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浙江省基于区域信息平台自动采集模式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现状,评价其对报告质量的影响。方法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使用Excel 2013和R 3.6.1软件进行报告卡质量的描述性分析,报告时限检验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偏态分布)。结果浙江省自2017年启动基于区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数据自动采集工作,至2018年底,全省范围内实现数据交换模式的医疗机构覆盖率达67.42%。 2016 — 2018年,浙江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一致率、身份证填写完整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2018年底,平均每张卡片报告时间(8.54 h)和审核时间(2.39 h)均显著少于2016年未开展传染病数据自动采集时所需时间(9.17 h,2.46 h)。结论基于区域信息平台自动采集模式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对提升传染病报告数据质量和及时性有促进作用,应作为今后传染病报告的发展方向。 目前浙江省各地市传染病数据交换工作推进速度差距比较明显,需推动各市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将省级医疗机构作为下一阶段系统改造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朱玉贵 《疾病监测》1994,9(3):72-74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传染病报告卡质量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卫生防疫站(443500)朱玉贵在检查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片(以下称卡片)质量时,常遇到一些模糊信息。如卡片报告的及时性,凡超过24小时报告者即为不合格,但其中有超过1小时至数天甚至数周的...  相似文献   

3.
黄淑琼  蔡晶  杨雯雯 《疾病监测》2016,31(9):786-790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湖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现场调查结果,结合网络直报数据,运用TOPSIS法从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5个指标评价湖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结果 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综合质量逐年提高,报告一致率近3年呈下降趋势;TOPSIS分析显示县级医疗机构报告综合质量明显低于乡镇级和市州级医疗机构。结论 湖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准确性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法定传染病报告卡重复报告(重卡)现状,分析重卡原因,提出解决方法,进一步规范报告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方法基于Hadoop和Spark为核心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Python和Jupyter notebook,按照查重条件对2005 — 2017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分别统计分析年度内重卡、累计重卡和跨年度重卡,并利用Python包matplotlib绘图展示统计结果。结果2005 — 2017年年度内重卡率平均为7.65/万,累计重卡数1 141 539张,累计重卡率133.47/万,重卡数居前3位的疾病是乙型肝炎、手足口病和肺结核,占比分别为30.23%、28.01%和12.96%。 其中2017年年度内重卡率为11.19/万,年内重卡数8 497张,跨年度重卡累计276 194张。结论法定传染病年度内卡片重复报告依然有待加强管理,跨年度重卡和累计重卡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数据分析,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09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方法 按终审日期为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导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内全部法定传染病个案卡片,不包括已删除卡片,采用SAS 9.1软件对个案信息按月和年对县(区)零缺报率、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09年全国67 671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6 487 969张,县(区)零缺报率月平均为1.65%,西部地区占绝大多数;报告及时率为98.09%,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中位数为0.86 d,审核及时率为99.69%,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中位数为0.10 d,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及时性较差;月平均重卡率为0.02%,与2008年相比,报告卡信息错误率有大幅下降。 结论 2009年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维保障,特别是西部地区必要的经费支持;加强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和科学管理。对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的评价应该结合现场综合开展,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林燕  卢冉  李真晖  戚艳波  郭卉 《疾病监测》2019,34(2):147-150
目的分析评价云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部分法定传染病诊断质量水平。方法抽取全省5个州(市)15个县(市/区)共36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按照现行最新的国家卫生诊断标准进行判定核实。结果调查了13种法定传染病共871例患者,病种诊断符合率为91.60%,病例分类符合率为83.50%,总病例诊断符合率为76.12%;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4种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分别为46.15%、57.93%、59.68%和60.61%;随着医疗机构级别下降,总的病例诊断符合率明显降低,省、州(市)、县(市/区)、乡镇级医疗机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67%、85.84%、73.72%和52.38%。结论云南省法定传染病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传染病诊断和报告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合评价江西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收集2017—2021年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应用TOPSIS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7—2021年江西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8.2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三级、二级、一级和未分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也依次下降;2017—2021年江西省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前3位的地市分别为鹰潭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优于未建立的,有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优于没有的。结论 江西省2017—2021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漏报,报告不及时,填报不完整、不准确等现象,医疗机构HIS的建立和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的健全能有效提高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平遥县2006-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探讨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平遥县2006年和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及所辖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导出Excel格式,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 2006、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未及时审核率分别为1.71%和0.20%;填卡医生姓名空缺率分别为3.43%和1.78%;患者工作单位空缺率分别为6.93%和3.36%。结论 平遥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2007年比2006年有显著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在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方面及审核及时性和报告准确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05 — 201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 — 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昌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趋势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2005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1 041例,年发病率为506.32/10万~1 678.80/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趋势χ2=6.739,P<0.05)。 肠道传染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72.67%,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18.14%)、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10.04%)和动物源性及虫媒传染病(0.12%)。 肠道传染病和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5.657,P<0.05;趋势χ2 =9.282,P<0.05)。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7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80%;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5.23%。 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肺结核和肝炎。 法定报告传染病冬、夏两季高发;发病率较高的街镇(北七家镇、东小口镇、回龙观镇、沙河镇等)集中于昌平南部地区。结论2005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后、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成为昌平区重点防控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同时学龄前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与朝阳、海淀两区毗邻的城乡结合部是昌平区传染病防控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2007年陕西省宝鸡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英 《疾病监测》2008,23(10):654-656
目的 评价实行网络直报后陕西省宝鸡市2007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质量状况与网络运行情况,探讨影响该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原因,影响报告与审核及时性的原因,从而提高宝鸡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宝鸡市2007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从系统中导出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宝鸡市传染病报告单位以综合医院为主,占75.38%;各级医疗机构直报率为81.02%,其中综合医院直报率达80.72%,乡镇卫生院直报率达85.62%;全年无未审核卡片、无零、缺报,无重复报告卡片,无误报卡片;全年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6.62%,较2006年上升了4.49%,审核及时率为98.79%,较2006年上升了1.51%。结论 报告及时性是影响宝鸡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最主要的原因;各县(区)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质量参差不齐;网络直报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阿克苏地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提高该地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的阿克苏地区2016-2019年的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现场督导表进行分析,用趋势x...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7年3月28日至7月24日宁波市传染病智能直报平台运行期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宁波市数字疾控平台,对传染病智能平台报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 通过平台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共24 497张,成功推送至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共24 259张,成功率为99.03%。 相较于手工录入模式传染病报告时间平均缩短3 min。 2017年4 — 7月宁波市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由2016年同期的99.97%上升至99.99%;证件号码完整率由88.96%上升至99.95%;综合率由2016年的97.79%上升至99.99%,传染病报告一致率由94.50%上升至100%。 结论 宁波市传染病智能直报平台正式运行4个月,效果良好,相对于传统的传染病报告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杜虹 《疾病监测》2007,22(7):485-488
目的 通过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使用前后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比较,揭示系统成效及存在问题.方法 对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传染病登记报告率、分病种报告率、分医疗机构报告率进行对比,对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传染病报卡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对比.结果 系统使用后传染病登记报告率明显上升,以乙肝和肺结核登记报告率增长为最多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报告率为最低;报卡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均有极显著性提高.结论 应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后登记报告率上升.前期报卡过程落后、调查漏报手段落后、性病管理落后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率低等因素影响登记报告率的进一步提高;系统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与管理模式。方法以区域平台为介质,通过智能提醒插件方式、后台基于标准化接口和页面报告3种数据交换方式,将传染病相关信息从医疗机构推送至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结果通过平台逐级推送的方式,完成基于电子病历的智能直报。 2018年10月试运行结果显示,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NDRS)728例传染病报告卡比对发现,两系统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及时率均为100%,传染病报告卡的准确性分别为99.31%、9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4,P=0.004);两系统的填卡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23 min和2.8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6 809.500,P=0.000)。结论该智能模式完全采用区域平台与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报告效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数据共享共通,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胡文穗  刘远  刘伟  杨智聪  周琴 《疾病监测》2022,37(4):507-511
  目的  评价广东省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网络直报质量,总结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COVID-19报告卡,收集汇总广州市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应用漏报率、迟报率、报告卡填写不完整率、报告卡填写不准确率、报告卡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不一致率、重复报告率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 16.0软件对广州市COVID-19的网络直报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COVID-19漏报率为0,迟报率0.05%、报告卡填写不完整率1.62%、报告卡填写不准确率3.97%、报告卡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不一致率3.88%,报告卡重复报告率13.25%。  结论  广州市COVID-19报告时效性良好,报告卡填写质量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薄弱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继续完善系统,为及时研判COVID-19疫情发生发展趋势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如何评价不同时空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需要寻求一种科学简便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TOPSIS法,对宜昌市2006年各县、市(以下简称A、B、C、D、E、F、G、H、I、J)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传染病漏报率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TOPSIS法对10个地区4项指标进行的综合评价,所得1~10位由好到差的排序结果依次为B、D、G、E、A、F、C、I、H、J;采用秩和比法由好到差排序为B、D、I、G、C、A、F、E、J、H。结论人们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评价多以各种单项指标的高低分别排名,往往失去很多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总体情况。而TOPSIS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势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不同量纲的影响,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能定量反映不同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TOPSIS法借助秩和比法进一歩扩展后,将定性与定量融为一体,使评判结果更为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虹  夏卫东  许婕  刘长娜  徐娜 《疾病监测》2014,29(7):586-589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工作现状,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各区(县)医疗机构2013年1—9月门诊、住院病历,二、三级医疗机构抽查门诊病例20例和住院病例5例,一级医院抽查门诊病例10例。核对抽查病例所在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例登记、传染病卡片、网络直报系统电子卡片三者之间信息,计算传染病漏报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结果调查传染病690例,总漏报率2.17%,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2.33%和1.97%(χ2=0.10,P=0.75)。及时报告率99.11%,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98.67%,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75.56%,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93.93%。结论天津市2013年传染病总漏报率较低,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情况差别较大,报告质量有待提高,需加强督导和培训力度,完善电子病历的应用,从而减少漏报病历,提高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某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综合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琳 《疾病监测》2010,25(6):496-498
解放军北京某医院从2007年4月开始对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收集2007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2年间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与"医院信息系统"中出院患者疾病谱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收卡的数量、报卡的时效和填卡的准确度等方面均较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在提高了疫情报告时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临床传染病报告卡填报的合格率,减少了漏报率和迟报率,但也存在少量填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