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浆)中的不规则抗体,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coombs IgG卡对6486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将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coombs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阳性率0.37%。其中,抗-D3例,抗-E4例,抗-C2例,抗-A1 1例,抗-M2例,抗-EC2例,抗-Cc 1例,抗-JKa 2例,抗-JK^b1例,抗-FY^a2例,抗-Le^a 1例,非特异性抗体3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实施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检查结果,并总结检查临床意义。方法输血前患者2000例,实施不规则抗体筛选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两种辅助检查,分析结果以及研究性别、既往妊娠史和输血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查阳性率为0.20%,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阳性率为1.05%;既往输血史或者妊娠史是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针对检查结果实施输血,避免溶血反应,临床上对患者安全以及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楠  张焱  梁国艳  谢双锋  孙武 《广州医药》2023,(12):13-18+25
目的 研究抗体筛查阳性输血患者的抗体与Rh抗原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4 796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以及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抗体鉴定与Rh抗原分型结果,记录34 79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妊娠史、输血史等基本资料,分析各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阳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4 796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237例,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68%。共检出不规则抗体260例,其中MNS系统83例(占31.93%),Rh血型系统抗体70例(占26.93%),Lewis血型系统14例(占比5.39%)。同种非特异性抗体79例,阳性率30.38%。同种特异性抗体中抗-E的占比最高,为20.77%;其次是抗-Mia,为20.39%。对237例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进行Rh抗原分型,CCDee抗原表型占比最高,为52.74%,其次是CcDEe占比29.16%。抗体筛查阳性率与性别、输血史、妊娠史有关,女性、有输血史、有妊娠史者的抗体筛查阳性率较高(P>0.05)。不同科室间抗体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分布特点、特异性及其免疫球蛋白类型。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所有住院患者,筛选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并统计分析抗体的阳性率、分布特点、特异性及其免疫球蛋白类型。结果:住院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总阳性率为0.29%(834/287 030),其中男性患者抗体阳性率为0.20%,女性患者抗体阳性率为0.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构成比为66.99%(558/834),男性患者抗体阳性构成比为33.01%(276/834);有妊娠史但无输血史的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构成比为72.22%(403/588),无妊娠史但有输血史的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构成比为5.38%(30/588),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的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构成比为19.35%为(108/588),既无妊娠史又无输血史的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构成比为3.05%(17/588);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能确定抗体特异性的占比为54.80%(457/834),其中以Rh血型系统抗E抗体比例最高,占比27.58%。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以单纯IgG类抗体为主,占比72.90%(632/834)。结论: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以有妊娠史的女性患者为主,且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以IgG类抗E抗体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及与临床安全输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申请临床输血的患者15800例患者,对其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15800例患者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6例,阳性率为0.61%;无妊娠史的2020例女性患者未检出阳性病例;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规则抗体分布中 Rh 系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93.7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极其有必要,有过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进行筛查,从而成为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为受血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血液成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地进行。方法:用达亚美微柱凝胶技术,达亚美Ⅰ、Ⅱ、Ⅲ号亚洲人抗体筛查细胞对4680名输血病人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本院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阳性率为1.82%,780名有输血史的男性患者中,有2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710名无输血史的男性患者中,有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1359名有妊娠史无输血史的女性患者中,有19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636名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的女性患者中,有3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615名既无妊娠史又无输血史的女性患者中,有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580名无妊娠史有输血史的女性患者中,有12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结论:使机体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因素是反复多次输血和妊娠,所以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及与临床安全输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申请临床输血的患者15800例患者,对其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15 800例患者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6例,阳性率为0.61%;无妊娠史的2 020例女性患者未检出阳性病例;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规则抗体分布中Rh系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93.7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极其有必要,有过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进行筛查,从而成为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6 036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输血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6 036例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用盐水、酶、抗人球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6 036例输血患者中共筛查出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0.22%,其中自身抗体4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9例,分别为抗-D 3例,抗-E 2例,抗-A1 1例,抗-Mur 1例,抗M 2例.结论 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必不可少,特别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更为重要,对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结果,为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8 884例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发现阳性标本再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8 884例患者共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85例,阳性率0.96%;其中男性阳性率0.75%,女性阳性率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阳性率1.17%,无输血史和妊娠史者阳性率0.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高于无输血史和妊娠史者.为确保输血安全,输血前应常规筛查血型不规则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输血前检验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42例,应用微柱凝胶方法检测其血不规则抗体,分析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结果及分布。结果筛查的不规则抗体包含抗-C、抗-D、抗-E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等。在检测的142例输血患者中,有9例不规则抗体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6.34%。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在女性患者中,有妊娠史患者5例,无妊娠史患者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对患者特别是具有输血史或孕产史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有利于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待输血患者Rh系统表型分型,分析其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老年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待输血患者587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进行Rh系统抗原检测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587例患者中测得Rh血型表现型共7种,均为RhD阳性,Rh血型表现型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CCDee占38.7%(227/587)、CcDEe占34.7%(204/587)、CcDee占12.4%(73/587)、ccDEE占8.7%(51/587)、ccDEe占4.6%(27/587)、CCDEe占0.7%(4/587)和ccDee占0.2%(1/587)。587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阳性率为1.02%,分别为4例抗-E(占66.67%)、1例抗-c(占16.67%)、1例抗-M(占16.67%);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2.65%(5/189)]高于无输血史及妊娠史者[0.25%(1/398)](χ2=5.11,P<0.05);不同民族老年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Rh系统抗体是老年待输血患者中最主要的不规则抗体,应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老年患者进行Rh表型分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以确保老年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选择与受者相容的血液成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筛查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结果116594例血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354例,阳性率为0.304%,其中慢性贫血患者(主要为血液病及肿瘤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2%,非慢性贫血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263%。在35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有孕产史者288例(288/354),占81.36%,无孕产史者66例,占18.64%。结论输血前检测ABO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是安全输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戎世琴 《右江医学》2013,(6):838-840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前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安全输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1839例输血患者,以coombs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随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39例患者血清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7例(0.92%),其中,男性4例,女性13例;不规则抗体阴性1822例(99.08%),其中,男性1039例,女性783例.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进行性别比较发现,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χ2=7.698,P=0.006);不规则抗体检测,以Rh血型系统为最多,共检测出8例(47.06%),其次为MNS血型系统,共3例(17.65%);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进行特异性鉴定发现,特异性抗体15例(88.23%),未确定特异性抗体2例(11.77%).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防止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临床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北京地区孕妇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方法 对2016年1~12月送检至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型室的1007例孕妇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其中RhD阴性孕妇770例,RhD阳性孕妇237例,并对251例抗体筛选阳性者做抗体鉴定,鉴定其抗体特异性及抗体类型.结果 770例RhD阴性标本中,抗体筛选阳性46例(5.97%),分别为抗-D 39例,抗-D、C5例,抗-E 1例、抗-D、E1例.237例RhD阳性标本中,抗体筛选阳性205例;Rh系统抗体最常见,共检出84例,分别为抗-E 50例,抗-C 2例,抗-c、E 27例,抗-C、e5例;MNS系统抗体62例,分别为抗-M 57例,抗-S 5例;Lewis系统抗体29例,分别为抗-Lea26例,抗-Leb 1例,抗-Lea+抗-Leb 2例;kidd系统抗体3例,分别为抗-JKa2例,抗-JKb 1例;Duffy系统抗-Fyb7例;P系统抗-P1 2例;Kell系统抗-K 1例;多系统抗体,抗-c、E+抗-JKb1例;温自身抗体4例;另有12例患者因抗体水平较弱,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结论 RhD阴性孕妇最常见抗体为抗-D;RhD阳性孕妇常见抗体分别为Rh、MNS和Lewis系统抗体.孕妇体内不规则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并造成交叉配血困难,故孕期对所有孕妇常规行抗体筛选检查非常必要,如阳性应进一步鉴定抗体特异性、抗体类型及抗体效价,这样有助于保障孕产妇输血安全,并能早期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情况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患者2920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鉴定阳性抗体的特异性。结果29208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90例,阳性率为0.31%。特异性抗体以Rh血型系统居多,抗-D抗体占2.22%、抗-E抗体占21.11%、抗-Ec抗体占11.11%;MNSs系统抗-Mur抗体11例(12.22%)、抗-M抗体7例(7.78%);Lewis系统抗-Lea抗体占8.89%;冷抗体占7.78%。非特异性抗体占13.33%。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其特异性,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阳地区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特异性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就诊的患者40 001(男13 141,女26 860,男:女=0.489),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检出抗体阳性者鉴定其特异性及Ig类型。结果 40 001例患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347例(0.87%),其中男68/13 141例(0.52%)、女279/26 860例(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60例孕妇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73例(1.84%)。检出较多的特异性抗体依次为抗-M、抗-JK、抗-Lea、抗-P1、抗-Fyb、抗-Leb等。IgM类抗体183例、IgG类抗体74例、IgM+IgG类抗体28例,37℃反应阳性者62例(0.15%,62/40 001)。结论南阳地区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同,检出率较高,提示对于拟输血者特别是孕妇应例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2 590例输血患者(观察组)的不规则抗体,分析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并以1 346例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10.03‰(26/2 590),其中抗-E抗体3.86‰、抗-D抗体2.32‰;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妊娠及多次输血有关,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6‰,与对照组输血反应发生率3.71‰经卡方检验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与多次输血是不规则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利于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