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系统搜集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作用机理的相关文献,艾灸治疗KOA,传统中医认为与通经络、祛寒湿有关;现代医学是从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影像学等方面对机制进行探讨。艾灸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达到调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但目前有关艾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其作用机理尚不明晰,在不同艾灸法、中医辨证取穴以及艾灸的远期效应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艾灸疗法是藏医与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藏医与中医艾灸中艾叶的采集季节、艾条的制作、灸法适应症、艾灸部位、艾灸方法、艾灸功效及艾灸注意事项等方面列表进行陈述,对比分析各自的共性与独到之处,表明藏医艾灸法与中医艾灸法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融会贯通之处,两者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民族艾灸方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进而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穴位贴敷,也就是天灸,除了穴位贴敷,还包括艾灸、药物注射、内服药物以及埋线、刮痧、拔罐、熏洗、气雾剂吸入、热疗等方法。近年来,冬病夏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穴位贴敷,而艾灸法却少见报道。艾灸法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广大"冬病"病员经过健康教育即可做自我治疗,具有广大的推广前景。本文就冬病夏治艾灸法治病机理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仁 《家庭中医药》2019,26(7):30-33
<正>"灸"的本意是烧灼,给一般人的印象,灸就是用燃着的艾绒烤灼穴位。其实,现代施灸的方法远不止于此。灸法包括温热灸和非温热灸两个大类。温热灸中,又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艾灸法是最常用的灸法,有艾炷着肤灸法(也叫直接灸法)、艾炷隔物灸法、艾条悬灸法、艾条压灸法、铺灸法(又称长蛇灸)及艾灸器灸等。非艾灸法有线灸法,较常用的有壮医药线灸、线香灸等;点灸法,如用于防治小儿腮腺炎的灯火灸等;传统的灸法,如黄蜡灸、药锭灸等。另外,尚有藏医火灸法和蒙医灸法,都含有艾灸法和非艾灸法。  相似文献   

5.
压疮是因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使局部肌肤失于濡养、蕴毒腐烂而造成的局部肉腐坏死。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加强机体抗损伤、抗氧化等能力,并可扶助人体正气使血循常道而行。通过对近年来压疮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压疮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并分别从艾灸法、温针灸法、腧穴热敏灸法、艾灸结合药物法四方面对治疗压疮中疗效确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艾灸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改善局部疮面情况以发挥其对压疮治疗的作用,结合针刺或中药贴敷更加强化了其行气活血、去瘀生新、去腐生肌之功,故认为艾灸治疗压疮效果显著。但目前研究仍具有局限性,今后可结合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来综合治疗,进而将艾灸治疗压疮更好地发扬开来。  相似文献   

6.
扶阳理论作为扶阳学术流派的理论核心,在治病救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后世医家在扶阳学术思想指导下,主用及重用温热药调整人体阴寒之偏性,以附子为首,作为"扶阳第一药";外治理疗手法有艾灸、温针、按摩及熏蒸等,此处取艾灸法,艾叶被称为"扶阳第一草",艾灸以艾叶为原材料,以明火引之,温阳之效倍增.文章介绍内服温热药联合艾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89-1091
古今文献均证实艾灸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确切作用。当前对灸法抗衰老的研究日益增多,多侧重对其机制的探索。通过查阅灸法抗衰老的现代文献,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两方面综述了灸法在抗衰老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推广艾灸抗衰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8.
回顾近年国内外艾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梳理艾灸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等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提出艾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呼吁广大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同时,整理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从关节组织形态、病理改变、外周炎性细胞因子、中枢神经递质、蛋白组学及艾灸血清的作用等方面呈现艾灸治疗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艾灸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笔者查阅了近5年来艾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后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艾灸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增加肌肉神经组织的能源供应、纠正运动性内分泌失调、减少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达到防治疲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艾灸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机制,认为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防治疲劳的作用。但要发挥其优越性,今后仍要重视灸法的文献研究,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及灸疗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艾灸治疗热证自古有之,现代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艾灸具有镇痛及抗炎作用。通过对"热证可灸"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明确艾灸治疗热证的中医理论基础;进一步结合艾灸在热证实验模型及疮疡肿痛等临床研究中的镇痛、抗炎、消肿效应,说明适当的施灸方式、刺激量和刺激时间等,有利于促进急慢性肿疡的消散和愈合,为艾灸的临床适应证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发展现状,明确其特色与优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2003—2013年10年间期刊文献,对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整体状况、不同灸法应用特点及选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报道内容丰富,临床应用方式多样,不同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均有肯定疗效,具有充分个体化治疗的选择空间。其中艾灸疗法以其疗效突出,使用安全方便,与药物结合发挥作用对缠绵难愈的患者有良好疗效等特点,临床关注度最高,其文献报道共计87篇,占60.81%。天灸虽然也能被患者普遍接受,但其药物组成复杂,具有对皮肤刺激不易控制等因素,使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结论:灸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存在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十余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的综述,掌握这一专题的现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有关针灸的专业文献,发现针灸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和丰富的手段.但临床报道以回顾性具多,并且无统一的疗效标准,妨碍针灸治疗最佳方案筛选.认为应加强开展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和临床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总结了近10年艾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文献,归纳和整理了艾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制、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发现艾灸可以减轻慢性肾脏病机体炎症反应、延缓肾纤维化、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干预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艾灸可以温通经络且艾灸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目前运用艾灸可以改善肾功能,缓解消化道不适及纠正营养不良,体现了艾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良好优势。本研究为艾灸干预慢性肾脏病的靶点及机制研究开拓思路,以期更好地扩大艾灸疗法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以骶髂关节及脊柱强直为特征,致残率高,病因不明,尚未有根治之法。符文彬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学科带头人,符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起病缓慢而隐匿,应该中西互参以明确诊断,并总结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整合针灸疗法,综合运用针刺、精灸、刺络和埋针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通过总结符教授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整合针灸疗法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针灸医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五年来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概况从治疗方法上进行综述,并综合分析了针灸治疗(单纯针刺治疗、耳针疗法、艾灸疗法、敷脐疗法、穴位埋线、温针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痛经的疗效和特点,发现针灸治疗痛经疗效可靠,但目前临床诊疗标准、研究方法和针灸作用机制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Treatingasthmabysuppurativemoxibus-tionhashad37yearsfron1theearly196ostopresent.Durlngthisperiod,n1anyworkshadheendoneonclinicresearchandpreliminaryex-plorationofimmunologicalmechanism.There-sultsshowthattreatingasthmabysuppurativemoxibustionhasanaffirmat…  相似文献   

17.
Through retrieving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from Pubmed, CNKI, Wanfang and VIP databas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liver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namely, maintaining the normal functions of liver, promoting the repair of liver injury and delaying liver aging. By further analysis and in view of experiment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se effects may include stimulation site, stimulation intensity and heat source.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liv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explored and discover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and these discoveries have been verif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correspondingly. Based on the current study situation, moxibustion therapy is still limited in clinical studies on liver disorders a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Hence, the deep exploration of moxibustion on its specific biolog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and the excavation of moxibustion o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re likely to be the coming emphasis of the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for moxibustion.  相似文献   

18.
艾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赵氏雷火灸(简称雷火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雷火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赵氏雷火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发泡灸源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桂琴  林宁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0):581-582
对发泡灸的源流作了探析。认为发泡灸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奠基于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宋代《针灸资生经》称之为天灸 ,明清时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 ,以督脉“隔药灸”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获得较好的疗效 ,其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为发泡灸治病机制的揭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欧阳群教授曾从师著名针灸专家贺惠吾老先生专攻针灸,在针灸临床和针刺手法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从医40年来,在运用针灸治疗中风、发热、骨伤及多种内外科疑难杂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遴选欧阳群教授临床治疗腰痛验案3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