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晚期复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胶囊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术后复发性肝癌及治疗后肝内复发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4例)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胶囊,对照组(34例)予以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直径<3cm、3~5cm者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再次肝动脉栓塞化疗的间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直径<3cm、3~5cm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cm者在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改善等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及肾功能改变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白细胞的计数减较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中晚期复发性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尤其是对肿瘤直径<3cm及3~5cm的小肝癌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 8例肝癌患者共 33个瘤灶 ,中等大小肿瘤 (3~ 5cm) 9个 ,大肿瘤 (>5 .1cm) 2 4个。射频消融术后 2~ 8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采用术后 1月增强CT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 RFA术后CT扫描见治疗区仍有残留癌灶。TACE后CT扫描见大部分残留癌灶碘油沉积良好。 2 0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 2 5例临床随访 ,累计生存率 >1年 88.0 % ,>2年 72 .0 %。结论 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价值.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间10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分别行肝动脉栓塞化疗(51例)或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52例).结果: 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肿瘤缩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能明显提高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125碘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对术后复发和病人生存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原发肝癌患者,去除肝门部大血管旁及胆管、胆囊旁射频消融禁忌症,不适消融治疗病例,随机分成2组,30例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30例TACE+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行肿瘤体积、血AFP值、血常规、肝功能指标、肝区疼痛、肿瘤复发、随访生存期对比。结果与射频消融治疗组相比,粒子植入治疗组术后累积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325 P=0.022);术后疼痛明显减少(χ?=7.68 P=0.012);术后累积生存率及术中出血无统计学差异(χ2=1.765 P=0.184);两组均未见胆漏、腹腔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较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原发性肝癌适应症更为宽广,疗效更为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就治和随访的58例第一次手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再手术组和消融栓塞组,比较1,3年生存率。结果:再手术组23例,均行根治性局部切除加肝动脉化疗泵植入术,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泵行化疗栓塞。消融栓塞组35例,均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加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再手术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2.6%,均显著高于消融栓塞组的82.9%和45.7%。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如条件适宜,掌握好手术时机,再次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肝癌患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追踪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对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8.3%,8.3%.结论 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纯手术切除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共65例小肝癌病人临床资料。65例中30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35例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9,P=0.036)。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组术后1、2、3年复发率为6.7%、13.3%、23.3%,手术组术后1、2、3年复发率为11.4%、17.1%、31.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5,P=0.495)。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组术后1、2、3年总生存率为93.3%、80.0%、60.0%,手术组术后1、2、3年总生存率为91.4%、77.1%、57.1%,两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8,P=0.78)。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确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可考虑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9.
内镜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分析;肝叶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专家笔谈;肝移植时代如何看待门静脉高压症的断流手术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5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RFA)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技术治疗肝癌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0年3月至2003年8月期间应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技术治疗肝癌患者54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46例,女8例;年龄34~66岁,平均43.3岁。原发性肝癌6例(11.1%),肝癌切除术后复发46例(85.2%),胃癌术后和卵巢癌术后肝转移各1例(1.85%),肿块直径<5cm者,共48例(88.9%),直径>5cm者6例(11.1%),单发结节45例(83.3%),1个以上结节者9例(16.7%)。2.治疗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RF120型号射频治疗仪于B超引导下将8个钩状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追踪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观察对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8.3%,8.3%。结论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93例肝癌患者的治疗经过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42例(冷循环微波组)、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51例(射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差异。结果:冷循环微波组患者的缓解率78.57%、AFP转阴率80.95%,明显高于射频组的56.86%、60.7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循环微波组与射频组的总有效率、术后1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3年冷循环微波组生存率分别为73.81、33.33%均明显高于射频组的50.98%、15.69%(P0.05);冷循环微波组与射频组的发热、白细胞降低、肝肾功损害、肝区疼痛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对于缓解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均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随访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15例患者实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3.75%(15/16)。完全消融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19.35个月。16例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为44.62个月,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8.23%、66.65%及33.18%。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血管介入治疗是肝癌介入治疗应用最早、使用范围最广的微创治疗技术,包括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改良的肝动脉栓塞术、肝动脉灌注化疗以及门静脉、肝静脉癌栓腔内治疗。掌握好肝癌血管介入的个体化治疗能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治疗肝动脉栓塞的新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尽管血管介入临床疗效显著,但仍须结合病人情况联合非血管介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收集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42例(观察组),并筛选同期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42例(对照组)。比较2组1、2、3年存活率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肿瘤影像学的改变。观察组患者肿瘤及门静脉癌栓坏死、缩小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AFP降至正常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且观察组患者1、2、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6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7例行肝切除联合脾切除,7例行单纯肝切除,43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脾动脉栓塞。结果 肝切除联合脾切除组术后30d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单纯肝切除组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加重,其中6例于术后3~7个月分别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脾动脉栓塞组治疗后30 d 79%(34/43)的病例脾功能亢进症状改善,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处理应争取行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如肝癌不能切除,则应争取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原发性肝癌124例,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两次TACE,观察组先行TACE,再次行RFA。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23.6%、部分缓解率为25.7%、稳定率为2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62.1%、36.7%,对照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8.9%、45.2%、21.4%,两组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2例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第一组,共92个病灶)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77例(第二组,共85个病灶)采用单纯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第一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85.2%、78.7%和87.5%、73.1%、65.7%;而第二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2%,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81.3%、72.3%和83.6%、68.7%、57.8%.两组间肿瘤完全坏死率,1年、3年、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单纯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方法疗效相近,对于小肝细胞癌而言,单纯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3例,其中53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组),30例行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栓塞组患者 6、12、24、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7.8%、85.2%、45.8%、4.4%,均高于对照组(37.6%、5.3%、0、0. P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化疗灌注术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39)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对照组(n=36)采用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比较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变化值及1、2、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值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有望作为明胶海绵颗粒的替代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