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补肾益骨方对老年雌性大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有骨质疏松的老年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中药补肾益骨方和尼尔雌醇灌胃16 w,观察中药补肾益骨方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抗衰老作用.采用TUNEL法检测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的情况,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检测骨密度,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老年雌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FSH、LH升高,E2下降,骨密度下降,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增加,中药补肾益骨方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能使FSH、LH水平下降,而血清E2水平升高不明显,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减少.结论 补肾益骨方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可以取得与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样的治疗效果,在延缓衰老方面比雌激素替代治疗作用更显著,综合评价治疗效果,补肾益骨方优于雌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去势大鼠的血生化、骨密度、生物力学及病理学的影响,评价补肾活血方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取36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补肾活血组。补肾活血组与对照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处理,均饲养3个月后行病理检查确认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补肾活血中药灌胃,3个月后处死取血分离得到血清,分别检测血清雌激素(E:)、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取大鼠腰椎、股骨测量腰椎的骨密度(BMD)和最大承载力、行股骨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方组大鼠血清E: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形成指标ALP、BGP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组大鼠腰椎BMD及最大承载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病理组织形态观察发现补肾活血方组大鼠骨小梁稍细,无明显变薄,排列尚整齐并连接成网,密度、面积尚正常,部分区域骨小梁间隙略增大,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够提高去势大鼠雌激素水平,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提高骨组织的力学性能,改善骨组织状况,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人工检索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依据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对患者用药后总体疗效、腰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ward三角、跟骨骨密度以及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计1 3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内服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总体有效率高(P<0.01);内服中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P<0.01),但股骨粗隆、ward三角以及跟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中药能够增加患者血清中骨钙素、1,25(OH)2D3含量,同时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论内服中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医研究已证实骨质疏松的发病与肾虚密切相关 ,多种补肾方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疗效 ,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已日益受到了重视[1 3 ] 。本研究选用传统的补肾良药六味地黄丸 ,通过监测骨密度 (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观察其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对象与方法1.对象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 42例 ,年龄平均为 63 .8岁±8.2岁。全部病人接受前臂骨密度测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1999年制定的标准。各组的年龄、绝经情况以及治疗前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无显著…  相似文献   

5.
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 (0 .1 mg/1 0 0 g体重 ,2次 /w)诱发大鼠的骨质疏松 ,然后加喂补肾中药 ,观察其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 ,包括血钙、磷、ALP、PTH、CT、CT/PTH、E2 、睾酮 (T)、T/E2 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多指标的影响。结果 补肾中药能改善骨代谢 ,促进骨形成 ,抑制骨吸收 ;能恢复机体激素的失衡 ,提高雌激素、睾酮和降钙素的水平 ,降低 PTH水平 ,从而影响钙磷代谢和钙盐的沉积。结论 补肾中药对地塞米松诱发的骨质疏松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万方数据库等,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收集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总有效率、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量L2~4、股骨颈部骨密度、Wards区、大转子骨密度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和Jadad量表评价其研究质量后,通过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TSAV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RR=1.25,95%CI(1.12~1.39),P<0.0001〕、L2~4骨密度〔RR=0.82,95%CI(0.59~1.05),P<0.0001〕、股骨颈部骨密度〔RR=2.25,95%CI(1.87~2.63),P<0.0001〕、Wards区骨密度〔RR=0.34,95%CI(0.31~0.37),P<0.00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在有效性骨密度改善等方面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骨密度是评价骨量变化、预测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最佳指标。骨组织受性激素调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骨密度下降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但是,骨密度能否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这一作用是否与内源性的雌激素相关尚无定论。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补肾与富钙中药对维甲酸诱发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中医补肾及富钙中药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以维甲酸75rag/kg剂量,连续灌胃8天,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其骨量、骨抗弯力和椎体、胫骨骨小梁面积等骨代谢指标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应用补肾与富钙中药观察对骨质疏松大鼠的改善作用。结果用药组的骨干重、灰重、骨钙含量明显高于不用药组,骨抗弯力改善,骨密度有所增加,椎体与胫骨骨小粱面积较对照模型组增高30%以上。结论补肾与富钙中药对维甲醴诱发的大鼠骨质疏松有较好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期间于我院治疗骨质疏松骨的患者及正常患者各6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实验组,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空腹采血处理、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BGP(骨钙素)、B-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CTX(Ⅰ型胶原C端肽)、BMD(骨密度)。结果实验组患者BGP(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B-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CTX(Ⅰ型胶原C端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BMD(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BMD(骨密度)与B-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成负相关,对照组患者BMD(骨密度)与CTX(Ⅰ型胶原C端肽)成负相关,其余部分比较均无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结合BMD(骨密度)测定可以全面的对骨转换率进行合理评价,有利于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虽然其骨代谢生化指标具有重叠性,无法精细化的的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与分型,但可以提高治疗结果观察的准确性,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获得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最有效方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检索和评价目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ACP Journal Club(1991—01~2005—09)、美国AHRQ证据报告、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3期)和MEDLINE(1990-01~2005—09),查找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并对所获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目前最佳的临床证据表明,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或其活性类似物加钙、双磷酸盐等能确切提高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现有证据显示各类药物对骨折的减少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生素D或其活性类似物加钙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双磷酸盐也是可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方法 通过卵巢摘除 (OVX)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 (POP)模型 ;研究不同剂量的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高、中剂量中药组能提高全身各部位的骨量 (与 OVX组比较 P<0 .0 5) ,这种功能与尼尔雌醇作用相当 (P>0 .0 5) ;高、中剂量中药组能提高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 ,同时能降低去卵巢大鼠体内 HOP和 AL P水平 (与 OVX组比较 P<0 .0 5)。结论 补肾中药具有提高骨密度的功能 ,其机理与该药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及能同时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参茸补血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以补肾养血为主的中药参茸补血丸防治骨质疏松的药效学基础,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4.5月龄,体重260~300g,采用手术去除双侧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实验药物为参茸补血丸,对照药使用戊酸雌二醇(E2)、钙而奇D600,给药12W。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下肢离体股骨、股骨头骨密度显著下降,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下降,钙、镁代谢平衡异常。子宫指数显著下降,表明实验动物模型成立。与雌激素、钙而奇D作用相似,参茸补血丸具有明显增强股骨、股骨头骨密度,明显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抗酒钉酸酸性磷酸酶,明显增加骨钙含量;参茸补血丸+钙而奇D600实验组可明显增加骨钙素含量等防治作用。结论参茸补血丸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循证医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获得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最有效方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检索和评价目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ACPJournalClub(1991-01~2005-09)、美国AHRQ证据报告、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3期)和MEDLINE(1990-01~2005-09),查找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并对所获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目前最佳的临床证据表明,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或其活性类似物加钙、双磷酸盐等能确切提高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现有证据显示各类药物对骨折的减少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或其活性类似物加钙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双磷酸盐也是可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8项试验,334例患者.治疗使用的药物包括阿米替林、米帕明、地昔帕明、多虑平、三甲丙咪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症状缓解率(72.43%)明显高于安慰剂(40.76%)[RR=1.79,95%CI=(1.48,2.17),P<0.05],改善腹痛评分疗效优于安慰剂[SMD=-1.68,95%CI(-3.13,-0.23),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R=1.34,95%CI=(0.91,1.96),P>0.05].结论: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各种症状、特别是缓解腹痛方面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与激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女性激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绝经后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时期,性激素参与骨骼的生长发育,维持成年骨骼的骨矿平衡。性激素水平低下时骨转换速度加快,形成快速骨丢失。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性激素缺乏。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雌激素、雄激素及孕激素,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上述3种性激素均能影响骨代谢,其中雌激素最为显著.Albright于1941年首先提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引起骨质疏松,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抑制骨量丢失。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绝经最初3年内骨量丢失速度最快.骨量的变化可行骨密度测定。现在使用最多的手段是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骨密度的测定被认为是判断有无骨质疏松或鉴定药物疗效的金标准;此外,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可以体现骨吸收与骨形成间的动态平衡。骨吸收指标代表破骨细胞活动的产物,以往常采用空腹尿钙与肌酐比值,近年来多采用血或尿中N端或C端交联多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形成指标代表成骨细胞的产物,现多采用血骨钙素、血总碱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以及其他病症出现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本文利用双能X吸收法 (DEXA)测定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 ,观察不同绝经年限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关系 ,为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实验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因周身疼痛或负重性疼痛就诊者共 2 43例 ,符合 :①自然绝经 ;②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因素如 :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及其它内分泌代谢疾病 ;③无雌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等药物服用史 ;④无烟酒嗜好。体检、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者。年龄 45~ 84…  相似文献   

17.
金乌骨通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用手术切除卵巢方法制造骨质疏松模型,术后按组别给药,12周后处死,分别测定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水平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发现金乌骨通胶囊可增加大鼠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提示金乌骨通胶囊可以预防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PGE)与安慰剂治疗急性肝衰竭(ALF)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VIP、CNKI、CBM等数据库,查找比较PGE和安慰剂治疗AL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2年4月,无语言和出版物限制。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和等级推荐进行分级。结果共2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5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PGE不能降低病死率,(RR=0.99,95%CI:0.62~1.57,P=0.96)。不良事件均轻微,但未具体报道发生率。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水平为低级,推荐等级为弱推荐。结论此系统评价结果显示,PGE不能降低ALF的病死率。鉴于该系统评价为二次研究,纳入分析的原始文献质量不一,而且评价过程也可能存在偏倚,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运动对绝经期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12月,收集太极运动对绝经期后妇女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CCTs)和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取资料后通过RevMan5.3软件和State13.0软件做数据整合分析。结果太极运动可以显著改善绝经期后妇女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等部位骨密度含量(P≤0.05)。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其血清钙(Ca)、血清磷(P)和血清镁(Mg)等骨代谢生化指标(P≤0.05)。结论太极运动对绝经期后妇女的骨密度含量和骨代谢的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对绝经期后所致的骨质疏松有很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对雌鼠和雄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 取二月龄OPG基因剔除(OPG-/-)的雌鼠和雄鼠各20只.随机分为雷洛昔芬组(3 mg·kg-1·d-1)和安慰剂组,另取野生犁雌鼠10只作为对照组,1个月后杀鼠取材.测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学,并进行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破骨细胞染色,评价雷洛昔芬的疗效.结果 OPG-/-小鼠呈现明显的骨质疏松表型.雷洛昔芬组的雌鼠较安慰剂组腰椎、股骨骨密度明显增高(均P<0.05);骨生物力学结果显示腰椎和股骨最大载荷(P<0.05或P<0.01),弹性模鼍(P<0.05或P<0.01),结构韧性(均P<0.01)均增高,提示骨折风险性下降;破骨细胞染色示腰椎和股骨破骨细胞面积明显减少(均P<0.01);HE染色示骨小梁数目增加,连接性上升;骨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骨形成率降低(P<0.05).雷洛昔芬组的雄鼠与安慰剂组相比较无上述改变.结论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在OPG基因缺失的情况下仍可改善雌鼠骨质疏松,其作用不完全依赖于OPG基因.雷洛昔芬对OPG-/-雄鼠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