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源性肢体骨折骨不连83例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3例医源性四肢骨折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预防骨不连的发生。方法:复习83例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骨折的类型、X线片、及手术方式、固定方式等综合分析,判断导致骨不连的原因。对不同原因的骨不连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结果:固定物选择错误致固定后骨折端不稳定导致的骨不连占64%;固定后对患者康复的不正确指导占25%;其他综合原因占11%。手术治疗后79例患者于术后3~8个月骨折愈合。结论:骨折早期处理中遵循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手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预防医源性骨不连的关键。及时诊断骨不连和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其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折的愈合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局部血运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内固定物的选择、使用及规范操作有着很大的关系.目的: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出现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内固定物选择方案.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2000-01/2010-05有关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及治疗骨不连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骨折,内固定,骨不连".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5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发生率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断端血运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操作技术,尤其是内固定物选择以及内固定的使用方式有直接关系.对于许多骨折,如何针对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以及准确的操作技术是维持内固定物长久有效性、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虽然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四肢骨折会有许多复杂的类型,并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折有着越来越多针对性的固定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及使用方式的准确与否,对于骨折内固定后的愈合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21例,对骨折不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3例骨折未完全复位,行切开复位重新内固定并植骨;8例内固定螺钉拔出,行重新内固定并植骨;7例单纯骨缺损,行单纯植骨;2例显性感染,行清创冲洗并外固定;1例隐性感染,行清创冲洗抗感染治疗。结果:随访12~21个月,2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个月,感染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最长。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71.4%,感染患者膝关节功能差。结论: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包括组织创伤严重、手术操作不当、感染、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或负重活动过早。针对骨折不愈合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充分植骨对于治疗骨折不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对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15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或加用更换内固定术,术后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骨折端周围有新鲜骨痂出现;术后3个月断端有明显的连续性骨痂形成。15例在术后8~14个月时达到骨性愈合,骨不连治愈率100%,效果满意。结论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骨生长因子的作用及保留存活的骨生成细胞,成骨效果较好。对于下肢负重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骨不连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换内固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折的愈合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局部血运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内固定物的选择、使用及规范操作有着很大的关系。目的: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出现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内固定物选择方案。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2000-01/2010-05有关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及治疗骨不连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骨折,内固定,骨不连"。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5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发生率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断端血运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操作技术,尤其是内固定物选择以及内固定的使用方式有直接关系。对于许多骨折,如何针对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以及准确的操作技术是维持内固定物长久有效性、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虽然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四肢骨折会有许多复杂的类型,并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折有着越来越多针对性的固定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及使用方式的准确与否,对于骨折内固定后的愈合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造成骨不连的原因多且复杂,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医源性因素.近来笔者收治1例尺桡骨骨折术后医源性因素所致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应用锁定接骨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机制和疗效。方法:对13例四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患者,用锁定接骨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13例患者骨折均在术后4-10(平均7)个月愈合。结论:对骨折端长时间存在骨折线且局部伴有疼痛症状者要果断进行手术干预,锁定接骨板固定加植骨消除骨折端的微动和骨缺损,可有效治疗长骨骨不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鱼鳞状骨床植骨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取骨折断端鱼鳞状骨床植骨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26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鱼鳞状骨床植骨固定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不连是骨折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机制非常复杂,原因有手术操作不当、内固定材料选材不当、复位不正确或粉碎性骨折随意遗弃骨碎块、术后功能锻炼不当等。目前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修复方式的选择仍存争议。目的:分析双钢板固定联合颗粒植骨修复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应用双钢板加颗粒植骨修复非感染性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2-49岁,平均36.2岁;其中多次内固定(包括钢板、髓内钉及髓内钉动力化)失败9例,初次内固定(钢板固定或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接5例。根据Judet分类法分型:肥大型8例,萎缩性6例。骨不连病程11-46个月,平均26.2个月。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双钢板固定联合植骨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10-25个月,骨不连均在4-7个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双钢板固定联合颗粒植骨具有三维立体固定,稳定性强,可充分髓内植骨等特点,符合骨折愈合所需要的力学环境,操作简便,术中软组织与骨膜剥离及血运破坏适当,术后并发症少。提示双钢板固定联合颗粒植骨能有效修复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1例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采用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率100%。结论采用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不连,固定可靠,利于骨折生长,疗效佳。  相似文献   

11.
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各种不同的固定及植骨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4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固定方式:加压钢板内固定23例,交锁髓内钉固定8例,外固定支架固定17例。植骨来源:自体髂骨植骨25例,同种异体骨植骨11例,混合植骨12例。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的原因分别为局部血供差,应力干扰,骨折复位不良,感染和骨缺损。4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4~16个月)。其中42例患者(87.5%)下肢功能优良,无跛行等后遗症;6例患者(12.5%)遗留有跛行,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短缩等后遗症。结论: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接的原因很多,如果在初始治疗胫骨骨折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骨不连是可以避免的。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有效坚强的固定加植骨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62例,均经切开复位,螺丝钉、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X线显示无骨折畸形愈合,均恢复患肢正常力线,无内固定松动.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优21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考虑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切口、骨折解剖复位、植骨和坚强内固定,以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率及翻修率较高。目的:观察新型内固定物经皮加压钢板修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植入后3d疼痛评分、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平均6.2个月(2.5~11个月),其中14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半年,骨折已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再骨折、髋内翻等早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植入时、植入后均未输血。平均部分负重时间4.8d(2~14d)。植入后3d疼痛口述分级评分法评测结果显示:1级10例,2级12例,3级2例,1级和2级占91%。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结果证实,植入经皮加压钢板修复股骨颈骨折是安全的;坚强的内固定支持可以满足患者早期扶拐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一些四肢特殊部位,可吸收螺钉己取代金属螺钉,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有关可吸收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原因和预防措施的文献较少。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患者使用236枚可吸收螺钉或螺棒固定治疗临床资料,其中,四肢骨折92例,韧带重建21例,前者除4例胫骨干骨折外,其余均是近关节松质骨骨折。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0.6%。固定失败5例(失败率4.4%),其中,3例移位较轻,2例移位明显,与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攻丝过度及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有关。有局部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6.2%),其中,较轻2例(1.8%),较重5例(4.4%);早期反应4例(3.5%),中晚期反应3例(2.7%),主要与材料成分、螺钉穿破关节、螺钉帽外露骨过多等有关。说明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与可吸收材料成分、适应证选择不当、未按手术规范操作和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观点是手术复位后植骨修复骨缺损,但在骨缺损的填充物选择方面仍有不同的意见。目的:观察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置入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01/2010-12采用注射硫酸钙人工骨植骨及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全部病例均行X射线摄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折的塌陷和粉碎程度及骨折碎片的移位方向。结果与结论: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5年,X射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无骨不连发生;无感染情况发生;2例患者切口有渗出,渗出液细菌培养为阴性。Lysholm评分(88.3±5.1)分,优13例,良17例,一般4例。初步证实微创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钢板内固定重建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骨再丢失,改善远期疗效,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6.
脊柱疾患术后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疾患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方法:报告脊柱疾患术后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固定断裂后的疗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5 a,平均3.5 a,无椎体塌陷,无内固定再断裂,翻修术后的患者疼痛、畸形、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术中充分植骨,适时取出内固定材料以及术后根据情况配合外固定能有效地预防脊柱内固定物的断裂。一旦发生内固定物的断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其中3例患者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后采用内固定处理,2例患者因外固定针松动出现骨折端移位,及时予以调整,2例患者随访1年后骨折端仍未愈合,行二期植骨内固定处理,其余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端基本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支架。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完善的护理及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张映芬  李乐贤 《全科护理》2013,(34):3177-3178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加强术前护理,术后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内翻、下肢外旋、肺部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压疮、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果]39例病人均完成手术,参照Harris标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36例,可3例.[结论]加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跟骨为松质骨、骨皮质薄、受伤后多为塌陷压缩骨折,手术复位固定能基本恢复关节完整和跟骨形态,术中常需选用植骨块填充,并使用克氏钉固定,才能使骨块能辅助支撑,维持复位.目的:分析小切口复位植骨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势及缺陷.方法:回顾性研究病例资料完整的26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跟骨骨折小切口复位植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固定后跟骨Bohler、Gissane角变化,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植骨内固定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固定后软组织并发症.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 12个月.患者跟骨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在治疗后均明显增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5%.提示小切口复位植骨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有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