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118例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0月至2000年12月间,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病人1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髋臼骨折为高能量损伤所致,是一种复杂而多样的骨折。对于移位的髋臼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对于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所遭受的暴力往往更大,骨折移位更明显,髋臼极不稳定,手术治疗是获得功能恢复的最佳手段。自1997年5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移位髋臼骨折52例,其中28例为波及双柱的髋臼骨折,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3年1月-1999年6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59例,均经切开复位、“AO”T型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1年-5年,共47例,优良率89.36%。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当考虑手术治疗。MRI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价骨折区域的整体情况;必须早期处理受损软组织;在手术中,压缩的骨折块应整块上抬复位,而钢板与螺钉的置入方法相当重要,其它稳定结构应予修复并于术后早期作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手术的近期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1998年6月~2002年6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手术158例,在取得较好手术效果的同时,发生了28例次手术并发症,现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口服洗肠散在结直肠手术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洗肠散在结直肠手术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沙文李庆蕊沙元春自1993年1月~1996年10月,我们自制口服洗肠散用于结肠镜检查及术前肠道准备,临床应用10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处方及用法11处方氯化钠1842g,氯化钾045g,碳酸氢钠8?..  相似文献   

6.
胸腰椎骨折鲁克手术失败的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至1997年,我们收治了15例胸腰椎骨折在外院行Luque手术内固定失败的病人,术后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经影像检查证实椎管前方仍有骨性物压迫,部分病人存在脊柱不稳定。我们采用了椎体部分切除、椎管前方减压、髂骨植骨、椎体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巨大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1999年6月收治83例巨大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巨大甲状腺肿瘤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良性肿瘤56例.恶性肿瘤27例;8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0年,其中良性病变56例均存活无复发,恶性病变27例5年生存率达96%(26/27),10年生存率达88%(24/27)。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力求术野清楚,操作细柔,防止意外出血,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对于直径1—1.5cm的切口,为防止疝发生,通常需要缝合腹膜及鞘膜层。由于切口较小和(或)患者腹壁较厚及内脏涌向切口,显露腹膜及鞘膜会比较困难,操作也不太方便。为此,我们在2004年10月自制了腹腔镜手术切口缝合拉钩,解决了缝合腹腔镜手术切口费时费力的问题,也确保了缝合的安全。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220例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我们共手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球囊瓣膜成形(PMBV)术后瓣膜病变复发33例,均再施行了瓣膜置换手术,现就其手术适应证、病理改变以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8月~2002年12月,对122例患者施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中肺癌切除98例,按1997年UICC标准,Ⅰ期53例,Ⅱ期36例,Ⅲa期9例;支气管扩张10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瘤3例,多发巨大肺大疱3例。行单肺叶切除105例,右肺双叶切除12例,左全肺切除5例,右全肺切除2例。结果 除2例胸膜广泛粘连和1例肺裂发育不全中转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16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天,平均胸腔引流时间2.2天,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随访1~64个月,肺良性病变术后康复良好。Ⅰ期,Ⅱ期和Ⅲa期肺癌术后其3年生存率分别为91.9%、48.0%和33.3%。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使用传统器械与内镜器械互相配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肺癌切除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也是可行的,同样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We undertook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metoclopramide at three different doses (2.5 mg, 5 mg, 10 mg) for reducing 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ofol in 100 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surgery. Patients received intravenously the study drug, with venous occlusion for one minute, followed by propofol 2 mg/kg into a dorsal hand vein. The incidence of pai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patients receiving metoclopramide 5 mg (32%) or 10 mg (28%) than in patients receiving placebo (80%) (P<0.01). No difference between metoclopramide 2.5 mg and the placebo groups was found. We conclude that pretreatment of a dorsal hand vein with metoclopramide in a dose of 5 or 10 mg, with venous occlusion for one minute, effectively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pain caused by propofol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2.
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雷华  李青峰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21-24,i004
目的:明确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纯化脂肪颗粒时是否采用离心以及选择最佳离心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脂肪颗粒经不同高速率(1 000、2 000、3 000、4 000rpm)及不同低速率(600、800、1 000rpm)离心后,即刻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即将每组脂肪颗粒样本分为 12 个标本,每个标本 5ml,置入 10ml 含糖 DMEM 中孵育,1h 后检测其葡萄糖转移量,此值代表各标本的活性,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组样本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大小。将经不同速率 (600、1 000、2 000、3 000rpm)离心的脂肪颗粒放置 4.5h 后再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法同上),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变化。经静置、3 000rpm 离心的两组脂肪颗粒分别植入 6 只裸鼠背部皮下,每只注射 4 点,每点 0.2ml。15 周后取出移植物,测量残留体积、重量并比较之。每组取两个移植物送病理学检查。结果:脂肪颗粒经不同高、低离心速率处理后的即刻活性随离心速率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而经不同高、低离心速率处理再放置 4.5h 后,各离心组样本活性变得差异不显著(P>0.05),但仍较对照组(静置组)明显降低(P<0.05)。静置悬浮和 3 000rpm 离心的两组样本植入裸鼠背部皮下 15 周后,残留体积、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 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肾康宁对家兔实验性肾炎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方法:检测牛血清白蛋白所致急性实验性肾炎动物肾组织ICAM-1表达、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肾小球肾炎肾康宁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尿蛋白的变化.结果:肾康宁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清IL-6含量,降低急性实验性肾炎模型中ICAM-1阳性细胞表达率,同时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阻止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在临床肾小球肾炎中,肾康宁能减少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肾康宁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6水平和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趋化、浸润、活化和增殖、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使肾小球炎症反应减轻,有效缓解家兔急性实验性和临床肾小球肾炎,使肾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肠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免疫细胞和肠腔微生物群之间微妙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黏膜的内环境平衡。肠道受到不良刺激情况下可能导致肠损伤,或者肠屏障的破坏,如腹部肿瘤的化疗和放疗、炎性肠病以及肠应激状态下反应,后者如创伤、休克、炎症。受损的上皮屏障和伴随的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腹痛、腹泻和炎性肠病,同时肠屏障破坏所致的肠通透性增加可能是引发肠外组织与脏器损伤的因素。谷氨酰胺在营养中是一种真正的具有功能性的氨基酸。膳食或补充的谷氨酰胺通过调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蛋白质周转、抗氧化性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对维持肠黏膜屏障具有重要作用。但谷氨酰胺作用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因此,谷氨酰胺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励研究人员在实验动物、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回顾了肠屏障受损的机制及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对于更好地理解谷氨酰胺的作用以及改善生物体内谷氨酰胺的营养利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氢青蒿素在体外、体内对胰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二氢青蒿素对胰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xPC-3细胞中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监测给药后胰腺癌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变化,并通过对肿瘤组织标本Ki-67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二氢青蒿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BxPC-3和AsPC-1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二氢青蒿素亦可通过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而抑制胰腺癌的体内生长.Western blot检测BxPC-3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二氢青蒿素上调增殖相关蛋白p21WAF1、下调PCNA的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Bcl-2的表达,且可增加caspase-9的活化水平.结论 二氢青蒿素在体内外对胰腺癌均有抗肿瘤作用,是胰腺癌治疗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6.
17.
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CI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分别加入Hanks液、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3、0.06、0.09、0.12、0.15mmol/L)、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以及同时加入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9mmol/L)和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培养24h时,采用二甲基噻唑二甲基四唑溴盐比色微量分析法测定各孔的细胞活力和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表达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PC12细胞活力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异丙酚组PC12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比卡因组的0.09mmol/L亚组比较,布比卡因+异丙酚组的2—8mmol/L亚组PC12细胞活力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升高,Trx-1和TrxR-1表达率降低(P〈0.01);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降低,Trx-1和TrxR-1表达率升高(P〈0.01)。结论 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异丙酚可通过保护内源性硫氧还蛋白系统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I2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聚精丸治疗少精子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精丸对少精子症患者精子超微结构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聚精丸对精子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少精子症患者口服聚精丸5g/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3、6、12个月后,通过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和生精细胞的凋亡、生精细胞倍体比例的变化。结果:①精子超微结构治疗6个月后顶体基质密度有所增加,治疗12个月后顶体膜形态完整性有明显改善;核的病理改变和尾部异常改变不明显。②生精细胞凋亡治疗后细胞碎片和凋亡细胞减少,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③生精细胞倍体比例经聚精丸治疗3个月后,单倍体成熟精子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脱落的精母细胞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精丸可改善少精子症患者精子顶体基质密度和顶体膜结构形态的病理性改变,提高顶体膜和顶体酶的质量;降低生精细胞及精子凋亡速率,提高单倍体精子的百分率,降低二倍体细胞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群因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肩袖损伤修复再撕裂率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手术医师尝试通过增加锚钉初始固定强度、改变局部骨质情况等方法来降低这类患者肩袖损伤的再撕裂率。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也使生长因子的辅助应用成为可能。但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肩袖损伤修复仍然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如何更好地增加锚钉固定强度,改善腱骨愈合微环境,降低肩袖再撕裂率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骨质疏松与肩袖损伤的关系、骨质疏松对肩袖腱骨愈合的影响及目前采用的减少骨质疏松对腱骨愈合的不同方法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