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状况,寻找新生儿病房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来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本院住院新生儿的临床标本,将从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100株大肠埃希菌,这些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噻肟(67%)、四环素(58%)、左氧氟沙星(34%)、头孢吡肟(33%)、头孢西丁(26%)、氯霉素(19%)、阿米卡星(13%),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100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55%,痰液大肠埃希菌菌株ESBL检出率为65%,明显高于无菌体液(血液、脑脊液)的27%。产ESBL大肠埃希菌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菌株。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为15%,耐药谱型以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四环素为主,占8%。结论住院新生儿临床送检标本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及耐药模式进行连续监测,对于临床用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分布及其与ESBLs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10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ESBLs基因,以及100株产ESBLs与100株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Ⅰ类整合子基因,分析Ⅰ类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以及与ESBLs基因的关系。结果儿科临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以CTX-M型最多见(84.0%),其次为TEM-1型(63.0%);产ESBLs菌株基因分型分布以TEM-1合并CTX-M型最多见(45.0%),其次为CTX-M型(34.0%);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中Ⅰ类整合子扩增阳性例数分别是100例(100%)和25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耐药性明显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的菌株,阳性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氨基糖苷类耐药比率较高,依次为86.4%、88.0%和80.0%。结论Ⅰ类整合子在儿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并与产ESBLs菌株耐药性形成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重要病因,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通过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31例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以发热、少吃或拒乳、反应差、惊厥等表现多见。并发低钠血症17例、脑积水8例、硬膜下积液2例、脑室管膜炎2例、脑梗死1例。CRP升高30例,占97%。治愈14例,不良预后12例(其中死亡5例)。2007~2011年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达50%以上,明显高于2001~2006年。2007~2011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为57%,而2001~2006年未检出产ESBLs菌株。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预后欠佳。CRP检查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上升最为显著,产ESBLs菌株检出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儿复杂上尿路感染的因素及致病菌的耐药现状。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复杂上尿路感染患儿178例,分析其尿培养阳性的因素、致病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复杂上尿路感染患儿的年龄以≤1岁为主,占46.6%。致病因素中以膀胱输尿管反流为主,占61.8%,40例肾瘢痕患儿中有92.5%存在反流。复杂上尿路感染致病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3%,但与单纯上尿路感染相比所占比例明显下降(P<0.001);克雷白杆菌与绿脓假单孢菌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纯上尿路感染所占比例(分别P<0.01,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28%,以大肠埃希菌易产生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未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及第1、2、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均高,而ESBLs菌株交叉耐药情况更为严重。结论复杂上尿路感染以婴儿期多见,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复杂上尿路感染及肾瘢痕的主要因素,大肠埃希菌仍是其主要致病菌,但克雷白杆菌、绿脓假单胞菌比例明显上升,致病菌耐药性高,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细菌耐药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659例行痰培养,并用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经痰培养确诊118例大肠埃希菌感染,检出率为17.99%。其中男90例,女28例。在检出的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87株,占73.73%。药敏结果显示100%的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对常用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性依次为78.81%、73.73%、73.73%、76.27%、78.81%。结论昆明地区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阳性率高,耐药性日趋严重,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可作为其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采集AL患儿血标本进行培养,采用API或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6 400份AL患儿血标本培养阳性713例,阳性率为11.1%;在首次分离的655株菌株中,革兰阳性菌344株,占52.5%,以葡萄球菌为主,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株;革兰阴性菌278株,占42.5%,以黏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100%;真菌33株,占5.0%.结论 AL患儿血培养阳性菌以葡萄球菌、黏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近5年小儿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3年1月 - 2007年12月收治的116例尿培养阳性患儿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1.89%(95株),革兰阳性球菌占18.11%(21株).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7.24%、屎肠球菌12.93%、肺炎克雷伯菌8.6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大肠埃希菌产酶49株,产酶率62.82%,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4株,产酶率40%.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耐药性均在90%以上;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100%耐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100%耐药,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较非产ESBLs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明显增高.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100%敏感,呋喃妥因敏感性在90%以上.结论 昆明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大肠杆菌耐药性明显.治疗前的尿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儿童尿道分离大肠埃希菌CTX-M耐药基因型的亚型分布以及pH值变化对其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儿清洁中段尿中分离获得的11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培养,检测和统计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株的药敏结果,并采用PCR及基因测序法分析CTX-M耐药基因的亚型分布。在体外建立不同梯度的酸碱培养环境,评估pH值变化对CTX-M耐药基因型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影响。结果 11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68株(60.18%)产ESBLs,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47%和2.94%。41株携带CTX-M耐药基因,其中CTX-M-14型和CTX-M-15型为主要亚型,均为18株。相对于中性环境,pH值为6.0、6.5时,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pH值为6.0时头孢吡肟的耐药性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H值为8.0、8.5时,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下降,pH值为8.5时,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CTX-M耐药型大肠埃希菌的携带率较高,其中CTX-M-14型和CTX-M-15型为最主要的流行亚型,适当碱化尿液可能有助于CTX-M耐药型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液病患儿血培养检出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儿血培养检出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195-2000年我院血液病病房住院病人血培养结果,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10份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标本93份,2份为复数菌,共检出病原菌95株,阳性率为15.2%。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有首位共31株,占32.6%。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产生率为66.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第2位,共19株占20%,对苯唑青霉素耐药率为70.6%;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1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血液病患儿血培养的病原菌主要以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普遍较高,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耐药率70.6%。  相似文献   

10.
恶性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感染产ESBLs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血液培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2008年因化疗后严重感染的3264例恶性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Bact/ALTER 3D 720全自动快速血培养仪对患儿的静脉血样进行培养,VITEK 60细菌检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NCCLS标准判读。结果:检出大肠埃希菌58例,肺炎克雷伯杆菌51例,其中产ESBLs菌株分别为38例和19例,产ESBLs病原菌总检出率为52.3%(57/109)。产酶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未产酶菌株,两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保持高敏感性。结论: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感染患儿产ESBLs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产ESBLs细菌对常规抗生素耐药性高,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能有效指导临床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细菌性脑膜炎(BM)患儿致病菌分布、耐药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5年3月脑脊液(CSF)培养阳性B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分新生儿组(0~28 d)、婴儿组(~1岁)、儿童组(≥1岁),按发病时间分早年组(2004年3月—2010年3月)和近年组(2010年4月—2015年3月),按临床病因分为外伤手术继发感染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100例患儿,检出10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62株(60.8%),革兰阴性菌40株(39.2%)。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33株)、大肠埃希菌(22株)、无乳链球菌(10株)。近年组无乳链球菌所占比例为18.8%(9例),高于早年组的1.9%(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6,P=0.011)。外伤手术继发感染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1,P=0.010)。药敏分析发现,对照组中60.0%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外伤手术继发感染组的唯一1例大肠埃希菌ESBLs阴性。两不同病因组中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外伤手术继发感染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66.7%,对照组为4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乳链球菌均发生在对照组,对青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而万古霉素敏感率仅为70%。新生儿组、婴儿组和儿童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0%(22/40)、78.6%(33/42)和33.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8,P0.05)。三个年龄段最常见的急性期并发症分别为脑室扩张(40.9%)、硬膜下积液(45.5%)、脑积水(40.0%)。治愈35例,好转出院41例,未愈自动出院22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BM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为主,近年无乳链球菌感染有所增加,不同年龄组的并发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产时抗菌药物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治疗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GBS筛查阳性的494例孕产妇及其所分娩的52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孕产妇是否接受IAP治疗将新生儿分为IAP组(304例)和对照组(222例),比较两组间的各项临床指标、EONS发生率、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 结果 IAP组出现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IAP组EON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2)。IAP组和对照组EONS患儿血培养检测病原菌种类最多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3%)和GBS(3.2%)。IAP组氨苄青霉素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9)。 结论 IAP治疗虽可降低GBS阳性孕产妇所娩新生儿的EONS发生率,但IAP治疗后氨苄青霉素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升高,提示应强化对EONS患儿血培养结果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诊疗计划。  相似文献   

13.
儿童支气管肺炎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监测儿童支气管肺炎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分离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液的272株革兰阴性致病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占52.9%。除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以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的革兰阴性菌株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仅为0.7%,其次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应高度重视儿科较高的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及耐药率,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儿科181例住院患儿深部痰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细菌2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14%(186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尤为突出,但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仍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占30.86%(83株),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前三位,除对万古霉素仍敏感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结论 儿童深部痰培养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ESBLs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尤为突出.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其耐药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泌尿系感染2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6年首都医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病房收治的277例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尿培养前未应用过药物的患儿其尿培养阳性率为62.07%,132例培养前应用过药物的患儿其阳性率为2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培养结果中大肠埃希菌有94例,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抗生素的应用会大大降低尿培养的阳性率。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头孢西丁可作为小儿泌尿系感染的首选用药。对首次发病的泌尿系感染患儿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一些潜在的病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新生儿肺炎住院且痰培养阳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 564例C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 383株,其中细菌3 584株、病毒771、真菌7株及非典型病原体21株。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 045株(85.0%),细菌中排名前三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693株(89.9%)。在344例H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24株,其中细菌402株,真菌17株,呼吸道合胞病毒5株。细菌均为革兰阴性菌,未发现革兰阳性菌,排名前三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CAP与HAP新生儿中革兰阴性菌产ESBLs菌分别为26.9%、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HAP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HAP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外)的敏感性普遍低于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外)的敏感性普遍低于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结论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CAP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HAP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HAP致病菌的产酶率和耐药性均普遍高于CAP,且有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科临床分离志贺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所有细菌性痢疾住院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志贺菌共59株,用肉汤稀释法进行ESBLs的检测,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结果 59株志贺菌中共检出产ESBLs者21株,阳性率为35.6%,以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为底物时21株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以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为底物时检出5例,检出率为23.8%.产与不产ESBLs组均对青霉素类严重耐药,产ESBLs组对三代、四代头孢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对磺胺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亦高于非产酶组.对产ESBLs菌株敏感性较好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0.0%、0.0%、14.3%、9.5%、14.3%.结论 本地区儿科分离志贺菌产ESBLs阳性率高,且产ESBLs菌呈多重耐药,建议临床微生物室开展对志贺菌产ESBLs的检测,根据患儿状况选择上述5种耐药率低的药物作为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的连续病例,选择其中抗生素使用之前痰液、血液、脑脊液或脐分泌物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病例。根据发病日龄不同,将菌株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将菌株分为侵袭性感染和非侵袭性感染。选取11种最常见的毒力基因,应用PCR方法对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检测。采用Chromas软件进行读序,测序结果采用Chromas软件直接进行BLAST Search比对。结果 110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自102例住院新生儿,源于痰液79株(71.8%),血液18株(16.4%),脑脊液6株(5.4%),脐分泌物7株(6.4%);源于足月儿102株,早产儿8株。早发型27株,晚发型83株;侵袭性感染24株,非侵袭性感染86株。①Einv基因阳性91.8%,CNF1基因阳性21.8%,CNF2基因阳性12.7%,Eagg基因0.9%;共有7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单纯携带Einv基因66株,单纯携带CNF1基因1株,携带Einv-CNF1基因20株,携带Einv-CNF2基因11株,携带Einv-CNF1-CNF2基因3株,携带Einv-Eagg基因1株。8株(7.3%)11种毒力基因检测均阴性。②携带CNF1或CNF2菌株的37例患儿中22例合并呼吸衰竭,15例需予NCPAP呼吸支持,10例合并多脏器受损,3例肺出血。③8对菌株分别来自同一患儿不同时期或不同部位,其中7对菌株经PFGE分型分别属于同一基因型。3对分别来源于同一患儿不同时期的痰液标本菌株,PFGE分型一致,但毒力基因携带模式不相同。结论 本研究检测到4种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以Einv基因携带率最高;共发现7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以单纯携带Einv基因最多见。 CNF1及CNF2基因可能与肺部感染的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