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化妆品可保护人的皮肤,清洁美化人的容貌,使人们更具有魅力和丰彩。但化妆品大部分是化学物质,因成分各异可引起各种变态反应。 1.刺激性皮炎因化妆品刺激性强,仅接触一次即发病者称急性接触性皮炎。见于某些烫发液等。发病时有剧烈的烧灼感、疼痛。炎症仅限于接触部位。局部有红斑、水肿、大水疱等改变。如刺激性弱,反复接触  相似文献   

2.
在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是接触性皮炎。根据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刺激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皮炎。前者是因皮肤接触了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物质如强酸、强硷而引起。其发病机制是机体对刺激性物质的反应,防护措施较为单纯。对于变态反应性皮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原囚也多种多样,从而给变态反应性皮炎的防护带来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混合纤维粉尘引起工人皮炎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罗湖区卫生防疫站(贝丽南路,518020)张佐英混合纤维具有致敏性及刺激性,可以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变。本文报道的是一间打毛厂由于缺乏防护而引起的14名工人发生急性、亚急性皮炎的报告。一、现场调查某打毛...  相似文献   

4.
正您曾经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吗?经过草丛或树林时,不明花草划过造成皮肤不明原因的抓痒?还是其他不明原因的皮肤痒痛?小心,这有可能是接触性皮炎在作怪!接触性皮炎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为刺激性的接触性皮炎,二为身体过敏性的接触性皮炎。刺激性的接触皮炎是由某些原因接触而刺激皮肤造成发炎的症状,刺激物一般可分为植物、金属、橡胶、香料、化妆  相似文献   

5.
化妆品可保护人的皮肤,清洁美化人的容貌,使人们更富有魅力。随着现代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化妆美容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化妆品大部分是化学物质,因成分各异可引起各种各样的变态反应。 1.刺激性皮炎:因化妆品刺激性强,仅接触一次即可发病者称为急性接触性皮炎,如某些烫发液  相似文献   

6.
在电子工业中,虽然已经知道有许多职业性刺激和变态反应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但却很少提及焊剂。在电子工业中,使用焊剂既可引起刺激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皮炎比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更为常见。一些焊剂中的一种成份氨乙基乙醇  相似文献   

7.
<正> 毒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又称浅状皮炎(Dermatitis linearis),是一种因接触毒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急性皮炎。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此病发生,且常常引起爆发流行,并已成为一种流行性皮肤  相似文献   

8.
染发性皮炎属接触性皮炎,可分原发性刺激和变态(过敏)反应两种。若第一次染发就发生皮炎,是因受染发剂的刺激而引起的;以前曾用过未发生过不良反应,当再次染发后发生皮炎,多属于对染发剂有过敏(变态)反应。大多数染发性皮炎都是这样引起的。 染发性皮炎对皮肤损害一般无特异性,多数起病急,可在染发当天或几天后出现头皮发红、水肿,甚至发生水疱、大疱、糜烂、溃  相似文献   

9.
化妆品皮炎也称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使用化妆品或油彩等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一组皮肤病,包括雪花膏、祛斑霜、唇膏过敏所致的接触皮 炎、色素沉着斑;使用染发剂后所致的染发皮炎:演员化妆的油彩皮炎、理发师和烫发者接触冷烫精引起的冷烫精皮炎等。  相似文献   

10.
彭兰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53-2453
隐翅虫俗称“飞蚂蚁”。隐翅虫皮炎是人体皮肤接触隐翅虫的体液而引起的一种毒性皮炎,好发于夏秋季。2005年9月12-27日福建省光泽县第一中学发生以条索状水肿性红斑、脓疱、水疱和结痂为主要体征的疾病流行。发病均在初中部.共发病48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证实为一起隐翅虫皮炎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具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主要是由化学因素所致.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多、涉及行业广,在职业性皮肤病中居首位.按发病机制不同又可分为原发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和职业性电光性皮炎.  相似文献   

12.
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是人体皮肤接触隐翅虫的毒液而引起的一种毒性皮炎。隐翅虫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cm,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13.
一些皮肤病患者,常擅自用一些皮肤外用药物。但对于瘙痒症、银屑病进行期、过敏性皮炎、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等,如随意涂抹酒精、碘酒、风油精、皮炎宁酊、无极膏、红花油等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只能止痒一时,而强烈刺激对皮肤会产生损害,反致肌肤不能适应。会表现在擦药部位皮肤潮红,瘙痒剧烈。如果患者非但不停还继续外用,会使皮损逐渐...  相似文献   

14.
烫发剂中的巯基乙酸具有明显的刺激性,而且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是化妆品皮炎的主要致敏原,长期接触含对苯二胺的染发剂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同时染烫发职业接触人群的接触性皮炎、过敏及眼、咽等刺激症状或体征发生率较高,其影响程度与...  相似文献   

15.
镍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斑贴试验在金属过敏等环境与职业性皮炎中的诊断价值,了解镍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110例疑诊为接触性皮炎患者,并对13例硫酸镍(5%)斑贴试验不同时段阳性反应皮肤进行活检。结果 39例接触性皮炎患者对硫酸镍敏感(占35.5%),其中阳性反应皮肤组织学特征为:24h时表皮轻度海绵变性和灶状空泡变性,少许嗜酸性粒细胞外渗;48-72h时表皮和真皮炎症达高峰,主要是CD45RO^ T细胞和CD68^ 巨噬细胞分布于炎症表皮及真皮血管周围。916h-5d时表皮轻度增生,不同细胞成分参与修复过程。结论 硫酸镍是引起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主要接触变应原,镍皮炎病理学改变符合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及斑贴试验对常见环境接触因素在48例手部皮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确诊接触性皮炎7例(14.6%),其中5例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其余41例为可疑接触性皮炎。手部皮炎患者斑贴阳性率偏低(51%);洗涤剂引起或加重患者病情的占41.7%。水引起或加重患者病情的占39.6%;说明刺激因素在手部皮炎中也很重要。可疑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阳性率为46.3%,接触过敏因素在这部分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仍不能忽视。明确斑贴试验阳性结果与疾病的联系是进一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评价两种化妆品原料短期毒理学安全性,探讨测试与评价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以家兔14 d皮肤连续涂抹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评价原料的急性眼刺激性与多次皮肤刺激性;以豚鼠光毒性试验测试豚鼠皮肤一次接触原料,继而暴露于紫外线照射下所引发的皮肤红斑、焦痂和水肿等毒性反应;以体外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原料的致突变性。结果 1号原料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中刺激性;家兔眼刺激试验(不冲洗及30 s冲洗)结果为不可逆眼损伤。将其用维生素E油稀释至20%(v/v)、0.5%(v/v)后,其家兔眼刺激试验(不冲洗)结果为轻刺激性。2号原料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豚鼠皮肤光毒试验、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短期试验测试表明1号化妆品原料有潜在的急性刺激性危害,未发现2号化妆品原料具有强皮肤刺激性、皮肤光毒性和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是指接触外源化合物而导致的皮肤炎性疾患,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ICD是一种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皮肤炎症,而ACD属于T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需要预先致敏才能发生。另外,ICD形态变化广泛,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脱屑和角质形成细胞囊泡化样变,在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裂隙、苔藓化和角化过度。由于这些变化都是非特异性表现,使得ICD通常很难与ACD以及内源性皮炎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起暴发流行隐翅虫皮炎的防治刘木达隐翅虫性皮炎又称线状皮炎,是由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所致的急性毒性皮炎。短时间大量发病在我省尚未见报导,现将我县梅西中学一起暴发流行隐翅虫皮炎的防治报告如下:1临床表现1992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20天时间内,在该...  相似文献   

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有害因素大多属化学性物质,因此,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在化工行业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