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AS患者与41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TNF-α和IL-6水平。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评估腰椎(L_1-L_4)和股骨颈的BMD和身体组成。评估脂肪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结果 AS患者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脂肪量和瘦体重。AS患者的血清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高于非OP的患者;在调整体质指数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结论 AS患者的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升高与BMD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78例老年男性(68~89)岁健康者,平均年龄(77.2±10.6岁),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定(BMD),化验生化指标和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根据骨密度测量T值,将研究对象分成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结果 1.三组间比较,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OMA-IR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其余生化指标、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人数无差别.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MD负相关(r=-0.167,P=0.03).调整混杂因素后(β=-1.959,P=0.01)相关性仍然存在.3.以BMD为应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BMI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R2=0.328,P<0.05,BMI、年龄和脂联素可以解释32.8%的BMD变化.结论 脂联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瘦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80例绝经后健康妇女(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石(IL-6)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腰椎BMD、髋部BMD、前臂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瘦素(r=0.592)、TNF—α(r=0.553)和IL-6(r=0.388)呈显著正相关,与髋部BMD(r=-0.477)、腰椎BMD(r=-0.391)、前臂BMD(r=-0.329)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脂联素、瘦素和炎性反府等名冈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胃饥饿素、脂肪因子水平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64例有症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和100位健康人群(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受试者血清胃饥饿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受试者全身、腰椎、髋部和股骨的BMD。结果膝骨关节炎受试者的全身、腰椎、髋关节、股骨的BM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脂联素及胃饥饿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单因素分析中,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所测量各个部位的骨密度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脂联素与股骨干骨密度和总股骨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后,胃饥饿素水平与各个部位的骨密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脂联素与股骨干、股骨的骨密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血清抵抗素与各部位骨密度在混杂因素调整前后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胃饥饿素和脂联素水平与BMD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胃饥饿素和脂联素对膝骨关节炎患者BMD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Omentin-1、脂联素与中老年女性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就诊的338名女性,按照绝经状态分为围绝经期/绝经期组(n=194)和绝经后组(n=124)。将参研人员年龄、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腰围、吸烟状况、身体活动、脂联素、Omentin-1和激素进行多变量调整(ANCOVA),用于研究其脂肪因子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与绝经后女性的腰椎BMD [(0. 69±0. 08)g/cm~2]相比,围绝经期女性的腰椎BMD[(0. 89±0. 09) g/cm~2]更高;在围绝经期/绝经期组女性中,脂联素和Omentin-1均与腰椎BMD无显著相关性(P0. 05);在绝经后组女性中,脂联素与腰椎BMD无相关性(P 0. 05);而在绝经后组女性中,Omentin-1与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P0. 05)。结论绝经后女性的Omentin-1与腰椎BMD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变化;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以及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分析脂联素对炎症、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0例体检健康者与7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凝固法测定血浆Fbg水平。结果:尿毒症组患者血脂联素CRP、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或P〈0.01)。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RP、Fbg、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37、-0.34(P〈0.05或P〈0.01)。将尿毒症组依据cRP水平分为A、B两组,A组CRP〈5mg/L,B组CRP〉5mg/L。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脂联素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体内炎症指标的水平,分析血清脂联素与体内炎症反应的关系,探讨血清脂联素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机制。方法:在本实验中,采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尿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水平,炎症指标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并分析血清脂联素与炎症指标、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46.7%的患者CRP水平超过正常参考值5 mg/L。在实验组中血ADPN、TNF-α、Fb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并且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ADPN与CRP、TNF-α、Fbg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51、-0.43(P值均〈0.01)。有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清显著降低(11.23±4.92)μg/ml与无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清ADPN(15.71±4.68)μ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一种负性炎症因子并具有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vaspin、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40例、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 μg/min)45例、大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3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vaspin、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尿素氮、血肌酐,测量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3组患者较对照组血清vaspin、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aspin与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和vaspin均与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相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进展不断升高,而vaspin则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脂联素及MMP-9的表达并探讨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胎盘脂联素及MMP-9α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脂联素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9、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子痫前期组中脂联素与MMP-9均呈负相关性(r=-0.882及r=-0.953).结论:脂联素和MMP-9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且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透析组,10名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相应的生化指标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硬化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378,P〈0.05);而颈动脉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高于正常人,其浓度与动脉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对其更深一步的研究有助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提供更好、更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