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准确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3TP)检测80例梅毒血清样本,测出阳性结果的标本再使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87%和100%,灵敏度分别为98.8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8.56%与99.1%。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可以代替现行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化学发光法,且由于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可对血清内梅毒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便于疗效和预后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准确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3TP)检测80例梅毒血清样本,测出阳性结果的标本再使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与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87%和100%,灵敏度分别为98.8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8.56%与99.1%。胶乳凝集比浊法的阳性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可以代替现行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化学发光法,且由于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可对血清内梅毒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便于疗效和预后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在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测定血清胱抑素C,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对方法进行精密度、回收率、线性、抗干扰等评价及临床初步应用.结果 此方法批内变异系数(CV)<2.0%,批间CV<2.0%,平均回收率为99.6%.检测线性范围为0.2~8.0 mg/L,线性范围内偏差<5%.跟国外同类试剂和Elisa试剂相比,R2分别为0.997和0.989,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抗干扰性强,总胆红素≤384 μmol/L、血红蛋白≤7.5 g/L、甘油三酯≤9.6 mmol/L对测定无影响.实验组血清胱抑素C检测结果为(4.03±2.27)mg/L,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肾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胶乳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铁蛋白(FER)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评价方法,对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FER的精密度、回收实验、线性范围等进行评价.结果 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FER的批内、日间变异系数(CV)均<5.0%,精密度良好;FER浓度在25~500 ng/mL范围内,检测线性良好;比对实验:两种厂家的试剂盒测定FER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907,n=40),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回收率为96.20%~102.43%;4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的检测值均在待验证区间之内.结论 胶乳免疫比浊法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FER水平,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能直接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适用于临床样本检测.  相似文献   

5.
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因子定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定量测定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的方法。方法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ASO、RF,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试剂稳定性加以评价。结果二种浓度ASO、RF批内CV分别为1.96%,1.06%和2.08%,1.19%;批间CV分别为3.83%,2.89%和3.18%,2.04%;线性范围分别为65U/L~520U/L,25U/L~200U/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101.5%;试剂在仪器2℃~8℃的条件下放置至少可用20d。结论本次实验较好的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合在一起,定量测定血清中ASO、RF的含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免疫比浊法测定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方法学性能。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评价方案等,于2013年1~4月对免疫比浊法测定TP抗体的不精密度、线性范围、正确度、抗干扰性和参考范围等进行评价。结果免疫比浊法测定TP抗体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重复性估计值分别为2.10%和1.65%,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3.06%和2.49%;TP检测值在0~310 U/ml范围内线性良好;血红蛋白≤4.5 g/L,胆红素≤342μmol/L时,对本方法无显著性干扰。测定2011-2013年的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标本并与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比较,检测正确度为95.6%;550例表观健康人血清TP检测值的95%置信区间为0.8~9.5 U/ml。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TP的不精密度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宽,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检测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赵和平  肖群锋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908-3908
目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定量测定CRP的方法。方法: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CRP,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试剂稳定性加以评价。结果:两种浓度CRP批内CV分别为4.81%和2.56%;批间CV为6.96%和5.06%;线性范围为4mg/L~95mg/L;平均回收率为99.7%。试剂在仪器2℃~8℃的条件下放置至少可用20d。结论:本次实验较好的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合在一起,定量测定血清中CRP的含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胶乳凝集法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1)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2)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56.36%(31例)和23.64%(13例),对照组2无阳性结果,诊断效率为74.48%;胶乳凝集法检测三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74.55%(41例)、45.46%(25例)和21.82%(12例),诊断效率为66.12%。。结论:两组方法仅能对Ig-RF进行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比胶乳凝集法低,特异性比胶乳凝集法高,但诊断率略高于胶乳凝集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进行初步评价。并探讨血清CysC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2例表观健康人、41例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C浓度。分析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精密度、准确性、线性范围和干扰因素。结果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批内变异系数为1.52%(低值)、1.25%(高值);日间变异系数为2.73%(低值)、1.77%(高值);总变异系数为3.27%(低值)、2.06%(高值)。平均回收率为97.3%。检测线性范围为0.1~6.00mg/L,线性范围内偏差〈5%。总胆红素(正干扰)在573μmol/L、血红蛋白(负干扰)6g/L、甘油三酯(负干扰)12mmol/L以下对CysC偏差〈5%。基本不受溶血、黄疸和脂血干扰。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C与肌酐清除率(Ccr)相关系数r=-0.9031,肌酐(Or)与Ccr的相关系数r=-0.8433,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方面。CysC优于Cr。结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vsC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方法进行临床实验评价。方法 分析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FABP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前带反应、回收率和干扰因素,并考察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相关性。结果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FABP批内精密度的高值与低值变异系数分别为0.54%、1.56%;批间精密度的高值与低值变异系数分别为0.58%、1.8%,回收率为96.2%-99.3%。线性测定良好,可检测范围为2.5ng/mL-160ng/mL,标准品曲线回归方程为Y=1.02X+0.31,标准品检测相关性R2≥0.995。跟国外同类试剂相比较。曲线回归方程为Y=0.97X+0.13。检测相关性R2=0.998。实验组血清H—FABP检测结果为(78.3±10.4)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FABP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