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怀鸿 《大家健康》2013,(10):49-5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40例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40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37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3例冠状动脉内径超过4mm。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形态,还能显示心脏形态结构,同时准确测量心脏大小及冠状动脉内径,得川崎病诊断和远期随诊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0-2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2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并分析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120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冠状动脉内径正常42例,占35%,管壁光滑;冠状动脉受累78例,占65%。其中29例冠状动脉未见明显扩张,占24%,内膜轻度增厚,回声模糊,不均匀;38例冠状动脉扩张,占31%;11例冠状动脉瘤,占9%。结论:超声心动图能为临床早期诊断非典型川崎病提供依据,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早期治疗可减轻冠状动脉进一步损害。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对疾病的长期随访及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19例川崎病的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分析其冠状动脉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变化。结果119例患者中有冠状动脉病变67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损害18例,单纯右冠状动脉损害7例,双支受累30例,冠状动脉瘤11例,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意义及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川崎病患者43例,常规检查超声心动图,重点检查左右冠状动脉。结果:43例川崎病患者中23例冠状动脉异常以冠状动脉≥3mm为异常(23/43)包括冠状动脉扩张20例,冠状动脉瘤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具有特异性,能清晰冠状动脉内径,扩张程度,而且随访观察简便易行。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炎进行早期诊断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诊断川崎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我院2004-2009年临床确诊为川崎病的119例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分析其冠状动脉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③结果 119例患儿中冠状动脉病变67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损害18例,单纯右冠状动脉损害7例,双支受累30例,冠状动脉瘤11例,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④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经我院儿科诊断的322例川崎病患儿,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测量其内径,观察有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118例,冠状动脉瘤(CAA)3例,其它类型17例。结论: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特异性,并可作为远期主要随访方式,同时具备准确、安全、方便、重复性好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早期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其中18例第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冠状动脉内径〉2.5 mm者,进行3个月至6个月的追踪观察,并对相同年龄组正常婴幼儿的冠状动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婴幼儿如有原因不明持续高热,部分有口腔黏膜改变应常规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如冠状动脉内径〉2.5 mm时,应高度考虑川崎病可能.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随访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最具价值手段,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经临床诊断为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42例患儿中,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25例,并伴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呈瘤样扩张4例,狭窄2例,合并血栓形成1例。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一级分支,显示冠脉内径、回声及扩张情况,对临床协助诊断川崎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川崎病的32例患儿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检查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32例川崎病患者均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扩张19例(59%),右冠状动脉扩张11例(34%),左、右冠状动脉扩张2例(6%);治疗后,25例(78%)冠状动脉扩张者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了解冠状动脉管壁光滑程度、内径及其与主动脉根部内径的比值.结果 109例川崎病患儿中59例冠状动脉无明显异常,41例轻度扩张,7例冠状动脉瘤形成,2例巨大冠状动脉瘤形成,其中单纯左支受累31例,主干受累者23例,左前降支受累8例;单纯右支受累5例,左、右支均受累14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一级分支,判断是否受损及程度,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治、随访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60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为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诊断。检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其中33例(55.00%)患者检出冠状动病变,其中11例(33.33%)双侧冠状动脉扩张,13例(39.39%)左冠状动脉扩张,9例(27.27%)。按照病情划分:轻度冠状动脉扩张17例(51.52%),中小型冠状动脉瘤者12例(36.36%),巨大型冠状动脉瘤4例(12.12%)。33例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经过治疗后,定期回访检查时,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病变的冠状动脉得到明显改善,扩张的冠脉内径逐渐恢复。治疗后轻度冠状动脉扩张、中小型冠状动脉瘤、巨大型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内径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用于川崎病患儿的检查的价值较高,可准确检出冠脉病变的大小、位置及动脉内径,可有效评估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重点观察冠状动脉有无受累。结果 54例川崎病患儿中冠状动脉受累者21例,发生率38.9%,其中左冠状动脉受累14例,右冠状动脉受累4例,左右冠状动脉同时受累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的变化、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和扩张程度,是无创评价和随访川崎病心脏改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纳入的5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同时选取60例健康婴幼儿为正常组,对两组婴幼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主干内径〉2.5 mm中的45例于1~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见左冠状动脉主干最宽2.5 mm,最窄1.7 mm,平均2.0 mm;右冠状动脉主干最宽2.3 mm,最窄1.8 mm,平均1.9 mm。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川崎病,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42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142例川崎病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病变30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和监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和心脏等其它部位损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川崎病所致的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82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 ,测量各支冠状动脉内径及显示长度 ,观察冠状动脉内膜及腔内透声情况。冠状动脉扩张内径为 4~ 8mm ,或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CA/AO) >0 .3为冠状动脉瘤 ;巨大冠状动脉瘤内径 >8mm ,或CA/AO >0 .6。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 6 3例 ,其中冠状动脉瘤 16例 ,巨大冠状动脉瘤 6例。累及左侧冠状动脉 33例 ,右侧冠状动脉 9例 ,双侧冠状动脉 2 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及随访具有安全、简便、可靠、迅速、定位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冠状动脉内径正常,管壁回声毛糙,管壁内似有小囊性改变;7例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管腔获窄;3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壁回声不均匀、回声增强;2例冠状动脉明显扩张。5例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为非典型川崎病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川崎病冠脉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5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小儿50例作为常规组,对两组小儿都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小儿冠状动脉的情况。结果:常规组的左冠状动脉的主干以及右冠状动脉均能完全清晰的显示;试验组诊断出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患儿46例,其中冠状动脉出现内径扩张现象32例,冠状动脉出现内径扩张并且合并有内膜增厚现象8例,冠状动脉出现内径扩张并且合并有心包积液6例;两组小儿冠状动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应用在小儿川崎病冠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33-163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川崎病病例,总结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28例病例中,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内膜毛糙11例,冠状动脉扩张8例,冠状动脉瘤6例,巨大冠状动脉瘤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探查冠状动脉内膜、管径的形态学改变,安全、方便、可重复性好,能够为川崎病的诊断、治疗中的观察、治疗后的随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冠状动脉内径,观察冠状动脉的变化。结果50例川崎病患儿中17例有冠状动脉扩张,其中冠状动脉扩张≤mm的12例,〉4mm的5例;2例合并管壁增厚,3例合并少量心包积液,5例合并二尖瓣轻度反流;另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中有3例单纯二尖瓣轻度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0例健康儿童的超声监测值为参照,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006年10月至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2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进行检测,观察冠状动脉内径、冠状动脉壁厚度、回声的强度及有无动脉瘤形成。结果:健康组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脉显示率为100%,病变组检出冠状动脉病变15例(57.7%),其中冠状动脉内径扩张为14例,冠状动脉内径扩张合并内膜增厚为2例,合并心包积液2例,1例为右冠状动脉瘤。冠脉病变最早发生在起病5~7 d。结论: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和随访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安全、方便、迅速、直观的优点,对川崎病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影像学检查中的首选方法,但对远端冠状动脉损害的检出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