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伪败酱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智勇  余振喜  白雁  曹继华 《中药材》2004,27(4):252-253
目的:鉴别真伪败酱品种.方法:红外光谱法.结果:真伪败酱品种红外光谱有明显差别.结论:1.苦苣菜、山苦荬、菥蓂是败酱草的混乱品种,不能做败酱草使用.2.红外光谱可作为真伪败酱的一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春霞 《陕西中医》2010,31(5):600-601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根茎、根及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人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曰:"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一张名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耀光教授多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外科诸疾患[1],如丹毒、脐痈、带状疱疹、阴囊脓肿等疾病,临床上疗效明显,扩大了经方主治范围.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现总结王教授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疥疮一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验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附子败酱散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主要为肠痈脓已成而设,具有排脓消痈、振奋阳气之功。山东中医药大学陶汉华教授宗异病同治之旨,以此方随证化裁,用于内科多种疾病的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兹举验案二则。1克隆病  相似文献   

5.
败酱草混用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败酱草是较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祛淤排脓、活血化淤、宁心安神之功效.《中国药典》(2000年版)没有任何关于败酱草的记载,《中药大辞典》规定败酱草的药源植物为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asaefo 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villosa Juss的带根全草.但是临床败酱用药来源植物繁多,种类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弊病,举证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敏 《中医杂志》2012,53(10):884-885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制)附子及败酱草组成,具有振奋阳气、消肿排脓之功.该方主治病证系由于素体阳虚,兼内蕴热毒,营血瘀滞肠中,治疗以清热消痈为主,且兼顾阳气[1].本方临床常用于肠痈脓已成而未溃之病证,即现代医学之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阑尾炎、腹内脓肿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耀光教授多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外科诸疾患,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痈排脓败酱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全草,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束再阴干。其性凉,味辛、苦。人胃、大肠、肝经。辛味有发散、行气和润养的作用,苦味有泻火、燥湿通泄和降下的作用。因而,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之功能。《本草正义》曰:“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淤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本草纲目》载:“败酱,善排脓破血,  相似文献   

8.
败酱草 ,为败酱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我省多以白花败酱为主。一般在小暑 (7月上旬 )前后采收。质量要求 ,全草以色绿、梗少、无泥杂为佳 [1 ] 。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 ,排脓破瘀 ;常用于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等症。1 影响败酱草质量的因素目前商品中 ,所见到的败酱草颜色多为棕色或棕褐色、梗多、叶少、质量差。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采集收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笔者认为提高败酱草的质量的关键在于人。从前 ,我们当地有句习语“土箕 (装原药材的箩筐 )担进 ,戥子称称出。”就是说 ,从前有信誉的药…  相似文献   

9.
败酱草的来源有两种:一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的全草,商品名称“黄花败酱”;二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全草,商品名称“白花败酱”。也有将白花败酱列为混淆品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地方还习用传统列为混淆品种的其他3个品种当败酱草入药,一是菥蓂,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的果枝,  相似文献   

10.
败酱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败酱草(Herba Patriniae)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黄花败酱(Patrinia sca biosaefolia Fisch)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现就近年来对败酱草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云:“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原方主要用于治疗痈脓已成而尚未破溃之肠痈,即现代医学所说的阑尾炎早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论败酱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 Fisch.ex Limk。或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 Juss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均为野生。以干燥、根长、叶多完整,色绿,无杂质者为佳。常瑚别名有:败酱、鹿肠(《神农本草经》)、鹿前、马革、泽败(《名医别录》),苦菜(《本草纲口》)、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龙芽败酱(《中药材手册》)。  相似文献   

13.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原文为:"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具有排脓消肿、振奋阳气之功.袁红霞教授善用仲景经方,临证常应用本方化裁,获效颇多.现举其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骆洪道 《中医杂志》2003,44(1):13-13
败酱草为败酱草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之功,归肝、胃、大肠经。一般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等病的下焦湿热证。笔者在治疗盆腔炎过程中,重用败酱草,且意外地治愈一妇女患了多年的鼻窦炎。受此启发,以苍耳子散加重败酱草用量治疗鼻窦炎,其效甚佳。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败酱草为临床常用中药 ,但在实际应用时 ,其正品与代用品混用现象十分严重 ,而两者的效用又不全相同 ,现在就其正品与代用品的鉴别方法作一概述。1 正品1.1 黄花败酱 :来源于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scabiosaefolia F isch.干燥全草。根茎呈圆柱形 ,有节 ,节间不超过 2cm。茎圆柱形 ,黄绿色至黄棕色 ,常有倒生粗毛 ;质脆、断面中央有髓 ,叶对生 ,有短叶柄或近无柄 ,两面疏生白毛 ,有特异臭气。性凉、味辛苦 ,具有清热利湿 ,解毒排脓、活血祛瘀的作用。1.2 白花败酱 :来源于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 P.villosa Thunb.Juss.的干燥全草。与…  相似文献   

16.
墓头回总甙片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墓头回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及糙叶败酱(P.scabra Bunge.)的根及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等功效。近年来发现墓头回有体外抗癌作用,墓头回(异叶败酱)含有挥发油、皂甙及其它多种甙类,其挥发油已被证明具有镇静作用。为了验证墓头回抗癌有效部位,我们从墓头回中提取分离出总甙,进行了抗肿瘤作用的初步药效学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1.1 药物 取墓头回药材,经鉴定为异叶败酱,粉碎,加75%  相似文献   

17.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及败酱草组成,具有振奋阳气、消肿排脓之功.本方临床常用于肠痈脓已成而未溃之病证,即西医学之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阑尾炎、腹内脓肿等.赵和平老师系湖北省名中医,擅用经方.笔者跟师学习多年,常见其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带下、劳淋、慢性前列腺炎等妇科、男科疾病,收效显...  相似文献   

18.
白花败酱与菥蓂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败酱[Patrina villosa Juss.]的干燥带根全草,前者称“黄花败酱”,后者称“白花败酱”。最近笔者在中药材市场上发现一白花败酱的混淆品,经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uense L.)的干燥带果全草,中南地区及黑龙江等省称“苏败酱”,现将二者的饮片性状比较鉴别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效,古代医家已应用于妇科。近些年,对败酱草的现代研究表明,败酱草含有多样的化学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乳腺炎等多种妇科疾病,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歌诀】 腹腔脓肿王败酱, 辛苦微寒肝胃肠。 善消内痈瘀滞疡, 妇科癜瘕亦可尝。 【释义】败酱草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腹腔脓肿的首选药物;其辛散行滞.还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