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郑金山 《浙江医学》2021,43(24):2690-269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骨折下鼻甲、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下鼻道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200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下鼻道血管瘤患者102例,均采用鼻内镜下骨折下鼻甲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对于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先做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手术前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血管瘤,术中出血量(15.0±3.5)ml。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予以鼻中隔偏曲黏膜下部分骨质切除矫正术;4例鼻塞、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部分骨质切除矫正手术,待骨折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下鼻道血管瘤后行下鼻甲外移术;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在切除血管瘤后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毛细血管瘤83例,海绵状血管瘤19例。术后明胶海绵保护鼻腔创面,无需填塞止血。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无再次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骨折下鼻甲、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下鼻道血管瘤具有术野清楚、操作简单、安全彻底、微创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诊治并完成1年随访的17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实施手术,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鼻腔血管瘤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5例。结果术中出血量为5~150 m L,中位数为30 m L。手术时间为20~55 min,中位数为35 mim。术后2个月术腔上皮化良好,无出血、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钟静 《中外医疗》2011,30(16):82-8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浦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硕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黏膜破溃、出血、干痂形成及鼻腔黏连等并发症.1周后鼻内镜检查见下鼻甲肿胀,部分患者可见打孔处有斑点或少许伪膜,下鼻道少量痴皮及分泌物,予清除.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择l21例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如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镜下下鼻甲外移术酌情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下双侧鼻窦对称性开放。结果:术后随访3-l2个月,有效率为97.5%,无一例出现鼻腔干燥、头痛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术中联合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对术后鼻腔黏连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12例的临床资料。为212例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术或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加筛窦开放术后,141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消融组),71例未行等离子消融术(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消融组出现6例鼻腔黏连(4.30%),对照组出现5例鼻腔黏连(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鼻腔手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处理中鼻甲、下鼻甲及鼻中隔,能减少术后鼻腔黏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检查及射频治疗鼻出血8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常见鼻出血部位及射频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行鼻内镜检查,查找出血部位,针对出血部位应用射频止血。结果86例患者接受了鼻内镜检查,出血位于鼻中隔黎特区68例,下鼻道穹隆顶6例,鼻底5例,中鼻甲前端对应中隔部位包括嗅裂前段鼻顶4例,中鼻甲下缘1/2处2例,中鼻道后端1例。结论鼻出血患者的最常见出血部位是鼻中隔黎特区,其次为来自下鼻道穹隆顶的颌外动脉分支和中鼻甲对应的鼻中隔及嗅裂前段的鼻顶等部位的筛前动脉出血。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止血是治疗鼻出血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下鼻甲肥大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28例,鼻内镜直视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针在每侧下鼻甲消融3-4个点,并将下鼻甲根部骨折外移,于总鼻道轻加压填塞2天。术后1周、1、3、6个月分别复查。结果124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4例重度下鼻甲骨性肥厚者后经粘膜下部分切除术后治愈。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视野清晰,疗效较满意。该术式是耳鼻喉科一种新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下鼻甲肥大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28例,鼻内镜直视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针在每侧下鼻甲消融3-4个点,并将下鼻甲根部骨折外移,于总鼻道轻加压填塞2天。术后1周、1、3、6个月分别复查。结果124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4例重度下鼻甲骨性肥厚者后经粘膜下部分切除术后治愈。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视野清晰,疗效较满意。该术式是耳鼻喉科一种新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探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7例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迟发性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7例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均提示手术创面感染,创口愈合欠佳。予以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48 h,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抗感染治疗(2.0 g,2次·d^-1)5 d。其中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另外3例患者经二次鼻腔填塞及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在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得以痊愈。随访1个月7例患者均未再出血,下鼻甲创面完全愈合。结论:下鼻甲创面感染、愈合不良是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详细的出院指导、门诊回访是预防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关键。前鼻孔填塞、抗感染及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赵伟霞  ;刘申  ;谭清爽 《吉林医学》2014,(35):7841-784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兰州会议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53.4%,有效24.7%,无效21.9%,总有效率为78.1%。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0.67±2.48)分,治疗1年后为(5.43±1.07)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手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手术安全性高,微创,对鼻腔黏膜损伤轻,恢复快,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鼻丘划痕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及鼻丘划痕处,术后随访2年.结果 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3.47%,1年为89.13%,2年为84.7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鼻丘划痕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鼻出血患者发生于嗅裂区48例,下鼻道穹隆部21例,鼻中隔中后段上部17例,中鼻道5例,鼻中隔中后段下部2例,鼻咽部2例.所有病例均治愈。随访3月,4例复发,再次鼻内镜下止血、治愈。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止血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可靠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并发症少、费用低,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经鼻内镜引导下治疗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5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经鼻内镜引导下行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凝固止血。结果所有患者止血后出血立即停止,1~2周后鼻内镜检查鼻腔,鼻腔黏膜色泽及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经鼻内镜引导下治疗鼻出血,手术视野清楚、损伤小、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晋芳  贺永法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1010-10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前后鼻通气改善情况。方法对112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下鼻甲减容手术,根据患者症状及下鼻甲距鼻中隔距离判定疗效。结果手术后患者鼻通气显著改善。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术中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道顽固性出血(鼻道出血组)与鼻中隔顽固性出血(鼻中隔出血组)患者各100例,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随访半年观察效果。结果鼻道出血组治愈率为67.00%、总有效率为92.00%,鼻中隔出血组治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鼻道出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高于鼻中隔出血组的6.00%( P <0.05)。结论对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采用鼻内镜下治疗均能快速止血,临床效果肯定、疗效无明显不同,治疗鼻中隔出血较鼻道内出血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年变应性鼻炎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在下鼻甲及鼻丘黏膜下打孔消融的方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55例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 变应性鼻炎55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鼻腔疼痛感、不通气.术后1周喷嚏、鼻痒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均有所减轻.术后1个月患者鼻腔黏膜肿胀、伪膜及干痂多已消失.本组显效36例(65.5%),有效13例(23.6%),无效6例(10.9%),总有效率为89.1%.全部病例术后随访0.5~1年,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嗅觉减退、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比较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Ho-YAG激光切除鼻中隔鼻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1例诊断为鼻中隔鼻甲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Ho-YAG激光组:32例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Ho-YAG激光粘膜下切除鼻中隔鼻甲。常规组:29例在局部麻醉下行常规以下甲剪紧贴中隔从前向后剪去肥厚突出粘膜。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术后鼻中隔鼻甲复发、鼻中隔形态、粘膜及鼻腔粘连情况,时间为1年,均采用术前术后鼻内镜检查对比。结果 Ho-YAG激光组: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无出血,患者痛苦小,术中粘膜损伤少,为鼻腔及鼻窦手术提供手术空间,术后无出血及粘连,鼻中隔形态正常。结论 Ho-YAG激光组优于常规鼻中隔鼻甲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杨立  唐梓轩  黄红星  余文兴 《西部医学》2012,24(10):1941-1942,194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应用于急诊处置难治性鼻出血的可行性,手术适应症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34例经常规前、后鼻孔填塞或鼻内镜下填塞止血失败的患者分别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11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9例)、下鼻甲骨折内/外移术(11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3例),矫正解剖畸形及鼻腔局部扩容以助明确出血部位,再局部填塞或电凝止血。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出血部位位于嗅裂区10例,下鼻道穹窿12例,中、下鼻甲后方3例,中鼻道3例,鼻中隔后份2例,蝶窦开口1例,出血部位不明3例。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止血,未出现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以上,未发生严重的鼻出血。结论在难治性鼻出血处置中合理运用鼻内镜手术有利于较快明确出血部位,切实止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1例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行左鼻腔筛窦肿物切除术治疗肾透明细胞癌鼻腔鼻窦转移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鼻内镜下以双极电刀及等离子刀沿鼻腔外侧壁分离肿物,凡士林纱条反复压迫止血,剥离肿瘤并彻底清除。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回报为毛细血管瘤;术后病理回报:肾透明细胞癌鼻腔鼻窦转移。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术后3d取出鼻腔填塞物。结论:肾透明细胞癌鼻腔-鼻窦转移临床罕见,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辅助切除鼻腔鼻窦转移癌,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8月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35例患者行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收缩麻醉1~2次,1%利多卡因生理盐水下鼻甲黏膜下注射局部浸润麻醉后,进行肥大的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均用鼻内镜检查(参照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对下鼻甲进行分级)评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自我评分法评价鼻塞疗效。结果对术前术后鼻内镜检查评分和VAS评分数据比较,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可作为临床微创治疗下鼻甲肥大所致鼻塞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