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以痰标本居多。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上升迅速,且以ICU为主。结论临床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统计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比较ICU病房与非ICU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差异。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801株,其中ICU病房519株,占64.79%;非ICU病房282株,占35.21%。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胸腹水、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补充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采用WHONET软件对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80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所测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其中对米诺环素耐药率略低,为31.5%。ICU病房来源鲍曼不动杆菌对每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ICU病房,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结论 ICU病房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病房分离株,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控制与监测,临床医师更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布。方法:按NCCLS执行标准对临床分离的9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呈现低耐药水平,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及头孢哌酮耐药率居高不下,环丙沙星耐药率以倍数速度递增;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哌拉西林等其耐药性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性分布较为广泛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Micn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的28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我院2010年比2009年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所增高,且已经出现泛耐药株.结论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高耐药性,临床应规范用药,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感染与定植的监测.为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本院呼吸内科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57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57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研究,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100.0%,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50.0%,但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仅为10.5%,敏感率高达73.7%.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类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共42例(73.6%).临床特征中,基础疾病占比最高,共55例(96.5%),其次为高龄50例(87.7%)和长期住院45例(78.9%).在侵入性操作中占比最高的是机械通气,共20例(35.1%).基础疾病中占比最高的为心脑血管疾病,共44例(77.1%).57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株占49.1%,定植菌株占50.9%.64.9%的患者以病情好转稳定出院,35.1%的患者出现恶化.结论 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基础疾病、高龄与长期住院为呼吸内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把握菌株的感染与定植,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对我院2003~2005三年间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谱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静脉导管、痰、分泌物及胆汁中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达到11.5%~37.5%.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心内科、移植科、胸外科、ICU院内感染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超过50%,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比较敏感.结论: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增加,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且耐药率增加较快,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χ2检验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51例和68例非肿瘤患者发生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对照组)进行易感相关因素、抗生素耐药性情况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与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激素应用和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4种因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其中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等10种抗生素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激素应用和侵入性操作,预防和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分析,为临床感染的防治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自我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包括伤口分泌物、痰、尿等)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科室及对11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用Vitek32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和纸片法检测耐药性.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干部病房、呼吸科感染患者,11种抗生素中仅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8.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在重症监护室,且耐药性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也在不断变迁。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中继发感染,并对常用的抗生素有广泛的耐药性。近年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感染明显增多,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中,其临床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本文分析了10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以期了解其在本地区的耐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
医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对医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肺炎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其次为各种恶件肿瘤.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广泛耐药.结论 针对医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易患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播散及流行.  相似文献   

11.
叶春幸  马真  卓宋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16-117,12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09~2011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情况及其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泌物及尿液。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ICU)病房、呼吸内科和泌尿外科,其他病区有散在分布。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ICU分布最多,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十分严重,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提示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和时间,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4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提供适当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医学科分离的2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分布情况分别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主要为痰液、引流液、血液。痰液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菌株占比5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4.7%和51%,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3%和2.6%。而其他部位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丁胺卡那、替加环素无耐药。结论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由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药性较高,临床需高度重视,而引流液、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严格做好院感防控,才能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004~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4~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比较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7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 7年间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 518株,数量和所占总分离菌数的比例均呈逐年递增趋势。标本类型主要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其中,痰、肺泡灌洗液、咽拭子分别占分离标本的前三位。鲍曼不动杆菌对目前临床上大部分抗生素有较高耐药率,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临床医生需要重视微生物培养,及时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同时医务人员需关注手部清洁和消毒,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4.
马作新  许琰 《中原医刊》2005,32(7):54-55
当前,在我国许多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经常检出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不动杆菌,其中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常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或肺炎。为明确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分析了4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笔者医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烧伤科,占39.8%,其次是ICU和呼吸内科;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67.5%,其次为分泌物,占23.3%;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3.2%,其次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相当严重,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中的重要病原菌,在非发酵菌中,本菌分离阳性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在不动杆菌属中占第一位,该菌对抗生素有明显耐药性,尤其近年来,滥用抗生素,使耐药率和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上升。本文通过23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与耐药性的关系,为防治因鲍曼不动杆菌造成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临床导管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采用刚果红培养基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模式菌株,并观察导管材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结构.结果 刚果红法检测能够形成生物膜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模式菌株阳性率68.0%(17/25);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菌聚集,由纤维素样物质交联,甚至堆积,耐药株发现温和噬菌体.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导管中因产生生物膜,形成屏障导致对抗生素耐药;耐药株菌体表面的温和噬菌体可在耐药性传递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1999~2003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尚保持较低的耐药率(8.6%),对头孢三代抗生素的耐药率大多30%~40%,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在4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96例临床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分别为0.48%和0.52%;感染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18.58%)、急诊科(18.24%)及呼吸内科(14.53%)。有182株(61.49%)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包括痰液及气管切开分泌物);合并基础疾病≥3种97例,190例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119例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86.49%;其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率为86.15%;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发生率分别为30.74%(91/296)和10.81%(32/2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应警惕及避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3年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颖鹏  陈冬梅  叶曼曼  姜傥 《广东医学》2005,26(10):1373-1374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将我院2002~2004年分离出的30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U),且主要来自痰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氨曲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却逐年下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应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切断耐药株的播散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