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出现心慌、头晕、乏力、健忘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加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4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黄连温胆汤治疗复杂性缓慢性心律失常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心率缓慢为特征,临床上常见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眼花、体倦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在临床上,缓慢性心律失常还常伴有频发早搏,致使这些复杂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在药物治疗上更加困难重重.笔者近年来不再拘泥于大温大补的中医治法,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复杂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窦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为基本类型.初期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伴各种心律失常,严重的可发生心、脑、肾等供血不足症状,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和猝死.笔者2000-2008年运用参附汤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窦性心动过缓从五脏论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元玖 《中医杂志》2004,45(8):574-575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轻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黑蒙晕厥、神疲乏力等症.笔者在临床上从五脏论治,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病窦综合症(S.S.S),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及各类心肌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有些患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常出现心、脑、肾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严重者发生阿——斯综合症。心电图上最常见的表现由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和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各类窦房传导阻滞及窦性停抟等。目前本病西医主要以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及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某些药品  相似文献   

6.
李文瑞治疗心动过缓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动过缓临床常继发于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缓慢型)等疾病.卫生部北京医院李文瑞老师临证擅于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心动过缓,现举案例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拟参茸附子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震  李蜜蜂 《光明中医》2006,21(12):79-7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常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心电图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及慢快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8.
钟志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61-1862
目的观察竹叶石膏汤加减对流行性出血热伴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比较两组心悸、胸闷、心率、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心率提高,心电图变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率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疗法对治疗出血热性伴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9.
补骨脂治疗心动过缓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动过缓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原因较多.笔者采用中医辨证,重用中药补骨脂治疗心动过缓取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治疗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8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本组均以心悸、胸闷、周身乏力而来诊.查: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缓.心率均<60次/分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间歇性Ⅰ度房室传导沮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Ⅰ度房室传滞4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早2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不完全患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治疗颅脑创伤致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75例颅脑创伤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及对照组(阿托品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脉搏、 瞳孔、神志、呼吸、血压及一般情况;结果 :1、治疗组在纠正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予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治疗组对瞳孔干扰较对照组小,3、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头痛、烦躁、口干、视物模糊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仅少数出现口干,而无其余症状;结论:生脉注射液能纠正颅脑创伤致心动过缓,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使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肝肾功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缓解,动态心电图显示平均心率、最慢心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保元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价值.方法 对58例患者运用保元汤加味进行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其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心电图总有效率87.9%,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3.1%.结论 运用保元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仇军 《北京中医药》2012,31(12):921-922
目的 观察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组43例与阿托品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将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作观察指标.结果 2种药物对窦性心动过缓均有疗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阿托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81%,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方法在提高心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方治疗非器质性窦性心动过缓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心率减慢为特征,可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一类心血管疾病[1],多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头晕头昏,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出现黑朦、意识障碍、昏厥,甚至出现Adams-Stokes综合征导致猝死[2]。现代医学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阿托品、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来暂时提高心率,但远期疗效不佳,且毒副作用多,易发生新的快速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5.
窦性心动过缓是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耿乃志教授认为该病首要病机为少阴心肾阳虚,致病因素为寒凝、血瘀、水停,治疗时宜先扶其阳,而后通其滞,阴平阳秘,则心乃自安,运用复心脉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力专效著。该文分享耿乃志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宝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科门诊治疗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宁心宝治疗;治疗组68例,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宝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和24小时平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宝治疗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单纯应用宁心宝治疗的对照组。结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宝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平均心率,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人参、麦冬、五味子、桑寄生等)对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动态心电图长期、反复检查均为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4周后均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交叉口服安慰剂和参松养心胶囊4周.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率及心律变异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改善、心率升高,而且SDNN、SDANN、SDANNindex、RMSSD、PNN50及HF值降低,LF及LF/HF值升高,较治疗前或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能存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破坏,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和相对提高交感神经张力来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并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8.
梁蕴瑜  钟言  邹旭 《新中医》2016,48(7):233-234
<正>缓慢型心律失常以心率缓慢为主要特征,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眼花、体倦乏力为其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西药治疗有一定毒副作用,疗效常不令人满意,常用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阿托品)等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安装起搏器是非药物治疗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邹教授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善用古方,继承邓老"五脏相关"理论,精于临  相似文献   

19.
窦性心动过缓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此心律失常尚缺乏理想的药物,且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服用.为了探讨中医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笔者2009-03~2011-03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率低于60次/分以下。虽然可以见于正常人,但临床中有许多是病理性的,平均心率在55次/分以下,如冠心病,心肌炎等,病人常有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晕黑蒙等症状。笔者采用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窦性心动过缓病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