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治的8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予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手术方式为腋下肿块切除术1例,乳腺癌根治术2例,改良根治术4例。7例随访5年。随访期间未行手术治疗1例3月后死亡,行腋下肿块切除1例于术后2年死亡,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器官转移;其余5例患者5年仍存活。结论腋下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对于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应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联合放、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或者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存率,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局部无复发或者远处转移,随访3年90例患者生存,生存率为93.7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近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宇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34-35
目的:总结Ⅱ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的远期效果。方法:63例Ⅱ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31例采用标准根治术。治疗后随访5年。比较2种术式与病人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2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79.6%和77.6%,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Ⅱ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远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入院的11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或)免疫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对治疗结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至2010年6月有29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共死亡47例,病死率为42.7%。不同年龄和肿瘤分期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数目为4-9个的患者、肿瘤大于5cm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肿块大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较大。但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众多,应继续深入研究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率和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行保乳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2例,行局部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除治疗者51例,行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除治疗者31例;化疗方案采取CEF+TEC+TE+NE的不同方案。结果:全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均行保乳根治术;淋巴结转移14例,转移数在1-3枚,转移率17.07%。结论:早期乳腺癌病人接受保乳手术和术后化疗治疗疗效确切,局部和复发转移很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l晦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结合内分泌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内分泌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后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35位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RR51.4%,DCR84.8%。对照组35位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RR25.7%,DCR62.9%。两组患者RR、DCR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瘤体平均体积3.43±1.25cm^3,对照组为5.53-4-2.17cm^3;实验组瘤体平均面积为2.36±0.94cm^2,对照组为4.13±1.49cm^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它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讨乳腺鳞状细胞癌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例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乳腺鳞状细胞癌有关文献资料。结果:乳腺鳞状细胞癌表现类似普通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和化疗,随访2年健在。结论:乳腺鳞状细胞癌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改良术、根治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治疗方案.预后评价不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特点、病理分类、诊治经验,以提高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3年7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男M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10例,平均年龄62岁.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局部皮瓣坏死4例,术后淋巴漏1例.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5例,腺癌、导管内癌各1例.17例MBC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70.58%(12/17),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64.7%(11/17).术后17例均行辅助化疗,5例行局部放疗,ER/PR(+)均行内分泌治疗,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3%.结论:MBC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老年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MBC的主要手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的全身治疗是现阶段男性乳腺癌治疗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0例,术后均行辅助化疗,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均行保乳根治术;淋巴结转移12例,转移数在1~3枚,转移率15.4%;随访3个月~84个月,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保留乳房,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并对其发病特点、诊治情况、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9例男性乳腺癌均采用FNA(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活检确诊后行改良根治术,术后采用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死亡2例。结论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0.5%~1%。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染色对于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对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检出率为88.9%,SLN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7.5%(39/40);灵敏度为87.5%(7/8)。结论:SLN转移情况基本可以反映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辅助治疗Ⅱa期至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Ⅱa期至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2剧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并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结果NACT有效45例(78.95%),其中9例(15.79%)完全缓解。Ⅱa期有效33例,11b期有效12例,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期别与化疗效果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腺癌42.86%(P〈0.05)。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本组患者化疗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术。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同、降低肿瘤的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易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负压引流瓶,对照组术后使用持续电动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总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积液2例,发生率4.65%,皮瓣坏死0例,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13.95(6/43);观察组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真空负压引流瓶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且操作简单、置管及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加减乌梅丸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配合加减乌梅丸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化疗合加减乌梅丸,对照组28例应用单纯化疗方案,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HER-2/neuECD下降水平、KPS评分及中医症状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完全缓解(CR)病例,治疗组部分缓解(PR)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稳定期(S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进展(P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HER-2/neu ECD下降水平(5.80±0.2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94±0.35)ng/L(P〈0.05);治疗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合加减乌梅丸可稳定晚期乳腺癌的病情及改善生活质量、提高KPS评分,同时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ECD水平,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元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元方组口服复元方治疗11天,与对照组对比伤口愈合时间、伤口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天,术后9天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复元方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第3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第8天复元方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明显回升,复元方组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CD4,CD4/CD8比值复元方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复元方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Ⅱ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的远期效果。方法:63例Ⅱ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31例采用标准根治术。治疗后随访5年。比较2种术式与病人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2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79.6%和77.6%,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Ⅱ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与标准根治术远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术后应用CIK和CEA负载DC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化疗和CIK-DC/CEA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随后观察治疗之后的临床反应,并随访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及生存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免疫细胞回输治疗后,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K-DC/CEA细胞免疫治疗胃癌是有一定的近期临床疗效的,可为改善胃癌根治术的预后以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11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情况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TE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37.7%(49/130),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0.9%(57/112),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低表达更为显著,提示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浸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干预,观察其降低复发转移率的有效性。方法对178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复发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中西医结合队列(中医辨证论治+内分泌治疗)与西医队列(内分泌治疗)的复发转移、无病生存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3个因素对乳腺癌术后高危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有影响,是否服用中药是影响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与西医队列比较,中西医结合队列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队列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均明显下降,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队列改善程度更大。中医治疗对于心烦易怒及烘热汗出的疗效显著,自汗及失眠的疗效次之,口干口苦及神疲乏力的改善情况欠佳。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中医辨证治疗可降低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尤其对心烦易怒及烘热汗出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