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7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铁蛋白(SF)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高的FBG、PBG、HbA1C、SF,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的FIN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铁贮备增多;铁超负荷导致胰岛素抵抗;测定血清铁蛋白可以预测糖尿病代谢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方法,观察45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罗格列酮可以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P〈0.05),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P〈0.05)。结论 罗格列酮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药物,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麦冬多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观察麦冬多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47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结论:麦冬多糖胶囊具有降血糖及稳定血糖的作用,能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降低。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晶  马春野 《吉林医学》2008,29(17):1419-14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mg-8mg,1次/d,瑞格列奈1mg-4mg,3次/d,治疗16周,监测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LDL)、肝、肾功能。结果:FBG下降4.98mmol/L,PBG下降8.05mmol/L,HbA1c下降1.93%,FINS下降11.0μU/ml,LDL下降0.12mmol/L,较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01及P〈0.05),且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及肝肾功能异常(P〉0.05)。结论: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降糖、降脂、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均给予二甲双胍250mg3次/日和罗格列酮4mg1次/日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计量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及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C-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药联用治疗12周后,FPG、2h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GHbA1c明显降低(P<0.05),FINS和PINS水平及Homa-IR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C-肽亦下降明显(P<0.01);体重指数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罗利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82-482,48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罗格列酮4mg,每日1次,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水平。另设3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FBG、2hPG和HbA1C均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给药前血浆vWF、TM和EPCR均较对照组高(P〈0.01);治疗12周后,血浆vWF、TM和EPCR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治疗前用药情况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合用磺脲治疗组(B组),合用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每组30例。R组先行饮食及运动治疗,A组及B组保持原药物剂量不变,然后3组均给予罗格列酮4mg,每d1次,空腹口服,共51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2hBG);测糖化血红蛋白;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R)。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BG、P2hBG、糖化血红蛋白、FINS水平及R值均较治疗前下降,A升高。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可单用或与二甲双胍、磺脲类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 mg/d,共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糖尿病组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后IL-6水平下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罗格列酮能减少IL-6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口服罗格列酮4mg/次,1次/d;二甲双胍250mg/次,3次/d。对照组43例口服二甲双胍250~500mg/次,3次/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BG、PBG、FINS下降,I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FBG、PBG、FINS及IRI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DM疗效确切,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空腹血糖受损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经过2~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血压仍然未被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加口服罗格列酮4mg,共6周。所有对象均于加用药前和加用药6周末检测血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血清胰岛素(FINS)和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活性(FMD),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连用罗格列酮6周后,26例IFG并EH患者的SBP、DBP、FPG、2hPG、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而FMD明显提高(P〈0.01)。结论:罗格列酮对空腹血糖受损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使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明显下降,而且还具有降低患者血压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