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宫颈肌瘤为自子宫颈生长的肌瘤,临床上少见,国内外报道发生率2.4%~7.0%。宫颈肌瘤位于骨盆深部,大者嵌顿于骨盆中,使颈旁和阴道壁不易或不能暴露,且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子宫动静脉、直肠等器官移位;因部位特殊,故手术操作难度大,绝大多数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症亦相应拓展。我院从2006年始共完成宫颈肌瘤剔除术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颈肌瘤是自子宫颈生长的肌瘤,位于骨盆深部,大者嵌顿于骨盆中,使颈旁和阴道壁不易或不能暴露,且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直肠等器官移位。子宫颈肌瘤分5型:中央型,前壁型,后壁型,侧壁型,多发型。宫颈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缺少临床症状,较小时不易诊断,发现时肌瘤常较大,直径达10cm以上,嵌顿于盆腔或阴道内,给手术带来困难。由于宫颈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易造成膀胱输尿管或直肠的损伤,为避免手术中周围脏器的损伤,对于巨大宫颈肌瘤,笔者对原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有效地预防了手术中出血及脏器损伤,现将改进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宫颈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来源于宫颈间质组织或血管肇组织,故临床比较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0.95%~10%不等 [1-3],本组病例占2.54%,其中巨大宫颈肌瘤(10cm)占宫颈肌瘤38.89%宫颈肌瘤按其生长方式可分为浆膜下肌壁间粘膜下三种类型,按其生长部位可分为前壁后壁侧壁和悬垂型四种类型 [2],不同类型肌瘤处理方法不同宫颈肌瘤由于缺少自觉症状,有的发现时己达儿头大小,嵌顿在盆腔内,给诊治带来困难,甚至误诊误治,术中常因出血过多可致休克,由于解剖关系复杂可造成膀胱直肠或输尿管损伤,实为妇产科医师应注意的问题现将我科5年来收治的巨大宫颈肌瘤14例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按肌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宫体肌瘤(90%)和宫颈肌瘤(10%);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1,2]。2种及2种以上肌瘤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3];其生长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故对  相似文献   

5.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少数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称为子宫腺肌瘤[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MRI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8例,讨论其MRI表现。结果宫腔内息肉生长型2例,其中1例穿透子宫壁全层种植于腹盆腔肠管表面;肌层肿块型1例;肌层浸润型3例;盆腔肿块型2例、均为肌瘤术后病例,其中1例伴子宫肌层结节。实性肿瘤7例、2例伴坏死,囊实性肿瘤1例。肿瘤的实性成分在MRI的T1WI多呈等信号,T2WI多呈稍高信号,DWI信号明显增高,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MR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息肉生长型、肌层肿块型、肌层浸润生长型、盆腔肿块型;大多为实性肿块。当看到MR上有上述表现,特别是有浸润性生长表现,同时实性成分于DWI上信号明显增高、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的病例,应考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见于30-50岁妇女.子宫肌瘤可生长在子宫体部,也可生长在子宫颈部.子宫肌瘤90 %以上生长于子宫体部,仅少数(4%-8%)发生于子宫颈.根据肌瘤所在子宫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及阔韧带内肌瘤.  相似文献   

8.
宫颈肌瘤来源于宫颈间质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常为单发,其发生率约占子宫肌瘤的2.2%~8%[1]。宫颈肌瘤较小时不易诊断,发现时常较大,可嵌顿于盆腔或阴道内,手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子宫肌瘤可分三类,(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占60%~70%。(2)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子宫表面,约占20%。  相似文献   

10.
朱兰 《求医问药》2010,(10):27-28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根据肌瘤所处位置的不同,临床上将子宫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是最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肌瘤突出于子宫外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黏膜下肌瘤(肌瘤突出于子宫腔内表面,与黏膜层直接接触)和子宫颈肌瘤(肌瘤生长在子宫颈部,一般较少见)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樊丽萍 《海南医学》2011,22(14):136-13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90%)和宫颈肌瘤(10%)。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约占20%)和黏膜下肌瘤(占10%~15%)。本病例位于子宫下段近膀胱腹膜反折处浆膜下子宫肌瘤,借长3cm、直径1cm之蒂生长到腹膜外膀胱右侧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2.
宫颈肌瘤是位于子宫颈部的良性肿瘤,占全部子宫肌瘤的1%~16%,平均为8%左右[1],由于生长部位的关系,较之宫体部肌瘤在诊断和处理中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就46例宫颈肌瘤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本院自1991年6月2004年12月间,因宫颈肌瘤经腹部手术者共46例,均为单发。占同期经腹手术子宫肌瘤的1·5%,凡由阴道内摘除的黏膜下肌瘤或合并宫体肌瘤者未包括在内。年龄24~58岁,宫体部肌瘤发病年龄相仿,除1例未婚外,其余均已婚。分类:按宫颈解剖将宫颈分成宫颈阴道段和宫颈上段。肌瘤位于阴道段26例,宫颈上段20例。按宫颈方位分前壁肌瘤16例…  相似文献   

13.
宫颈妊娠或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发生率极低,不到异位妊娠的1%[1]。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者称为宫颈妊娠,极罕见,发病率为1∶18000,属于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其胚胎植入部位在子宫颈管内的宫颈粘膜内,也即孕卵在子宫颈内(即组织学内口以下的宫颈内膜)着床和发育[2]。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则因受精卵着床。  相似文献   

14.
宫颈妊娠或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是两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异位妊娠,前者因平滑肌组织少故收缩力差,后者因滋养细胞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并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1].在常规行人工流产术中均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致命大出血.2009年1月始我院在宫颈妊娠或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动脉栓塞预防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子宫肉瘤是恶性程度较高而又比较罕见的女性生殖器钟瘤。从我院收治确诊为子宫肉瘤的患者来看,多为25—40岁的妇女,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则多见于幼女。肉瘤可在子宫任何部位生长,但发生在子宫体部的要比子宫颈部位的为多。子宫体肉瘤可由子宫肌层或子宫内膜间质发生,而发生于子宫体肌层者为多。对于子宫肉瘤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才能确定诊断,有相当一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檀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8):444-445
子宫肌瘤是最为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根据肌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占92%)和子宫颈肌瘤(占8%);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又可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左右)和黏膜下肌瘤(占10%~15%)。子宫肌瘤常为多个,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发生变性,据国内资料报道,其中肉瘤变性率(恶变率)为0.4%~0.8%。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构成的子宫良性肿瘤. [病理] 大体观子宫肌瘤是实性肿瘤,可发生在子宫的任何部位,大小差异很大,可单个,也可多个.形态多呈圆形,也可不规则形或多个肌瘤相互融合成结节状.肌瘤组织较正常子宫肌组织硬而致密.肌瘤自身没有包膜,周围被压迫的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界限清楚.肌瘤表面色淡,切面呈灰白色,可见呈漩涡状或编织状排列的结构,组织质地致密.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在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类似肌壁肌瘤,称子宫肌腺瘤。子宫肌腺瘤与周围肌层无明显分界,无包膜存在,局部手术难以剥除。当病变在宫颈靠近输尿管时,为防止损伤输尿管,往往需要放置输尿管导管,并行膀胱造瘘术。现报告1例宫颈肌腺瘤切除术+右输尿管支架放置术+膀胱造瘘术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任丽萍 《包头医学》2008,32(4):238-239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肌瘤.按肌瘤生长部位不同分肌蹙问肌瘤、浆膜下肌瘤及黏膜下肌瘤[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术中联合B超监护下,对32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进行手术,采用钳夹、扭转、牵拉等方法成功实施手术。结果32例内突壁间肌瘤中,有29例为1次切净,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6%。其手术时间:最长2.25h,最短30min,平均44min;出血量:最多出血量80mL,最少出血量5mL,平均22mL。32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约占9.38%,其中术后发热(合并重度贫血)1例,子宫出血1例,TURP综合征1例。结论B超监护下采用官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