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颈阔肌肌皮瓣即刻修复面部缺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阔肌肌皮瓣是一种由真皮下血管网供血的随意皮瓣,距离颌面部最近,皮肤颜色与面部相近,质地柔软,薄而无毛,同时临床操作技术要求不高,故是一种较好的即刻修复面部缺损的材料,通过87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设计颈阔肌皮瓣的长宽比例不能超过2:1,皮瓣蒂部术后避免压迫,以保证皮瓣的血运正常。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皮瓣的色泽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2.
SMAS筋膜是近20年来面部微细解剖研究的重大突破。作者根据SMAS在面部分布的特点,设计了SMAS一颈阔肌瓣,在除皱手术中进行加强悬吊固定,起到了减轻术后皮肤所受张力,减少术后皮肤瘢痕的作用。同时,加强了颈阔肌的塑形和面中部软组织的复位,术后有良好的颈部轮廓和鼻唇沟形态。自1993年以来,完成手术2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容貌美的面部软组织层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貌美通过面部软组织的色、形、质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这些由面部软组织的色、形、质构成的感性形式,美也就不存在了。面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构成容貌美的两个要素。面部皮肤薄而感觉敏锐,颌面部血管丰富,有表情肌,表情肌的紧张度不同,可形成各种各样的面容。表情肌由面部神经支配,这些都为在特定情况下表现情感和内心活动奠定了美观的生理学基础。容貌美主要通过面部的自然性因素表现出来,面部的自然性因素是容貌美的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面部软组织可分为六层,即皮肤、皮下脂肪、面浅筋膜、表情肌、面深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给面部整形提供有用的肌皮瓣。方法 在30具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上,将颈阔肌分为四个肌皮区,借助解剖显微镜观察了各区的动脉来源。结果 舌骨上肌皮区的血供主要靠面动脉,另外有颈外动脉、耳后动脉和枕动脉;舌骨下肌皮区由甲状腺上动脉供应;胸锁乳突肌皮区无明显的动脉干,由附近动脉的分支分布于此区;颈外侧肌皮区主要由颈横动脉的分支供应。结论 本研究为面部整形肌皮瓣的来源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解剖36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颈阔肌资料表明,颈阔肌在下颌骨体下缘附近有固定的血管分枝,特别在Ⅲ区,血管出现率为100%。颈阔肌宽大,取材,转移均便利,是一种值得采用的简单、可靠的修复方式。临床曾选用颈阔肌下缘Ⅲ区肌蒂岛状瓣即刻修复颊部肿瘤  相似文献   

6.
在面部的整形外科中,颈阔肌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与落皮层整形术有关的解剖关系已进行了研究,然而,却很少有文章来报道颈阔肌本身,以及它的解剖变异。本文描叙了在尸体解剖过程中检查所见的有关颈阔肌的综合观察结果,关于该肌肉的认识将能给这个部位的手术以较大的安全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头面部主要血管区域皮肤及深层组织血供的解剖学基础研究,为组织瓣移植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外科手术提供了解剖学的基础。熟悉头面部血管区域皮肤、血管解剖位置,面神经的走行方向、分支分布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对于保护面神经及其分支免受损伤非常重要。Whetzel和Mathlest。咱勺研究确定了头面11个主要动脉的皮肤血管区域,本文就近年来头面部11个主要血管区域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面部神经纤维瘤的整形和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面部神经纤维瘤及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整形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面性分析1993年到1999年的11例面部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 11例面部神经纤维瘤中,8例为孤立性面部神经纤维瘤,3例为Ⅰ型,其中2例为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对3例巨大神经纤维瘤,进行肿瘤全切除,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面部整形。其中1例经过手术3次,第1、2次手术失败,第3次手术成功,将肿瘤全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揭示肉眼可见的面部和颈前部皮神经的整体分支分布模式.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12具成年和6具儿童中国人尸体.取下含皮下脂肪的面部和颈前部皮肤标本,行改良的Sihler's染色.结果:解剖发现面部皮肤除了接受三叉神经支配外,还广泛接受面神经的分支支配;颈前部皮肤除了受颈前皮神经支配外,还接受来自穿过肌肉后的神经支配.面部和颈前部标本Sihler's染色后,大体解剖不能展示的皮神经整体分支分布模式肉眼可见.每条皮神经的走行、树枝样的神经分支及分布范围清晰可见.面神经分支与三叉神经分支在额颞交界区、眶下区和颏区等处形成广泛交通.在中线处,左右侧的神经支间存在交通.颈横神经与锁骨上神经分布范围相对较大,两者间也有交通,颈横神经还支配到下唇区.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颌面外科、整形与美容术免于皮神经损伤,感觉重建的选材匹配,以及局部麻醉阻滞等提供形态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一侧面部不自主地阵发性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常从眼轮匝肌抽搐起病,向鼻周、口周肌肉和颈阔肌发展,发作时眼裂不能开大,面部紧缩,口角上提而出现一种怪异面相,使患者长期处于难以言状的精神痛苦之中。  相似文献   

11.
人骨盆标本中直肠侧韧带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ng JB  Li XM  Zhang WD  Dai Y  He QS  Jiang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5):2475-2478
目的确定直肠侧韧带的解剖位置和构成及与直肠中动脉、盆丛的关系。方法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技术,解剖58例沿正中矢状面切开的人半骨盆标本,确认直肠侧韧带,测量侧韧带中点距骶骨岬和尾骨尖的距离,将侧韧带横行切断行病理学检查。解剖盆丛和直肠中动脉,明确二者与侧韧带的关系。结果 58例半骨盆均可解剖出侧韧带。侧韧带自第二、三、四骶骨前缘的外侧部分发出,连于直肠及其系膜中1/3的后外侧。右侧侧韧带的中点距骶骨岬的距离为(8.3±1.6)cm,左侧为(8.4±1.4)cm;右侧侧韧带中点距尾骨尖的距离为(5.2±1.4)cm,左侧为(5.0±1.3)cm。右侧侧韧带的宽度(头肛径)为(3.2±0.4)cm,左侧为(3.1±0.4)cm。组织学检查,侧韧带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主要成分为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血管、神经束等。半骨盆中发现直肠中动脉者占83%(48/58),该动脉穿经侧韧带者47%(27/58)。以盆丛为界,可将侧韧带分为内外两部分,外侧包括髂血管的分支,内侧包括盆丛发出的直肠支和直肠中动脉的内侧部分。结论直肠侧韧带是一个明确的解剖结构,主要由桥接于直肠及其系膜后外侧和第二、三、四骶骨体外侧部分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侧韧带距尾骨尖的距离小于距骶骨岬的距离。侧韧带中含有盆丛及其直肠支、直肠中动脉或其分支,是血管和神经进入直肠和淋巴自低位直肠流向髂血管周围淋巴结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正> 齿状韧带是附着于脊髓侧面和硬膜内面之间的薄层纵隔膜,有固定脊髓的作用。在临床上,齿状韧带是脊髓丘脑侧束切断术的重要标志。在某些病理过程中和在脊髓造影时,齿状韧带也有一定意义,已被人们重视。 但是,关于齿状韧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作用的叙述,一般教科书上只是寥寥几句,  相似文献   

13.
徐立军  毕树雄 《医学综述》2011,17(18):2786-278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叉韧带断裂后手术重建次数显著增加,使用自体组织量十分有限,因此重建物的选择成为骨科的一个热点问题。同种异体韧带组织成为可选择的移植材料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同种异体膝交叉韧带重建材料做了大量研究,在组织的采取和保存、移植后的实验效果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现就目前同种异体膝交叉韧带重建材料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在低场MRI中的表现。方法对经临床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37例共38条损伤的侧副韧带进行回顾性MRI观察分析。结果38条侧副韧带损伤中,单纯胫侧副韧带28条,单纯腓侧副韧带8条,两侧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2条。I级侧副韧带损伤20条,其中胫侧副韧带15条,腓侧副韧带5条;II级侧副韧带损伤12条,其中胫侧副韧带10条,腓侧副韧带2条;Ill级侧副韧带损伤6条,其中胫侧副韧带3条,腓侧副韧带1条,双侧副韧带1例2条。并发关节积液2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6条,后交叉韧带损伤4条,半月板损伤5个,骨挫伤及骨折2例。韧带损伤MRI表现为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模糊,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信号增高。结论低场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侧副韧带解剖结构、准确诊断侧副韧带损伤及损伤程度、发现多种并发症,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理想的非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冰冻断层切片技术,将30例侧踝、距下关节制成4个方位(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斜横断位)的薄层断层标本,观察各韧带在各方位上的出现范围及其附着、走行与毗邻关系。结果 当足呈自然放松位时,距腓前韧带在横断位,跟腓韧带在斜横断位,距腓后韧带在冠状位,颈韧带在冠状位,距跟骨间韧带在矢状位断面上,为最佳观测方位,并提出了各韧带在断面上的辨认标志。结论 依据辨认标志和选择合适的观测方位有助于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在断面标本上的观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分级。方法采用Marconi eclipse 1.5T超导磁共振,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56例64条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结果56例膝关节64条侧副韧带损伤,单纯胫侧副韧带损伤32条,单纯腓侧副韧带16条,双侧同时损伤8例16条。Ⅰ级损伤30条,Ⅱ级损伤22条,Ⅲ级损伤12条。42例(75%)出现并发症,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16条,后交叉韧带损伤10条,半月板损伤25个,骨挫伤和骨折16例,关节腔积液32例。结论MRI能准确判断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是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韧带的形态学基础,分析踝关节易运动损伤的解剖学原因,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成人尸体下肢37例,将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完整、准确、清晰地暴露,观察韧带走行、分支及起止点。采用具有良好韧性的细金属丝,沿韧带的走行方向紧贴于韧带的表面,在细金属丝上于韧带起止点处做标记,用分规卡于2标记点。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测量内外侧韧带的长度和最宽处宽度。结果37例标本中14例距腓前韧带与教科书中描述有异。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条状分布,1条起于外踝前缘,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另1条起自外踝前缘稍下,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紧靠距骨外踝关节面前下方,位于上1条韧带的下方。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平均长度分别为(34.34±3.36)mm、(30.82±5.20)mm、(31.02±3.85)mm和(31.22±3.69)mm;最宽处平均宽度分别为(28.90±4.53)mm、(9.18±3.90)mm、(8.59±2.77)mm和(5.29±1.64)mm。变异的距腓前韧带上方韧带平均长度为(28.71±3.23)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6.63±0.95)mm;其下方韧带平均长度为(18.03±2.94)mm;最宽处平均宽度为(4.78±1.46)mm。结论距腓前韧带是踝关节运动损伤中最易损伤的韧带,应加以重视和保护。变异的距腓前韧带对踝关节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为临床对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在对踝关节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其变异的可能性,慎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手术修补方案,避免发生意外的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膝关节韧带的MR I正常解剖与损伤的对比研究,为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膝关节韧带损伤病人,观察膝关节的MR I正常解剖,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冠状位可清楚显示内、外侧副韧带;W risberg韧带;矢状位可清楚显示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伤MR I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肿胀增粗,信号增高,T1W I呈低或中等信号,T2W I呈高信号;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伤MR I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肿胀;部分撕裂伤表现为局部肿胀增粗,信号增高。结论:MR I可以清晰显示膝关节韧带正常解剖及损伤的异常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提供充分信息,应作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宫颈癌Ⅲ类扩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进行改进,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5月,196例宫颈癌ⅠB期及ⅡA期患者,按改进的Ⅲ类扩大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称为实验组。1994年6月至1999年5月,176例宫颈癌ⅠB期及ⅡA期患者,按常规的Ⅲ类扩大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称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人均输血量及泌尿道并发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和人均输血量减少(P均<0.01);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2.96%及51.13%,差异有显著性(P<0.01);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8.16%及16.7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Ⅲ类扩大子宫切除术手术技术技巧的改进是有效的,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侧副韧带的超声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方法。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探测70例正常成人踝关节韧带,包括胫舟、胫距前、胫跟、距腓前、跟腓、胫距后、距腓后韧带的超声图像、厚度及宽度。结果踝关节各侧副韧带厚度男女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显示各部分侧副韧带。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作为诊断踝关节各侧副韧带损伤的首选,是一种无创、价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