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的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曲霉菌球菌病3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2例.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发热、咯血、胸闷和气喘,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CT表现:双肺多发病灶13例,单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死亡6例皆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结论 曲霉菌球菌病病情发展缓慢,部分病人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情时轻时重,早期常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降低病死率有赖于早期诊断及抢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5例支气管哮喘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者确诊2例,临床诊断3例.痰培养4例查见曲霉菌,2例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形态学及特殊染色结果符合曲霉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5例患者均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其中2例死亡.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和尽早抗曲霉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肺曲霉菌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69-1470
肺曲霉菌病是少见且极易被误诊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通常将本病分为曲霉菌球、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3种类型^[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肺曲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将我院2001—2007年经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病理确诊的27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5例老年肺曲霉菌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老年高危患者肺曲霉菌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南楼呼吸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5例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8~86岁,1例表现为间断痰中带血,胸部CT呈现游走性肺浸润影,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经糖皮质激素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治愈。其余4例患者体温均〉38.0℃,均有慢性基础疾病,有长期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病史;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长期全胃肠外营养等情况各3例;3例患者的咯血及痰中带血,胸片均存在肺部浸润影;1例连续2次痰培养为曲霉菌;1例痰病理可见大量曲霉菌团;2例生前无微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依据,尸检时组织病理学可见曲霉菌。4例患者被确诊为“侵袭性肺曲菌病”。2例生前确诊患者,应用抗真菌治疗后,痰菌转阴。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长期机械通气,长期胃肠外营养的患者,应警惕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5例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一种严重的肺机遇性感染性病变,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渐升高之势[1 3 ] ,而且多并发于免疫抑制性患者,如白细胞减少症、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术后、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因此,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尤其重要。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由于该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X线平片无特异性,痰培养的阳性率低于10 % [4] ,CT扫描是诊断肺曲霉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随着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更趋特征性[5] ;我们通过回顾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呵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的原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病死率高.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高龄、营养不良等因素是导致肺曲霉菌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缺乏特异性;减少危险因素,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的原因分析。方法报告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误诊病例,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基础疾病是发生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危险因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诊断应综合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依靠病理结果。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难以治愈的肺部感染,应想到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可能。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死亡率高,应在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的同时,积极抗真菌治疗,对于老年人必要时应用胸腺肽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确诊的8例I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经病理诊断为IPA。6/8的患者出现发热症状;1/2的患者具有"新月征"、"气环征"的CT表现;7/8的患者有病灶内空洞或空腔形成;1/2患者痰培养曲霉菌阳性,1/4的患者在病理诊断前痰培养阳性;本组入院前初次诊断正确率为0;本组1例系统性曲霉菌病患者死亡,7例经治疗好转出院。结论IPA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具有典型CT表现者较少,痰培养曲霉菌阳性率低,这些原因容易造成早期误诊。因此应关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新发肺部阴影者警惕IPA的可能,对可以耐受经皮肺穿刺或气管镜者,通过尽早病理检查等措施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谱抗生素、肿瘤化疗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最常见的肺真菌病之一.该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因此,对侵袭性肺曲菌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免疫受损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我们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慢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草酸是曲霉菌尤其是黑色曲霉菌的酵解产物,在曲霉菌侵犯的机体组织中常有草酸沉积。有人报道肺草酸盐沉积症与肺曲霉菌病有关。因此,作者回顾性研究了免疫受损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液中的草酸含量,探讨其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实验对象分为两组:Ⅰ组14例,为 BAL 直接镜检或培养、或尸检证实的肺曲霉菌病患者;Ⅱ组37例,  相似文献   

11.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是指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曲霉菌属真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发病率逐渐增高,但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总结了1例IPA患者从临床经验性治疗到临床诊断性治疗的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IPA的诊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41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4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主要为咳嗽、血痰、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热,"晕轮征"、"新月征"或空洞形成是诊断IPA的重要CT征象。经临床抗菌治疗后,痊愈8例、好转17例,治疗总有效率60.98%。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起病比较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凶险,病死率高,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并应用抗真菌药物及时治疗成为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肺部曲霉菌病是少见病,但近年逐年增多,包括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曲菌球(aspergilloma)、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chronic necrotizing aspergillosis,CNA)、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及全身播散性曲菌病等5型.其中ABPA、曲菌球甚至IPA可合并变应性曲霉菌性鼻窦炎(allergic Aspergillus sinusitis,AAS),可能与基础病及其治疗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期文献报告的呼吸系统曲霉菌病重叠综合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侵袭性曲霉菌病在免疫抑制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病例,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侵袭性曲霉菌病是抑制患者的常见感染类型,诊断应综合临床、实验室结果、影象学及病理结果。结论 侵袭性曲霉菌病死亡率高,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伴基础疾病及免疫低下的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7例不伴基础疾病及免疫低下的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曾误诊为结核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例。经皮肺活检确诊3例,痰培养诊断2例。结论不伴基础疾病及免疫低下的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无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确诊需要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由寄生在气道内的曲霉菌引发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ABPA误诊率较高,本文分析了1例ABPA患者的诊治经过,提示临床医生接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时应注意排除肺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ABPA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患者数量增加,侵袭性肺曲霉病发病呈增长趋势[1],为进一步提高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spergillosis,IPA)的认识,对我院和同济医院呼吸内科2002~2006年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37例患者和近四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侵袭肺曲霉菌病59例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曲霉IgG抗体联合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疑似肺曲霉菌感染患者97例,对患者进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和慢性肺曲霉菌病(CPA)诊断,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曲霉IgG抗体以及BALF GM抗原,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方法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97例患者中,肺曲霉菌病患者确诊9例(9.28%)、临床诊断49例(50.52%)、排除肺曲霉菌感染患者39例(40.21%),将确定诊断、临床诊断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排除肺曲霉菌感染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血清IgG抗体及BALF GM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PA患者血清IgG抗体显著高于IPA患者(P0.05)。血清曲霉IgG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53.4%,特异度为94.9%。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76.9%。单独采用血清曲霉IgG抗体对肺曲霉菌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70,单独采用BALF GM抗原对肺曲霉菌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13,二者联合对肺曲霉菌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7。结论血清曲霉IgG抗体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可有效提高对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助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年来国内报道的肺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确诊方法、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地诊断本病提供重要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7年国内有关肺曲霉菌感染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并总结了293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3例患者中肺曲霉球型181例(61.8%),侵袭件肺曲霉菌病107例(36.5%),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5例(1.7%).肺曲霉菌病好发于有肺部基础疾病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男、女比例2:1;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临床易误诊,误诊率为74.6%;确诊主要靠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培养以及病理学检查;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结论 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误诊,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必须加深对其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ABPA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ABPA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胸闷、喘息.6例有肺部慢性疾病史,肺部CT特征性表现为囊状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结论:对于临床可疑ABPA患者,查血清总IgE及曲霉菌特异性IgE,行曲霉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激素加抗真菌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