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正>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罕见,约占椎间盘突出的0.6%~4%。随着CT及MRI的应用,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因其发病率低,报道较少。但由于病变位于脊髓圆椎段,其发病较下腰段椎间盘突出有很大的特殊性,故有必要结合我院近年收治的21例对其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胸椎间盘突出引起急性横贯性脊髓损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挺敏  刘群 《吉林医学》1999,20(1):59-60
胸椎间盘突出发病率低,占脊柱各节段椎间盘病变的4%以下,有人报告仅占0.15%~0.8%[1]。胸椎间盘突出引起急性横贯性脊髓损伤者更为少见。现报告2例以急性横贯性脊髓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胸椎间盘突出症。1病历摘要例1:男性,40岁,机关干部。于坐位站起...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小关节发病率近年来居高不下。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18.6%,本症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传统外科治疗目的是减压与稳定,但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技术包括:酶学溶核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椎间盘镜直视下椎间盘摘除术、  相似文献   

4.
对83例颈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其发病年龄为40-67岁,男性多于女性,以C4-C7椎间盘突出多见,出现了2-3个椎间盘突出的占66.3%,74.7%的椎间盘突出和节段伴有椎体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腰段并发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对40例同时存在颈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先后或同时发病患者进行小针刀,手法及中药治疗。结果优良率775%。结论早期颈腰段椎间盘突出应用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可以减少或慢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同期椎间盘突出的2‰,且症状复杂、隐蔽,诊断和治疗有别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本病多由退变产生,也可见于明显胸背部外伤后,国外有文献报道约20%与外伤有关,年青人发生的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多由于外伤引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12例,诊断明确,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卢文彬 《河北医学》2013,19(4):566-568
目的:探讨CT对腰骶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50例骶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患有单节段突出的患者有104例,多节段突出的患者为46例,患有L3-4椎间盘突出的有8例,患有L4-5椎间盘突出的有92例,患有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50例。既患有L4.5椎间盘突出又患有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47例。与MRI组比较,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性。结果:CT成像对腰骶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CT成像有助于对腰骶椎间盘突出的诊断,适用于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指L1~2,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由于人类腰椎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集中在L4~5及L5~S1两个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4%~5.2%,而吴养等曾报道L3~4及以上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为1%~10%.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常合并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容易漏诊、误诊.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5%,根据突出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的深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琰君 《美中医学》2005,2(5):23-25,30
目的 由于局部解剖的特点,清晰快速准确全面地诊断椎间盘突出症一直并不受人们的重视,且其诊断迪多的依赖于CT检查。谨慎深入地探讨椎间盘突出症的X织解剖学特点,对其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且可更符合临床实际地评价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总结分析1996—2004年400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检查影像资料与临床诊断,深入分析突出节段与受压神经组织水平的关系。结果 有颈肩痛症状的患者1500例中CT扫描显示950例有椎间盘突出,550例CT扫描无异常。胸椎段扫描500例,多囚外伤检查,其中80例伴有椎间盘突出.腰椎段2000例中1200例有典型腰腿痛,其中1020例CT扫描可见椎间盘突出,180例C7扫描如常;800例无典型腰腿痛的患者500例CT扫描可见椎间盘突出,300例C7扫描如常。结论 椎间盘突出因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在临床症状与X线诊断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尤其是在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上更具特殊性,造就要求在椎间盘突出检查时应深入分析仔细鉴别力求全面准确地诊断,而单纯的CT检查并不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颈椎间盘突出的大小、类型、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①颈椎间盘突出症为多节段性,常发生于颈4~5及颈5~6节段。②颈5~6节段最多见,本组共71例,占97.26%。③在中央型及侧方型中,以中央型多见,共67例,占92%。④在67例中央型突出中,轻度(小于2mm)27例,中度(2-4mm)33例,重度(大于4mm)7例。结论:CT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方便、快速、准确,是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1.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同一后路镜径路下作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采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技术,在同一个切口下同时摘除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术后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优4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98.21%。结论显微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丹荣  李宏  沈伟辉  蒲鹏吉  罗浩 《吉林医学》2014,(20):4475-4476
目的:对腰椎后路减压和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4例腰椎邻近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盘切除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后临床效果回访分析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椎间盘突出症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术前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手术效果优良。结论: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盘切除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治疗相邻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突出椎间盘、相邻椎间盘发生退变的MRI。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产生在L_(4~5)节段中共43处,在其相邻椎间盘中共86处;在L_5~S_1节段中共43处,在其相邻椎间盘中共43处。监测开展手术以前的腰椎部位MRI,椎间盘运用Pfirrmann分级标准加以评定,软骨终板形态运用Pappou分级标准加以评定,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各年龄段中L_(4~5)、L_5~S_1突出椎间盘,其Pfirrmann分级均多于Ⅲ级,其Pappou分级均多于Ⅱ级(P0.05);各年龄段中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加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突出椎间盘产生在L_(4~5)、L_5~S_1中处于上位的相邻椎间盘,其Pfirrmann分级加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下位的相邻椎间盘,其Pfirrmann分级加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邻椎间盘中,其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加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4~5突出椎间盘中的L3~4相邻椎间盘中,其Pfirrmann分级、软骨终板形态的Pappou分级评分均大于L_5~S_1的相邻椎间盘(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在其突出节段中,相邻椎间盘、软骨终板所产生的退变同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年龄间紧密联结,且处于上位的相邻椎间盘产生的退变多于下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节段和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未做钢板内固定;5例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6例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盘摘除加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重点介绍了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结果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融合情况,优良率96%。结论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问植骨融合术可不需钢板内固定,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相邻两节段间盘突出患者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需行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固定,Windows钢板系统能够为减压节段提供足够的即刻稳定性。手术效果取决于减压彻底性及脊髓本身有无变性。  相似文献   

15.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5例(29个节段)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PCD)。结果:优12例,良10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优良率88%。提示:PCD可作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早期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20~50岁患者,青少年时期椎间盘较少发生退变,因此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低,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3.8%。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明显区别,临床上易延误诊治。2003--2007年间我科对19例18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椎间盘突出"致残"的MRI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间盘突出是脊髓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高,多见于中老年人,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有关其影像诊断的文章较多,但是对其“致残性”少有评价.本文报告1 5例患者,其颈椎间盘突出有严重致残性,且部分病例多次被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18.
杜金刚  张颖 《北京医学》2014,36(2):153-15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的常见原因,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合并多个间隙椎间盘突出,临床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大多有严重复杂的临床表现,给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对2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非手术减压系统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27例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突出的节段和椎管狭窄的情况与是否选择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15例;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例;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1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例4例。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优良率达到92.59%,全部前路手术显示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拔出,钛板无断裂及移位;后路单开门无关门现象,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退行性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只要方式选择得当,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穿剌椎间盘旋切术+医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行椎间盘旋切术,同时经套管向椎间盘内注入臭氧气体10~20mL及盘外软组织注入臭氧气体10~15mL,观察其疗效。结果60例患者随访1~6个月,总有效率达95%,其中显效率达80%,有效率达15%,无效5%,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盘旋切术+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创伤小、见效快、费用低,并放宽了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