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低速离心、地塞米松和二甲亚砜对人类巨细胞病毒AD_(169)株在人胚肺细胞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法能使人类巨细胞病毒的细胞病变分别提前2~3天。地塞米松能增加人类巨细胞病毒AD_(169)株在人胚肺细胞上空斑形成能力约3倍。  相似文献   

2.
蓝舌病毒HbC_3株与蓝舌病毒10型标准株感染人肺腺癌SPC-A-1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雷森林$武汉大学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武汉430071 @肖安涛$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武汉430071 @刘春新$武汉大学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武汉430071 @陈保平$武汉大学医学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二步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正常人胚肺细胞MRC-5中STAT3、CA125蛋白表达,分析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STAT3与CA125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TAT3、CA125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的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胚肺细胞MRC-5(P〈0.01),且在人肺腺癌细胞.8549中STAT3与临床上常用的肺肿瘤标志物CA125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STAT3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肺肿瘤标志物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C-erbB-2基因在人肺腺癌细胞表达与药物治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紫杉醇、阿霉素和α-干扰素对不同C-erbB-2表达水平的人肺腺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C-erbB-2基因和抗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erbB-2基因在肺癌细胞株(SPC-A-1、LTEP-α-2和A549)中的表达,观察紫杉醇、阿霉素及α-干扰素干预前后3株肺腺癌细胞系中GerbB-2基因表达率的变化;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抗癌药物对人肺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计算相应IC50值;应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药物对肺腺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合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药物干预前后各细胞系DNA含量的变化。结果 SPC-A-1、LTED-α-2和A5493株肺腺癌细胞系均有不同水平C-erbB-2基因的表达。紫杉醇对低表达C-erbB-2基因的SPC-A-1肺腺癌细胞系的抗增殖作用明显强于高表达C-erbB-2基因的A549和ITEP-α-2肺腺癌细胞系,阿霉素对具有不同C-erbB-2表达水平的3株人肺腺癌细胞系均较敏感,α-干扰素对3株肺腺癌细胞均有-定的抑制作用,但较弱。在SPC-A-1细胞株应用阿霉素和紫杉醇后,LTEP-α-2细胞株应用阿霉素后,其C-erbB-2基因的表达率明显减低,但A549肺腺癌细胞系C-erbB-2表达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阿霉素和紫杉醇治疗后SPC-A-1和LTEP-α-2肺腺癌细胞系的G2-M期百分率明显升高,而A549肺腺癌细胞系表现为S期的百分率升高明显,α-干扰素对3株肺腺癌细胞系的细胞周期影响不大。结论化疗耐药可能与C-erbB-2基因的高表达有关,C-erbB-2基因的检测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霉素对体外培养不同C-erbB-2表达水平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阿霉素对人肺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SABC法检测阿霉素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C-erbB-2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对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阿霉素可显著抑制3株人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并可使SPC-A-1和LTEP-a-2肺腺癌细胞系C-erbB-2的表达下降,在SPC-A-1和LTEP-a-2肺腺癌细胞系,G2-M期百分率明显升高,而在A549肺腺癌细胞系则可见明显的凋亡峰。结论:阿霉素抑制肺腺癌细胞株SPC-A-1和LTEP-a-2的生长机制可能与降低C-erbB-2表达引起肺腺癌细胞G2阻滞有关,其抑制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长则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水痘活疫苗     
通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Oka株在人胚胎肺细胞(11次,34℃)、豚鼠胚胎细胞(12次,37℃)和人的二倍体细胞中连续传代,制成一种活的水痘疫苗。此疫苗病毒对温度略敏感,对豚鼠胚胎细胞的敏感性比野生型病毒更好。用一系列核酸内切酶特别是由Hpa Ⅰ和Eco RI所产生的特异DNA片段。它们的泳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拟将呼吸道合胞病毒M2-1基因转染人肺腺癌PAa细胞并获得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和基因转染技术,将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转录及复制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的M2-1基因cDNA片段插入质粒pXJ41,转染人肺腺癌PAa细胞,并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技术鉴定M2-1基因表达。结果 ①阳性重组子pXJ41/M2-1经双酶切,产生620bp大小片段;②RT-PCR扩增M2-1基因可见620bp清晰的条带;③免疫荧光染色见转染M2-1基因的PAa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异性绿色荧光;④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2-1基因的PAa细胞,于22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M2-1基因在人肺腺癌PAa细胞的成功转染和表达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用不同材质细胞培养容器对甲型肝炎病毒(HAV)与人二倍体细胞的培养情况。方法分别在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与中性玻璃转瓶中用相同培养条件分别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予以培养,并将HAV H2株接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倒置对细胞形态变化予以观察,并分别取样于细胞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点,将病毒感染性滴度测定出来并对其增殖动力学予以分析。结果两种材质培养感染HAV KMB17细胞形态学比较无差异,病毒增殖动力曲线比较无差异,两种材质容器将HAV H2株培养出来后增殖效果比较无差异,聚苯乙烯细胞工厂病毒收获液理论产量与有效培养面积是中性玻璃转瓶的7.28倍。结论人二倍体细胞HAV经聚苯乙烯细胞工厂与中性玻璃转瓶培养后均生长优良,说明聚苯乙烯细胞工厂可替代传统转瓶方式,成为培养细胞疫苗规模化生产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流研所与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协作,于1980年2月在国內首次分离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继而以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大鼠肺细胞和小鼠乳鼠又先后分离到34株,并着手进行灭活疫苗研制。首先,以不同毒株对小鼠乳鼠的致病力、病毒在动物体内分布、对细胞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免疫电镜、遗传工程以及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推动了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深入,仅就近二年研究的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一、甲型肝炎 病毒分离的研究,继上海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株(SL_7)分离甲肝病毒(HAV)成功后,应用Alexander细胞株,Vero细胞株、人胚肾细胞均先后分离病毒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G显带和C显带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人体肺腺癌细胞系LGC-7910的第150、173及183三代细胞进行了系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本细胞系染色体众数为67至69,具有许多涉及复杂染色体重排的标记染色体。其中9号染色体长臂的等臂染色体可能是肺腺癌的特征性畸变。9号染色体在大部分细胞中丢失,9号染色体短臂丢失可能在肺腺癌的生存及演进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物白散加味方影响胃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三物白散加味方对胃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三物白散加味方含药血清加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观察P53,Bcl-2,rasp21,CD44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三物白散加味方可降低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P53Bcl-2,rasp21,CD44基因表达率,结论:三物白菜加味方抗胃癌的作用与其影响胃癌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流感病毒在4种肿瘤细胞中的增殖情况,选择敏感的细胞系。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流感病毒感染4种肿瘤细胞,用血球吸附实验比较流感病毒在4种肿瘤细胞中的增殖情况。结果 流感病毒对Pcl12细胞和Mcloy细胞不敏感,对JEC细胞最敏感,对OMC685细胞次之。结论 对流感病毒的研究工作中试用这两株本院建立的肿瘤细胞系(JEC细胞和OMC685细胞系)来分离培养及鉴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人类β干扰素对乙型脑炎病毒在3株人类细胞株上的增殖的抑制作用(Hep-2,FL和U937)。人类β干扰素在1000Iμ/ml时,病变产生在RL细胞,Hep-2细胞和U937细胞上分别是对照组的0.5%,2.7%,37.2%。本研究同时比较了人类β干扰素在人类细胞株,猴细胞株和地鼠细胞株上对乙脑病毒的抑制作用(Hep-2,Vero,BHK21)其敏感性有明确的差异(许多文献已有报道)。本研  相似文献   

15.
用透射电镜方法研究Lassa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的形态特点,描述了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出芽发生过程,病毒诱发的微管和包涵体,并讨论了微管和包涵体在病毒形态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湖北省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以动物接种(ApodemusSylvanticus)和细胞培养(Veto-E_6)方法分离到一株病毒,名之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湖北株(EHF_H)。经部分理化性和抗原性鉴定,同KHF关系密切,同PHV也有交叉关系,同NEV则显示单向交叉。  相似文献   

17.
登革病毒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登革病毒敏感性不同的几株蚊子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方法 :对白纹伊蚊C6/3 6细胞、伪盾伊蚊Ap 61细胞和三株哺乳动物细胞LLC MK2 细胞、Vero细胞、BHK 2 1/3 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把登革病毒转染到上述细胞中 ,经传代培养后 ,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结果及时改进各细胞株的培养基的配制、消化方法和传代比例 ,各细胞株均能生长良好、单层致密、无污染 ,登革病毒转染实验呈阳性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白纹伊蚊C6/3 6细胞、Ap 61细胞、LLC MK2 细胞、Vero细胞、BHK 2 1/3 1细胞均为登革病毒敏感细胞 ,其中白纹伊蚊C6/3 6细胞敏感性较高 ,随着新的克隆细胞株的体外培养技术的成熟 ,组织培养已成为登革病毒分离、鉴定的毒力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常规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对人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生长、细胞表型以及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培养人NK细胞,观察2组培养体系中N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NK细胞CD3-CD56+表达以及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含量变化;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杀伤SGC-7901细胞活性。结果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比较,在促进NK细胞的增殖以及CD3-CD56+的表达上无明显差异( P>0.05);检测培养10天的NK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培养组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以及杀伤活性与新鲜冰冻血浆培养组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人NK细胞的增殖、细胞表型和体外杀伤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扩增登革病毒2型新几内亚株(NGC)E基因,并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方法根据登革2型病毒NGC株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NGC株E基因并克隆至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测序。按Kyte-Doolit-tle方案、Jameson-Wolf方案和Emini方案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登革2型病毒NGC株E基因,并对登革2型病毒NGC株E基因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论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登革2型病毒NGC株E基因,为制备登革2型病毒E基因单克隆抗体和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仙台病毒高滴度病毒制备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使用传代细胞稳定大量地制备高滴度的仙台病毒(SeV)的方法,取代成本高、周期长、操作繁琐、易污染的鸡胚制备仙台病毒的方法,用于实验研究。方法:首先观测不同细胞感染仙台病毒后发生病变的时间、程度以及产毒量,确定仙台病毒敏感细胞株并确定病毒产量高峰期,连续在细胞中传3代测量上述指标。其次观测染毒时病毒吸附时间不同对病毒滴度的影响。综合分析后建立制备高滴度仙台病毒的方法。结果: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对仙台病毒高度敏感,细胞出现病变所需时间短且明显,病毒产量最高。仙台病毒滴度与染毒时的吸附时间呈正相关,病毒最佳吸附时间为90min。接种病毒后72h收获的病毒滴度最高,平均为11 TCID50,并且病毒可以在细胞内连续稳定传代。结论:确认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为仙台病毒的敏感细胞。且病变快、明显,病毒产量高。为在体外深入研究仙台病毒和大量繁殖高滴度仙台病毒提供了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