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伊莉 《肝博士》2008,(3):36-36
肝癌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虽然临床上肝癌已由“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但就患者而言,肝癌还远远未被攻克。肝癌的发生有多种诱因,多一点了解,就能降低您成为肝癌“后备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失眠,在古代文献中称为“不寐”、“不得眠”或“不得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的日益激烈,失眠症患者日渐增多,其临床表现也有程度轻重的不同。有的睡眠浅而多梦易醒,醒后再不能入睡;有的就寝后欲睡不能,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失眠症的诱发因素可由多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所致,治疗上以往强调从“心神论治”,笔者观察,临床上若以“心肝同治”,清心解郁,养血安神,从“肝郁”着手施治则收效更佳,兹将自拟清心解郁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以失眠为主症前来就诊2次以上者为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3.
方剂组成结构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君、臣、佐、使”自《内经》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方剂的组方原则。从方剂的临床应用看方剂的组方原则应是“依法制方,以法统方”,“君、臣、佐、使”仅是临床组方过程中一种组成结构形式。这种组成结构与临床方剂的其他组成结构互补为用。以使方剂在临床上能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4.
隐匿型心衰的若干临床病象广西靖西县人民医院(533800)李英君临床上典型的心衰诊断并不困难,但一些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已经不全,却缺乏典型的心衰表现,或被其它疾病所掩盖,临床上称为“隐匿型心衰”,这种现象常常被忽视。如能抓住其临床特点,早期识别,避...  相似文献   

5.
杨衍涛 《甘肃医药》2014,(7):548-549
“低热”一证,在临床中很常见,应用现代医学能查清楚病因者,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但有部分病例,虽经各种检查和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仍难确定其诊断,对症治疗不宜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实践第一的观点,从祖国医学方面对“低热”诊治方法上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病人,由于长期补铁,导致补铁过度,成了个“铁人”,能被吸铁石吸住。漫画表达的意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很明显,它揭露了一个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的问题——“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7.
针对学生对外科一些基本技能,存在“当初学会,过后生疏或遗忘”;思想不稳定,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科临床工作特点亦感到茫然,一进入外科临床实习便“手忙脚乱”而不知从何“下手”;心理上处于一种压抑、紧张状态,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窘迫地位而灰心丧气;甚至有的外科已轮转完还是稀里糊涂而没有找到“感觉”等一系列问题。为使学生进入外科临床实习能在短时尽快适应,从而学到较多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使急性“未明热”的药物选用合理,使发热尽快控制,减少药物的滥用及毒副反应发生。方法 根据临床上存在的用药情况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结果 不合理应用抗感染性药物,达不到用药目的,且使毒副作用及耐药性增加。结论 对急性“未明热”,临床医生若能注意发热的节律性,则可合理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婴儿湿疹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治方法。中医药因能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皮损,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文献谓之“奶癣”、“胎潋疮”;《外科正宗》“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医宗金鉴》中称“胎潋疮”,“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冯鲁胆在《锦囊》中说:“此疮乃脏腑不和之气上冲,血热之毒上注,小儿阴气未足,阳火有余”所致。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从肝论治欧德深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属中医“瘿病”、“肝郁”、“中消”范畴。甲亢病理变化复杂,累及肝、心脾胃)、肾等,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体会,本病基本病理为“肝气郁结”而致病变丛生。临床上从肝论治确能收效。1甲亢之成重责于肝本...  相似文献   

11.
肌营养不良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临床上缓慢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缩与无力。这类病的社会危害性大,且能稳定遗传,将长期危害人类健康。西医在基因治疗尚未突破前,目前用的各种药物均有一定局限性或副作用。目前中医各家治疗本病,理论上尚难统一,治疗还是以改善临床上肌肉功能为主,尚不能根本上完全治愈。“五脏阴阳”辨证纲领和“三维守恒”治疗法则的提出,将极大地提高中医治疗肌营养不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临床上常将药物置于体表,通过皮肤、穴位及五官九窍粘膜透入,以达治疗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目的,此即为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一些病,变“汤头”为“膏药”,“有殊途同归之妙”,已成为历代医家之共识,并在漫长的发展进程和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丰富的经验。因此,传统的外治方法和药物剂型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著名医药家李时珍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中医学的心身医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既重视病人的躯体疾病,又重视病人的心理感受。在诊断学方面,病人的主观感受如发热、恶寒、疼痛、口渴等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它们的消除也是中医治疗效果的体现。在治疗学方面,中医对查不出病因或病灶的某些“神经宫能症”或“机能性病变”以及“心因性疾病”,也能根据脉症对之进行辨证论治,以消除病人主观上的痛苦感受。在方药学方面,中医在用药材料上、方药名称上和炮炙加工上,都针对病人的心理感受而作出考虑。临床中医学这种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应用“比类”、“取象”、“谐音”、“谐象”等形式来暗示和诱导病人产生一定良性心理反应,既达到治疗病人躯体疾病的目的,又消除病人不良心理感受并反馈作用于躯体的心身医学特征,值得结合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来发扬先大。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定义“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口腔临床工作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创造“美”紧密联系。医务人员通过对美学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对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都极为有利,也能使临床医疗效果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338-34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多归于“咳嗽”、“喘证”“哮证”的范畴。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栓散”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长治县人民医院(047100)马森林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包括有“短暂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等。现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掌握主要表现为“能记住”,而在实习中临床知识的掌握则表现为“能应用”。在理论课教学中,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可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临床实习,着重解决的是知识的应用,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临床教学的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临床教学方法——“假设无效”提问法教学(以下简称“假设法教学”),即:先由学生提出处理某一临床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风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从师学习和自己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治疗中风的经验和临证病例,心有所得。在中风病变过程中,若能抓住其“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着重运用“介类”、“承气”、“虫类”之品,以平降冲逆,调畅气机,搜邪通络,就可提高临床疗效。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使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顺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丹 《吉林医学》2006,27(2):206-206
目前.临床上采用BD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系统采血,包括真空采血管、持针器、多管采集双向针。真空采血系统经的主要优点为保护医务人员,避免院内感染;定量采血,保证血样与添加剂的准确比例:减少溶血和凝血的发生率;提高标本质量,减少误检和再检:安全凝血管解决“死腔”问题,正确指导临床使用肝素。故临床上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左氧氟沙星应用过程中引发癫痫样发作,临床上尚少报道,我们遇1例,特加以报道。 1病例报告 女性,56a。因“反复纳差伴恶心呕吐、尿色加深2wk”于2008年2月28日收入我院。既往无癫痫病史,也无家族史。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乙型”。予美能、苦黄、贝科能、瑞苷等护肝退黄治疗,并予白蛋白及血浆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