按照溃疡的大小与程度分别进行单纯羊膜移植或羊膜和板层角膜同时移植术。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除1例溃疡复发外,余均无溃疡复发和移植片排斥反应。结论 羊膜是重建眼表的理想材料,球结膜和坏死组织去除联合羊膜和角膜板层移植术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术后1%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9例10只眼,术中根据溃疡侵犯角膜的形态切除病变角膜组织及邻近的球结膜和筋膜组织,按照植床的形态制作之相吻合的板层移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术,术后应用1%环孢霉素A滴眼6-8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5年,未见复发病例,术后6个月,与术前视力比较,大部分病例视力不变或提高。结论: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术后应用1%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效果肯定,只要植片与植床吻合,疑线松紧适宜,不会导致明显和光而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12只眼应用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术,8只眼进行结膜瓣遮盖术。结果板层角膜移植术组疗效明显优于结膜瓣遮盖组,12只眼角膜穿孔均得到控制。结论在没有新鲜角膜材料的情况下,应用冷冻的角膜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患者做板层角膜移植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过去对许多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病如角膜肿瘤、反复再发的胬肉、睑球粘连、角膜变性、角膜瘘、角膜化学腐蚀伤和热伤等症用角膜移植治疗有的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对一些严重的角膜炎症如蚕蚀性角膜溃疡和严重角膜化脓感染等应用角膜移植治疗也获得较好的效果。治疗性角膜移植术以治疗原发病为目的,也要考虑光学效果,或为光学角膜移植术创造条件。在方法上可做全层移植或板层移植。在决定术式时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尽可能全部切除病灶;②尽可能不损伤健康角膜;③防止术后并发症。板层角膜移植术操作简单,只要具备一般内眼  相似文献   

11.
角膜板层移植联合层间填垫术治疗溃疡性角膜穿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角膜板层移植联合层间填垫术治疗溃疡性角膜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角膜溃疡穿孔患者行垫片封闭穿孔口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所有患者植片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未发现层间积液、虹膜前粘连、继发青光眼和继发感染。视力19眼提高,2眼下降。结论角膜板层移植联合层间填垫术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应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和山东省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难冶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其中感染及外伤性角膜溃疡10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16眼,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4眼。30眼中,出现角膜溃疡穿孔9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合并穿孔者术中行双层结膜瓣遮盖或重缝植片,术后针对原发病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结果27例27眼患者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3眼术后结膜瓣回退,再次行结膜瓣遮盖加睑裂缝合术,1眼溃疡修复;1眼结膜瓣再次脱落,改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眼反复行结膜瓣遮盖术3次,最终角膜植片完全自溶。28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作为应急方法治疗角膜穿孔、控制炎症.从而保存眼球,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眼科新进展2.007;27(3):204-207]  相似文献   

13.
板层角膜移植时间对角膜碱烧伤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eng XF  Feng KX  Li B  Yang JZ  Ge JJ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3):160-164
目的 通过动物角膜碱烧伤模型,观察烧伤后不同时期和烧伤后不同时间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新西兰白兔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组织病理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制作单侧眼角膜中央部中度碱烧伤模型并完全随机分为5组:烧伤组、早期移植组两组(即3d移植组、7d移植组)、中晚期移植组两组(即2周移植组、5周移植组)。制备正常及碱烧伤角膜蛋白提取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每组兔不同时期血清抗角膜变性蛋白抗体水平,并取不同时期的角膜做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角膜碱烧伤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2周时升高明显,5~6周达高峰,之后下降,8周时再次烧伤对侧眼角膜,抗体生成明显。早期移植组抗体升高不显著,而中晚期移植组抗体变化趋势与烧伤组基本相似。光、电镜结果显示:移植组与烧伤组比较,上皮愈合好,基质纤维排列整齐,炎细胞浸润轻,新生血管少;早期移植组比晚期移植组恢复更好。结论 早期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可阻断机体针对碱烧伤后角膜变性蛋白的体液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角膜塑形术致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Lü L  Zou L  Wang R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6):443-446,T002
目的分析总结16例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K)镜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绿脓杆菌、真菌和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过程、治疗经过及转归.方法根据感染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用微生物学方法对16例行OK镜治疗致角膜溃疡患者进行检测,采取不同的敏感药物治疗,对9例角膜感染严重、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或濒于穿孔的患者,行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总结并分析其临床转归及治疗效果.结果 16例中,角膜刮片细长杆菌7例,棘阿米巴7例,真菌1例,未检出1例.角膜溃疡刮片培养铜绿假单胞菌7例,棘阿米巴7例,真菌1例,未检出致病菌者1例.治疗药物治疗7例,板层角膜移植术6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例.治疗后视力>0.1者7例,0.02~0.1者4例, <0.02者5例.结论感染性角膜溃疡是OK治疗近视最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应及时行角膜移植术.虽然最终感染可得以控制,但明显损害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5.
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华  白钢  张莉  王廉  崔燕辉 《眼科》2000,9(2):100-103
探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4例44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29例29只眼,板层角膜移植15例15只眼,33例为8mm以上的大植片角膜移植。结果:41例感染控制并保存了眼球,32全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18例获得0.05以上有用视力,1例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1.0,1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6。3例角膜严重感染者,  相似文献   

16.
郭浩轶  张月琴  颜敏 《眼科研究》2002,20(3):244-244
目的 探讨术中镜检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价值。方法 2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术中板层剖切病灶,并逐层刮片作显微镜真菌检查及组织真菌培养。结果 3例(15%)深层组织镜检见菌丝,改做穿透角膜移植;17例在中层及较深层未检见菌丝,做板层角膜移植,所有病例术后观察4-6个月均未见感染复发,板层角膜移植病例,术后视力提高率达88.2%。植片透明率76.5%。结论 术中镜检对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术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婧  姜黎  沈政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713-1715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CL)是一种二十一世纪初应用于临床的最新的角膜成形技术。以核黄素作为光敏剂应用370nm紫外线对角膜进行局部照射,刺激胶原纤维交联,增加角膜硬度。该技术已经在临床崭露头角,有望成为人们比较熟悉的角膜成型技术如传导性角膜成形术和角膜基质环植入术的辅助治疗手段。这些被称为角膜成形学的治疗或手术技术,可望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治疗以往无法治疗的某些角膜疾病。利用CCL,眼科医生可重塑角膜结构,而不需使用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板层角膜移植术等创伤性技术。用这种方法代替角膜基质环植入术,或与之相结合,可显著提高圆锥角膜的治疗效果。经过几年的苦心研究,CCL的技术方法得到了改进,治疗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用来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同时也为难治性角膜溃疡、角膜变性、术后角膜扩张病等角膜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8.
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临床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并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试验组: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并于术中,术后第3,10d前房注入氟康唑0.1mL(0.05mL 2g/L氟康唑+0.05mL生理盐水)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结果:随访观察3~6mo,对照组复发率11%,试验组均未见复发。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并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感染性角膜溃疡伴有大量前房积脓患者于角膜移植术前行前房冲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手术的角膜溃疡伴有严重前房积脓的患者20例(20只眼),前房积脓均超过3 mm,其中13例患者伴有明显的角膜内皮斑,术前裂隙灯显微镜下病灶边缘难于判断.对20例患者采用前房穿刺冲洗联合穿透或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供体采用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或甘油干燥冷冻保存.对术中与术后并发症、视力、免疫排斥反应等进行观察,随访时间术后6~12个月.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行前房穿刺冲洗联合角膜移植手术,其中11只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9只眼行板层角膜移植.10例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患者采用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的供体角膜,其余10例患者采用甘油脱水冷冻保存的供体角膜.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虹膜出血(1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部分虹膜后粘连(8例)、一过性眼压高(4例)、前房积血(5例),药物治疗均缓解.真菌复发1例,行扩大病灶切除再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感染控制.4例患者发生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3例抗排斥治疗后控制,1例发生植片混浊.至2009年12月最后随访,9例接受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供体患者的植片透明,1例植片水肿混浊;8例接受甘油脱水冷冻保存角膜供体患者的植片透明,2例植片水肿.结论 常规角膜移植前行前房穿刺冲洗,对严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病灶边缘的判断和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