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掌握本地区病原分布特征,为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成都地区2006 -2008年度376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及肠道腺病毒(Adv)检测.结果 RV的检出率为37.76%(142/376),其中42例进行G分型,45例进行P分型,G分型以G3型为主21例(50%),其次为G2和G1型,P分型以P[8]型为主21例,其次是P[4]型19例.RV感染主要为6~23月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在10 ~12月份(75.8%).RT-PCR法检出HuCV、AstV及Adv的检出率分别为15.85%、1.64%及2.04%.结论 RV是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G3型、P[8]、P[4]型.除RV外,HuC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了解四种主要腹泻病毒在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0份及儿童保健中心健康婴幼儿正常粪便标本11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结果290份腹泻标本中四种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轮状病毒39.31%,杯状病毒11.38%,腺病毒10.69%,星状病毒4.83%;对114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G、P分型,G3型及P[8]型为优势株;114份正常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为0,杯状病毒检出7例,星状病毒检出1例,腺病毒检出5例。结论病毒性病原在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系统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毒株分型鉴定;HuCV、AstV和AdV采用RT-PCR或PCR法进行检测。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年龄1~59月龄,平均(10.5±9.2)月龄。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RV(37.7%,113/300)、HuCV(23.7%,71/300)、AstV(4.0%,12/300)和AdV(2.7%,8/300)。①HRVG血清型以G3型(38.9%)最常见,其次为G2型(8.8%);P基因型以P[8](33.6%)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15.9%)为主。113份HRV阳性标本中,7~12月龄儿童占43.4%(49/113),高发季节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②HuCV感染中诺如病毒检出67份,扎如病毒4份。HuCV感染于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8/71),24月龄以下患儿占95.8%(68/71)。③10/12例AstV感染发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月龄分布为2~16月龄。④8例AdV阳性标本PCR产物经克隆测序,AD2、3、5、7、12和41型各1例,AD31型2例。AdV感染高发于2010年1至6月,发病高峰为7~12月龄(4/8)。⑤60.0%(180/300)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混合感染23份,其中12份(52.2%)为HRV+HuCV,5份(21.7%)为HRV+AstV,2份为HuCV+AstV,HRV+AdeV、HuCV+AdeV、AdeV+AstV、HRV+AstV+HuCV各1份。结论 H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乌鲁木齐地区2011年度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7种病毒性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5岁及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15份, PCR 法检测腺病毒( AdV ), RT-PCR 法检测轮状病毒(RV)、爱知病毒(AIV)、人双埃可病毒(HPeV)、杯状病毒(HuCV)、肠道病毒(EV)、星状病毒(AstV)。结果315份粪便标本中7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RV 27.30%(86/315),AIV 18.41%(58/315),HPeV 12.38%(39/315),HuCV 12.06%(38/315),EV 5.08%(16/315),AdV 3.81%(12/315),2种及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达17.14%(54/315),未检出AstV。上述病毒感染均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 RV感染主要集中在秋冬季,AIV感染主要集中在下半年,HPeV、HuCV及EV感染主要集中在夏季,AdV感染成全年散发,无明显季节性。结论 RV感染是导致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次是AIV、HPeV及HuCV,EV和AdV感染在婴幼儿腹泻中的致病原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省婴幼儿腹泻患者轮状病毒的感染特点及基因型别的变迁情况。方法2007—2010年在河北卢龙县医院和卢龙县妇幼保健院收集5岁以下腹泻住院病例1643例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643例标本中801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48.75%。对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2007—2010年G3型所占比例波动于48.59%-69.92%,G1型由2007年的10.59%下降至2010年的5.79%,G9型则由2007年的2.12%上升至2010年的19.74%。P分型以P[8]最为常见,G/P组合以G3P[8]为主。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G3P[8]为河北省主要流行株,G9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的流行特点。方法2011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市3家医院肠道门诊收集输液两次以上5岁以下腹泻患者病例604例,采集粪便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半巢式反转录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04例标本中96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15.89%。秋冬季为A组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高峰,其中11月份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55.56%,30/54)。轮状病毒腹泻主要发生于3—23月龄患者(93.76%,90/96)。对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G分型以G3+G9型混合感染占第一位(37.50%,36/96),其它型别主要有G3型(28.12%,27/96),G1型(11.46%,11/96),G9型(9.38%,9/96),G2型(8.33%,8/96)。P分型以P8型为主要优势株(86.46%,83/604),其次为P4型(10.42%,10/96)。最常见的G/P基因型组合为G3+G9/[P8](36.46%,35/96),其次为G3/[P8](26.04%,25/96),GI/[P8](11.46%,11/96),G9/[P8](9.38%,9/96),C2/[P4](8.33%,8/96)。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北京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2011年主要流行株基因型组合为G3+G9/P[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珠海市冬春季节儿童诺如病毒(NV)、扎如病毒(SV)和星状病毒(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11月21日至2010年4月3日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泻儿童粪便样本,选取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筛查阴性的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NV、SV和AstV的特异基因片段,并对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种病毒季节总检出率为21.49%,其中2009年12月的检出率最高,为29.05%,而2010年2月检出率最低,为12.20%,87.96%的阳性样本来自0~30月龄患儿.NV、SV及AstV的季节检出率分别为14.70%、2.75%和4.04%,3种病毒中以NV和SV各月份阳性检出率差别较大,而AstV较为一致,12 ~ 18月龄患儿NV检出率最高(34.09%),60 ~ 120月龄患儿SV检出率最高(12.5%),24 ~30月龄患儿AstV检出率最高(16.67%).诺如病毒经分子分型后均为GⅡ型.结论 NV是引起2009年冬春季节珠海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SV与AstV也是重要的病原,应加强对婴幼儿NV、SV和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益阳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收集的761例腹泻标本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761例腹泻标本病毒检出率为45.9%(349/761),4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轮状病毒(humanrotavirus,HRV)27.7%(211/761),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HuCV)11.4%(87/761),腺病毒(adenovirus,ADV)8.0%(61/761),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4.3%(33/761),其中混合感染17.3%(132/761)。病毒性腹泻好发于6月龄~23月龄婴幼儿(60.5%,316/522),临床表现以水样便(89.2%,679/761),伴呕吐、发热(63.2%,481/761)最常见。结论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是引起益阳市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原体。〈2岁的婴幼儿是腹泻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患儿临床症状以水样便,伴呕吐、发热等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四种主要腹泻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样本共460例,轮状病毒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腺病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鉴定。结果46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占35.22%(162/460);杯状病毒占20.43%(94/460),星状病毒占9.78%(45/460),腺病毒占3.70%(17/460),混合感染达7.17%(33/460),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对162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示G1P[8]为主要流行株,杯状病毒以GII-4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星状病毒为I型,腺病毒为Ad41。结论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其次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情况及其型别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8月到2009年7月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先采用A组胶体金法快速检测RV抗原,将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RNA提取,RT—PCR扩增病毒VP7编码基因,并将部分PCR产物阳性标本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递交GentBand数据库进行BLAST搜索,及作同源性分析。结果1156份标本经胶体金法检测RV阳性305例,阳性率26.38%。阳性患儿中5岁以下占97%,5岁以上占3%;。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季节高峰从9月逐渐升高至次年2月为高发季节(18.4%~47.6%),三月逐渐回落。其中1月份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10月、11月、2月。轮状病毒检出率最低的是6、7、8月。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的优势株仍然是Gl型(72.7%),其次是G3型(27.2%)。结论轮状病毒是天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5岁以下儿童为最主要的易感人群,流行基因型以G1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41例流动儿童腹泻患者的人口资料学以及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诺如病毒(NVs)、星状病毒(AstV),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腺病毒(AdV)。结果 24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RV、NVs、AdV、AstV4种病毒总检出率为56.0%(135/241),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6%(105/241)、11.2%(27/241)、7.9%(19/241)、6.6%(16/241)。27株NVs阳性毒株均为GII-4;19株AdV中14株为AdV-41型,并有AdV1、2、3、31型的散在感染;AstV感染15株,均为AstV-1型。结论病毒为流动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依次为NVs、AdV和AstV。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了解深圳地区引起临床婴幼儿急性腹泻中常见病毒的病原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婴幼儿急性腹泻常见病毒: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tV)、诺如病毒(NV),采用单重PCR法筛查临床腹泻标本肠道腺病毒(EAdV)。结果在440份标本中,共检出197例至少感染一种腹泻病毒,总阳性率为44.77%(197/440),其中183例为一种病毒感染,14例(3.18%)为混合感染。4种腹泻病毒以RV感染为主,阳性率为28.64%(126/440);其次是EAdV,阳性率为8.86%(39/440);NV阳性率为5.45%(24/440);AstV阳性率为1.82%(8/440)。混合感染以RV合并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92.86%。结论 RV、EAdV和NV是引起深圳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致病原,混合感染以RV联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临床上应根据所感染病原体制定有针对性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婴幼儿腹泻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用RT-PCR法检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HuCV。结果长春地区婴幼儿腹泻HuCV检出率为18%。HuCV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6%)。流行高峰季节为11月至次年3月。选择19株HuCV进行分子鉴定,16株属GII-4群,2株属GII-3群,另一株属GI-2群,表明GII-4群为本地区优势株。5岁以下儿童中HuCV腹泻在年龄和季节分布上都与轮状病毒腹泻很相似。结论长春地区婴幼儿杯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北省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构成及流行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哨点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0-59月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686份,同时填写个案调查表,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HRV),采用PCR或RT-PCR法检测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HAstV)和肠道腺病毒(HAdV),并对轮状和杯状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686份标本病毒性病原总检出率64.14% (440/686),2014年62.71%(222/354),稍低于2015年的65.66% (218/332) (x2=0.649,P=0.421),其中单纯轮状、杯状、星状和肠道腺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5.13%(241/686)、11.37%(78/686)、1.75%(12/686)和4.96%(34/686),合并感染率10.93%(75/686)(合并2种69份,合并3种6份).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以13-24月龄最高(x2=22.289,P<0.001),随月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季节性分布明显,秋冬季(11月-次年2月)高发,以G9P[8]型为主(87.95%,270/307).杯状病毒全年呈多峰分布,3-6月份检出率较高,2015年(24.70%,82/332)高于2014年(13.56%,48/354)(x2=13.841,P<0.001).结论 河北省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复杂,混合感染比例较大,轮状病毒为主要致病病原体,该病毒主要侵犯2岁以下儿童,秋冬季高发,其中G9P[8]型成为本地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诺瓦克样病毒与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的病原关系和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别。方法采用ELISA方法筛检轮状病毒,RT-PCR方法检测诺瓦克样病毒,诺瓦克样病毒阳性样品的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结果35份成人散发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8例,诺瓦克样病毒4例,测序分析确定1株为诺瓦克样病毒GⅡ-3型,另1株为GⅡ-4型。结论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患者中存在诺瓦克样病毒感染,且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别不一。  相似文献   

16.
Rotavirus (RV), norovirus (NoV), and adenovirus (AdV) have been reported as the common viral pathogen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RV, NoV, and AdV infection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symptom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fecal specimens, and data on clinical symptoms were collected from 201 children with diarrhea and 53 children without diarrhea admitted to the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in Xi'an, China between March 2009 and May 2010. RV, NoV, and AdV were identified in 68.7% (138/201), 20.4% (41/201), and 5.0% (10/201), respectively,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These three viruses were also detected in 13.2% (7/53), 35.9% (19/53), and 9.4% (6/53), respectively, of children without diarrhea. Diarrheal children infected with RV alone showed the average severity score of 6.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score of 5.3 in children with unidentifiable viruses. GII.3 and GII.4 were the only two NoV genotypes identified, and the GII.4 sequences were genetically close to GII.4 2006b cluster.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NoV as a causative agent of pediatric diarrhea after RV based on the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 infection, and particularly convey information of asymptomatic infections of enteric viruses in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感染状况、临床表现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及儿童保健中心健康婴幼儿粪便标本各428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杯状病毒,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别。结果428份腹泻样本中有63份为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4.72%。其中诺如病毒GⅡ型58例,未检出诺如病毒GI型,札如病毒5例,以诺如病毒GⅡ-42006b型为主要流行株。428份健康对照组标本杯状病毒检出19例,诺如病毒6例,札如病毒11例,2例为诺如病毒GⅡ型和札如病毒混合感染。结论南京地区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流行毒株以GⅡ-2006b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一种高效、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的方法,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并了解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497名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FA)、流感病毒B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和腺病毒(ADV)等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病毒感染106例,检出率为21.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多,为63例,占阳性病例的59.43%;腺病毒8例,阳性率为7.55%;副流感病毒3型7例,阳性率为6.61%;流感病毒A型5例,阳性率为4.71%;流感病毒B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1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2型1例,阳性率为0.94%;混合型18例,阳性率为16.98%。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逐步下降,1岁以内的患儿病毒感染率达23.99%,(1~12)岁患儿病毒感染率为15.23%,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冬、春两季好发,检出率达27.31%,夏、秋两季检出率为14.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具有经济、高效、简便、快速、直观、特异等优点,是一种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早期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