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距骨孤立性骨囊肿1例报告刘好源黄诗河童星杰⒇孤立性骨囊肿发生在距骨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因左踝部酸痛6个月,扭伤后踝部疼痛加重20d于1995年6月26日入院。检查:左踝部无明显肿胀、畸形,左踝内外侧压痛,踝、...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73岁,因右踝肿痛20 d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肿痛,疼痛持续,右踝活动受限。既往房性早搏10年,无饲养宠物史。查体:右踝肿胀,局部压痛,皮肤发红不明显,皮温略升高,浅表静脉无怒张,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右胫骨远端溶骨性病灶,无死骨,无明显骨膜反应(见图1A)。CT显示:胫骨远端骨质破坏(见图1B)。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白蛋白31. 6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损伤中的高位腓骨骨折一例报告─—兼谈Maisonneuve骨折闫明,雍宜民患者男,42岁,入院前5小时自2m高处跳下,左足先着地,落地后感觉左踝部剧痛,逐渐肿胀。落地时足的体位不详。体检:左踝关节肿胀,畸形明显,外踝无压痛,内踝及踝前方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4.
牵伸复位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牵引复位法治疗踝关节扭伤8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7例中男4D例,女47例;年龄16~69岁;右踝42例,左踝45例;外伤史:走路扭伤55例,骑车扭伤13例、运动扭伤19例。根据踝关节扭伤的程度及其症状体征表现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轻型:软组织损伤较轻,仅有外踝局限性肿胀,其范围不超过足背和踝上,皮下无明显青紫(瘀血),疼痛较轻,尚可行走。2.中型:软组织损伤较重,肿胀范围较广泛,皮下明显青紫(瘀血),疼痛剧烈,行走困难,需要拄拐或搀扶才能站立行走。3.重型:踝部软组织受到严重创伤,踝上…  相似文献   

5.
距骨骨内脂肪瘤员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1岁,因右踝关节酸痛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酸痛,行走时明显,休息时能缓解,3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遂来院就诊,无发热、消瘦、夜间痛等.既往体健,右踝关节无明确外伤史.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异常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右踝无畸形,无明显肿胀,无浅表静脉怒张,皮温正常,右踝关节前方压痛,关节活动度正常.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21岁,因左踝及左足跟部红肿、疼痛半年,加重2周于2013年6月19日就诊。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踝及左足跟部肿痛,症状渐进性加剧,于当地医院行消肿、止痛对症治疗,未见明显改善。近2周左踝及左足跟部肿痛加剧明显,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无发热、咯血、盗汗等全身不适症状,否认肺结核及其他结核病史。查体:左足跟外  相似文献   

7.
黄明棣  刘汝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2):931-931,I0024
患者女性,66岁,因胸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不能行走3个月,尿潴溜2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伴双下肢乏力、跛行。以后病情渐进性加重,3个月前不能站立行走。2d前到某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后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并予以腰椎牵引治疗,治疗后胸背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尿潴溜,排便困难。入院时查体:神清,全身皮肤、粘膜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胸椎无后凸畸形.T9-T11压痛及叩击痛明显,脐平面以下触痛觉减退,双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双侧膝、踝腱反射均亢进,双侧踝阵挛及髌阵挛均(+),双侧巴彬斯基征(+)。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2012年11月不慎摔倒后致右踝关节扭伤,出现右踝关节疼痛,休息后缓解,无红肿。2013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发红、肿胀、疼痛,伴行走困难,仅能行走10余米。遂就诊于当地省级医院,行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抗生素、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进一步行右踝关节MRI示"右踝关节骨  相似文献   

9.
踝管综合征是导致足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表现为足部疼痛、感觉异常及局部触痛等.其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踝管容积变小或踝管内容物增多,产生对胫神经的压迫.临床上无明显移位内踝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继发踝管综合征的报道较少,笔者自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此类患者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距骨外侧突应力性骨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距骨外侧突应力性骨折1例报告李岩,佟杰患者,男性,28岁。1993年4月开始练习长跑,每周56~64km,1个月后感到右踝外侧部隐痛,跑跳时加重,曾行局部按摩而疼痛减轻。检查:右踝无肿胀,瘀斑。外踝前下处压痛,足弓完整,右踝背伸20°,跖屈40°,左...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镜检查与镜下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总结踝关节镜检查与镜下手术治疗的结果及经验体会,对38例44个关节的踝关节疾病患者施行踝关节镜检查与镜下手术。术后关节功能:优,31个踝(70.4%);良,7个踝(15.9%);一般,5个踝(11.4%);差,1个踝(2.3%)。无血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踝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广,经关节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趾长屈肌低位肌腹致踝管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4岁,因左内踝下包块伴局部酸困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时左踝内侧疼痛、酸困,发现左内踝下一突起包块,不伴有发热、寒战及盗汗,自己局部涂用活血化瘀药物,效果不佳,既往无外伤史。查体:左内踝下1cm处见一略突起包块,局部皮肤无发红及色素沉着,浅表未见静脉怒张,皮温不高,未触及明显搏动,质地较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35岁,以"左踝关节疼痛肿胀伴功能受限27个月,进行性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伴功能受限,夜间疼痛明显,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非特异性滑膜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60 mg每日口服,7 d后左踝关节疼痛得到缓解,回归日常生活。近2个月左踝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并且影响运动及生活,疼痛呈钝痛,行走及运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4岁,因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致右踝部扭伤,右踝肿痛、活动受限而来我院就诊。患者踝部肿胀、压痛明显、活动障碍,可扪及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正常,趾端血供好。侧位X线片显示:右胫骨远端骨骺骨折,骨块累及关节面,分离并旋转移位(图1)。诊断:右胫骨远端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动和被动踝泵运动量化管理对高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提高高龄患者踝泵运动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选取老年科住院的高龄患者20例,借鉴国内外文献制定适合高龄患者的踝泵运动量化管理方案并录制口令视频,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及被动踝泵运动。 结果 干预2个月,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被动踝泵运动后0 min和5 min,腘静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与主动踝泵运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动后10 min和15 min两种运动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被动踝泵运动后不同时间点腘静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与静息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主动踝泵运动后仅运动后0 min与静息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效果不佳,而辅助进行量化管理的被动踝泵运动能有效促进其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6.
游开发 《中国骨伤》1999,12(2):13-13
××,女性,22岁,因左踝肿痛3年于1991年8月1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病因出现间歇性左踝疼痛,肿胀,行走不便,多在天气变化时出现,经外贴“麝香止痛膏”等能缓解。近半年肿痛症状加剧,经治疗无法缓解而就诊。检查:左踝关节前内侧明显肿胀,内踝前下触及一...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选择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的踝关节骨折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伤后到治疗时间平均7.5h。随访时间1~8年。结果:运用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Mazur,1979),Weber-DenisA型187例,手法治疗优良率92%,手术治疗优良率95%;Weber-Denis B型207例,外踝远端骨折线在踝线下双踝、三踝手法治疗优良率78%,手术治疗优良率86.9%;外踝远端骨折线在踝线上双踝、三踝手法治疗优良率52%,手术治疗优良率85.2%;Webei-Denisc型106例,手法治疗优良率30%,手术治疗优良率83.9%。结论:①踝关节骨折中腓骨的解剖复位和下胫腓联合的复位是治疗的关键。②手法复位治疗的成功率与外踝的骨折移位位置和下胫腓联合的完整有很大的关系。③Weber-Denis A骨折和Weber-Denis B中外踝远端骨折线在踝线下双踝、三踝手法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在踝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内踝部位缺损6例,踝前区缺损3例。缺损面积5 cm×4 cm~10 cm×8 cm。结果所有皮瓣和供瓣区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皮瓣色泽好,质地柔软,有保护性感觉。患者穿鞋行走正常,无明显疼痛。结论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踝周中小面积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3岁。在浴室滑倒,见左足偏向后内侧,疼痛剧烈,不能站立。急诊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以左三踝骨折脱位收住院。夹板钢托外固定处出现左足乌紫、肿胀,立即松开外固定物,见左足、踝及小腿下段明显肿胀,皮肤触之有明显紧绷感,其中以足踝部张力最高,足部皮肤感觉较健侧明显麻木,浅感觉和复合感觉障碍,左足皮温明显降低,可扪及骨擦音,左踝部压痛,足趾不能活动,胫后动脉未扪及搏动,足背动脉可扪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踝臂指数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完善实验室检查,以X线片(双手正位、骨盆平片、腹部侧位片、胸部正侧位片)评价血管钙化情况,无创性全自动动脉测量仪检查踝臂指数。以t检验及相关分析了解踝臂指数与血管钙化的关系。结果:踝臂指数单因素分析中,踝臂指数在血管钙化评分总分≥3分组明显低于血管钙化总评分3分组,髂动脉、股动脉、尺动脉钙化组ABI值低于无钙化组。双变量相关分析中,踝臂指数均与骨盆平片钙化评分、血管钙化评分总分负相关。以上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臂指数与血管钙化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踝臂指数的减少对中动脉钙化的评估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