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彩超、磁共振成像( MRI)两种方法联合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的5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在产前进行彩超及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彩超、MRI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彩超产前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62.86%,特异度为82.35%;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62.86%,特异度为70.59%;彩超、MRI联合应用的敏感度为77.14%,特异度为64.71%。Kappa值分别为0.393、0.298和0.406。结论彩超和MRI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进一步提高胎盘植入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其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25例,结合患者的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评估,同时患者分别为粘连胎盘、植入性胎盘以及穿透性胎盘,结床分析。结果在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与磁共振和彩超联合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无合患者的病症分型对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临统计学差异(P﹥0.05),但结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对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判定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透性胎盘的诊断中其应用价值最高,而在粘连性胎盘的诊断中其应用价值则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分型也有一定的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怀疑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将剖宫产手术和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以及二者联合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 64例患者中,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2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82例孕晚期彩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同期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剖宫产术中情况及病理结果做比较。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45.12%。彩超产前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35.13%,特异度为95.55%:MR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56.76%,特异度为93.33%;联合彩超和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62.16%.特异度为91.11%。彩超、MRI及两者联合应用的Kappa值分别为0.325、0.527和0.546。另外.胎盘位于前壁时彩超与MRI的胎盘植入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非前壁组MRI的检出率高于彩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容易并发胎盘植入。与彩超相比,MRI产前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产前超声诊断。结果:通过对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及分娩诊断得出,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检查出胎盘前置98例,真阴性率为0,真阳性率为98.00%(98例),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2.00%(2例)。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之后发生的情况较多,针对疑似有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要及时给予解决办法并尽快处理,降低患者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风险,减少妊娠期间危险情况的发生,改善妊娠的危险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日—2018年6月12日期间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随后分析此项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以及价值。结果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对中央性前置胎盘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部分性前置胎盘诊断正确率为92.31%,对边缘性前置胎盘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胎盘低置诊断正确率为100.00%。同时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0.00%、95.00%、5.00%、10.00%。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技术治疗,能够发挥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位凶险型前置胎盘病患,均实施彩超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作比较。结果:病理诊断显示存在胎盘植入病患为16例,彩超诊断显示存在植入为15例,两种诊断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应明确指征、准确判断,结合临床表现,提升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阴道彩超联合应用对孕期凶险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既往有剖宫产史及人流史的前置胎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与临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联合检查胎盘附着位置,胎盘与子宫壁间间隙,胎盘与子宫壁间血流信号,胎盘血窦等,超声联合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为38例.而超声联合检查的38例在手术中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为34例.误诊2例,漏诊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结论: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此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评估术中出血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为评估预后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前置胎盘患者并发胎盘植入;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及超声检查,并分析对比MRI及超声检查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情况;将58例前置胎盘患者是否并发胎盘植入进行分组,分为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MRI影像特征,分析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特异性MRI影像特征。结果 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未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病例,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为79.31%,其中漏诊1例,误诊11例;MRI与超声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的MRI影像特征对比,胎盘植入组和对照组的子宫下段变形或局部隆起、T2WI像出现低信号暗带、植入局部流空血管影增多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显著大于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且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具有特征性MRI征象,有利于评估前置胎盘的预后,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腹部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均行会阴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部超声检查、经会阴超声检查、经腹部与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经会阴超声检查和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低于单纯经会阴超声检查和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结论经腹部与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纳入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52例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检出率与漏诊率均与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多次宫腔操作例数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临床治疗结果指标及随访情况方面,观察组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对患者进行较为显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24-12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产前检查疑似胎盘植入的7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彩超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并与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产前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符合率。结果 7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胎盘植入45例,其中40例合并前置胎盘。术前彩超诊断胎盘植入31例,其中3例经手术病理诊断排除。术前MRI诊断胎盘植入38例,其中2例经手术病理诊断排除。超声检查诊断检测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62.22%低于磁共振检查诊断检测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诊断检测胎盘植入的特异度为89.66%,与磁共振检查的特异度9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诊断检测胎盘植入的符合率72.97%,与磁共振检查符合率85.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是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其费用低廉,是胎盘植入筛查的重要方法。而磁共振检查的灵敏度高于超声诊断,对于胎盘位于后壁或者存在多种高危因素但超声诊断阴性的患者,磁共振成像可作为其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以减少胎盘植入的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产前检查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邹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均进行CDFI、MR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以手术或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统计对比其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结果 CDFI、MRI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MRI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联合MRI检测可提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颖  杨建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50-150
目的:探讨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诊断为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合并低置胎盘的病例,以探讨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与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并对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彩色多普勒诊断正确率96%,敏感性为77%,阳性预测值0.65,阴性预测值0.98。MRI的诊断正确率为88%,敏感性0.88,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O,阴性预测值0.82。结论: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与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二种检查在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上可互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瘢痕子宫再分娩合并胎盘附着异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538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以分娩时发现胎盘附着异常或手术后胎盘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瘢痕子宫合并胎盘附着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磁共振检查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特异度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灵敏度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对于两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合并胎盘附着异常方面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例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34例胎盘植入未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以及7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总计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检出率以及超声检查特点。结果合并前置胎盘组胎盘植入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凶险型胎盘检出率较合并普通型组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年龄≥35岁比例以及宫腔操作次数≥2次的比例较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对降低母亲以及胎儿的死亡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MRI)与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怀疑诊断为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妊娠晚期妇女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剖宫产术,且于术前行超声和DWI-MRI检查,分析不同b值DWI图像及信号强度关系,并以术中病理学活检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DWI-MRI、超声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检出率分别为77.08%和79.17%,Kappa值分别为0.762和0.749。当b值为600 s/mm2时,相应部位的SI Ratio最高(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完全前置胎盘、部分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各有23例、36例和11例。DWI-MRI诊断前置胎盘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5.83%,Kappa值为0.942;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9.58%,Kappa值为0.856。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分别有21例、33例和19例。DWI-MRI检查方法对胎盘植入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4.79%,Kappa值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超声征象评分法联合磁共振成像(MRI)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效果,以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疑似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80例,术前均接受超声征象评分法、MRI诊断,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征象评分法、MRI二者单一及联合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效能,并分析植入型、非植入型的MRI影像学特征、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差异。结果 80例疑似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经病理学确诊52例为植入型,28例为非植入型;植入型产前超声征象评分为(4.12±0.32)分,比非植入型的(0.38±0.11)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非植入型,植入型的胎盘内信号不均、T2低信号带、胎盘内血管影、子宫局部外凸、胎盘子肌层分界不均比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征象评分法+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92.31%)、准确度(82.50%)均比二者单一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征象评分法联合MRI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优势,可评估疾病凶险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胎盘植入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36例胎盘植入无合并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以及8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无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共计13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产前超声诊断的检出率、超声检查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前置胎盘组的胎盘植入检出率58.7%要明显高于不合并前置胎盘的12.5%,且合并凶险型胎盘检出率77.8%显著要比合并普通型组的32.1%检出率要高,上述组间差异对比皆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年龄在35岁以上、宫腔操作次数多于2次的凶险型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比例38.9%、50.0%显著要比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12.5%、25.0%要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经超声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进行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存在多次宫腔操作史/剖宫产史的孕妇、高龄孕妇这两者都是诱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从而降低孕产妇及胎儿死亡风险。方法选择经临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胎盘异常共计86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组55例,胎盘植入或者两者合并组31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多切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仔细观察胎盘的位置、厚度、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等,尤其注意检查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胎盘基底层与子宫壁之间的关系、子宫与膀胱之间的关系及子宫下段肌层情况,并详细记录超声图像。结果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组相比较,胎盘植入或者两者合并组的年龄及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上有明显增高,患者预后情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产后病理诊断比较,产前超声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的准确率为96.36%,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率为80.00%,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率为72.73%;与凶险性前置胎盘者超声特点比较,胎盘植入或者两者合并者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变薄或连续性中断、胎盘下血管增多絮乱、子宫局限性膨隆、子宫与膀胱壁交界处血管絮乱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有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子宫切除率,不失为诊断胎盘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