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156例胎方位异常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78例,对照组78例。试验组产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治疗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自由卧位及常规处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效果。结果 :在产程方面,试验组产妇的活跃期、第二产程和总产程较对照组产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顺产方面,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和宫颈水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方位异常的产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的方法能有效缩短分娩的时间,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顺产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共收治胎方位异常分娩产妇共计6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处理,研究组患者则使用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进行处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在活跃期和第一产程,研究组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两组产妇的时间则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要高于对照组,而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则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胎方位异常分娩产妇的处理中,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对产妇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改善其分娩结局,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郝俊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20-4221
目的:探讨同侧侧卧位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间的45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同侧侧卧位,对照组不做卧姿要求,对照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侧侧俯卧位能通过纠正胎方位达到降低难产率,减轻对母婴危害,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魏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90-3790
目的:分析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在阴道分娩纠正胎方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8例。观察组产妇采取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分娩方法。结果观察组顺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为(6.75±2.34)h,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可对阴道分娩中胎位纠正提供帮助,缩短产程,减轻疼痛,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抬头纠正胎方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胎方位异常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产妇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徒手旋转抬头纠正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操作治疗,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以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分娩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对提升产妇顺产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能缩短产妇阴道分娩时间,提高新生儿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成娟 《吉林医学》2012,(5):1062-1063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改变孕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分娩的胎方位为枕后位,宫口开大至3 cm出现产程停滞2 h以上无进展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对照组在产程中指导孕妇采用与胎儿脊柱对侧俯卧位或随意卧位。结果:观察组在胎位矫正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手术产率方面均优于照组。结论:在产程中指导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来矫正枕后位,是将难产转为顺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斯娜 《中外医疗》2010,29(3):86-86
目的探讨产程中产妇采取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单胎初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出现产程停滞,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位的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侧侧俯卧位法纠正胎方位,观察阴道分娩率、有效转位与胎儿体重的关系。结果(1)有85例有效转位(其中枕前位80例,枕横位5例),阴道分娩数80例,其中阴道助产5例,阴道分娩率80%。(2)胎儿体重〈3500g,转位有效率93%;胎儿体重〉3500g,转位有效率67%。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是降低难产发生率,提高阴道分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樟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223-224
目的:探讨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方位异常的效果。方法:产程中确定胎方位异常后,指导产妇取胎儿背部对侧侧俯卧位,直至第二产程早期,观察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的产程、剖宫产指征、分娩方式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孕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数、手术助产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中孕妇取侧俯卧位,能大大增加枕后位转为枕前位的机会,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宫颈扩张活跃早期干预枕后位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枕后位产妇于宫颈扩张活跃早期徒手旋转儿头配合侧俯卧位行产程干预对分娩分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产经B超及四步触诊检查诊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 2 0 8例 ,取单日临产的 10 4例为研究组 ,行产程干预 ;双日临产的 10 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末胎方位 ,分娩方式 ,新生儿体重 ,Apgar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末胎方位、分娩方式的构成比及两组的总产程、Apgars评分结果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宫颈扩张活跃早期产程干预是决定阴道分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虹  钟进 《海南医学》2003,14(9):28-30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的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期间,潜伏期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1例(91%)胎儿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88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2例(12%).对照组经阴道分娩56例(56%),剖宫产44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能有效地矫正胎头枕后位,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产程中适时体位干预对胎头位置异常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在产程中采取适时体位干预,对照组则按照自己意愿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程中,采用适时体位干预能够促进产妇经阴道顺产,缩短产程时间,并减轻产妇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461-1462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促宫颈成熟及对产程进展、胎儿血气的影响。方法:98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单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缩宫素、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间分娩情况、产程进展、胎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Bishop评分优于比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引产成功率59.26%、阴道分娩率87.04%高于对照组的34.09%、43.18%,剖宫产率9.26%低于对照组56.82%(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及总产程均时间短于比对照组(P<0.05)。观察组pH、PCO2、PCO2、BE等胎儿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可加快产妇宫颈成熟、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对胎儿血气的影响较小,不影响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体位疗法矫正胎儿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妊娠晚期采取同侧侧俯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选取402例产妇于孕36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4例)采取同侧侧俯卧位,对照组(188例)未采取同侧侧俯卧位,观察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胎头转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及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采取同侧侧俯卧位可以使临产后持续性枕后(横)位的发生率降低,难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程中实施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的方法对预防持续性枕横位及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348例37~41+6周临产的孕妇,经B超检查或于产程中腹部和阴道检查发现枕横位、后位,行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为枕前位.结果顺利自然阴道分娩275例,阴道分娩率79%.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方位纠正枕横位、后位,无需器械,只要头盆相称,旋转时机恰当,成功率较高,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乐仪联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侧卧的屈膝卧位纠正胎方位,观察组产妇使用导乐仪镇痛联合分娩球纠正胎方位。比较两组产妇活跃期疼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对照组产妇在活跃期重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联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纠正枕后位临床疗效显著,可以较好的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6.
任丹 《吉林医学》2015,(2):334-335
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分娩的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分娩前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助产士指导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情况,记录选择阴道分娩情况,记录自然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时间,记录两组经阴道分娩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81例,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占81.0%;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63例,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占63.0%。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分娩。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自然分娩,有助于产程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程活跃期胎方位异常采用药物松弛宫颈并配合孕妇体位干预对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产程活跃期、以胎方位为枕后位的正常初产妇为观察组,应用安定10 mg联合间苯三酚80 mg,并指导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另选随意卧位的1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胎方位纠正率、阴道顺产率均比对照组高(P均<0.01),持续性枕后位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均<0.01).结论 在活跃期出现了枕后位产程停滞应及时给予松弛宫颈的药品并配合孕妇体位干预,采取脊柱同侧卧位可有效地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方法简单,孕妇依从性好,易于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relax cervix medicinally and position intervention for those fetal position perverse labor during active stage,observe the effect of correcting fetal position and increasing spontaneous deliver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 patients with occipitoiliac during active stage after hospital admission, diazepam and phloroglucinol were given to the experimental cases which ipsilateral prone position were also guided. As control group,other 150 patients took adlibitum position. Results The ratio of correcting fetal position and increasing spontaneous delivery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the ratio of caesarean delivery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s For gravida with occipitoiliac during active stage,taking ipsilateral prone position and relaxing cervix medicinally can correct fetal position and increase spontaneous delive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矫正枕后位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26例36~42周临产的孕妇,经B超检查或于产程中腹部和阴道检查发现枕后位,行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为枕前位。结果顺利自然阴道分娩109例,阴道分娩率为86.51%。结论孕妇行同侧俯卧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方位纠正枕后位不需要器械,只要头盆相称,旋转时机恰当,成功率较高,使难产变为顺产,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程中对产妇采用半卧位联合胎背对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产后至第二产程末,经内诊或B超检查证实胎头位置异常(枕横位或枕后位)者116例,按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分别采用半卧位联合胎背对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和随机卧位加徒手转胎头法,观察两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5),新生儿窒息数与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半卧位联合胎背对侧卧位法能有效纠正异常胎头位置,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尿管低位水囊助产在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7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83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助产,观察组接受缩宫素联合尿管低位水囊助产。比较两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分娩情况及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94.05%(79/84)]较对照组[84.34%(70/83)]高(P<0.05);观察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引产至临产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采取缩宫素联合尿管低位水囊助产,能显著提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且能明显缩短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引产至临产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