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可以通过相关免疫分子机制及蛋白调控靶点起到调节免疫作用。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免疫机制研究,总结发现针灸可从多个方面调节免疫功能,发挥防治支气管哮喘作用,分别是免疫启动阶段,下调肺内树突状细胞数量、抑制T细胞活化;免疫反应阶段,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和比例,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调节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参与调节细胞因子IL-4、IL-5、IL-13等分泌,减轻气道过敏性炎症;效应阶段,调控关键信号分子PI3K/AKT等,改善气道结构重塑。今后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度挖掘和阐明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免疫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从针灸出发创新哮喘防治策略,推动其在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可引起支气管反应性增强,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多由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肾虚失纳所致。在我国针灸治疗哮喘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方法多样,疗效独特。现将针灸治疗哮喘的近况综述如下。1针刺疗法杨氏等[1]运用河南中医学院邵经明教授积50余年临床经验创建的“三穴五针一火罐”方法治疗哮喘174例,以大椎、肺俞(双)、风门(双)5穴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医以改善肺功能为主,多用针灸、中药等。西医以抗炎和解痉,提高免疫力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但不良反应较多、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1]。现将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控制炎症反应气道炎症是哮喘重要的病理基础,哮喘由于气道炎症所导致,主要涉及一些细胞。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针灸在治疗免疫相关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该文通过回顾国外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别,以期从中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综述中药调节免疫细胞治疗支气管哮喘机制研究进展。支气管哮喘主要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辅助性T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先天淋巴细胞等)以及相应的细胞因子。平喘方、射干麻黄重楼汤等中药复方及黄芪甲苷、黄芪多糖等中药提取物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状态。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免疫性炎症的一种,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针灸加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对于哮喘的治疗,现代医学药物的使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易复发,需要长期给药且不良反应较多。而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有确切疗效且无其他副作用。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针灸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动物模型的哮喘状态,提高动物的免疫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对外周血T辅助细胞(Th):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射干麻黄汤组.构建哮喘模型后,采用瑞氏染色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及计数,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1)射干麻黄汤可有效对抗哮喘大鼠症状发作.(2)射干麻黄汤能显著减少哮喘组大鼠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气道炎症细胞计数,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有差异.(3)射干麻黄汤可以显著降低IL-4水平,提高IFN-γ/IL-4比率,与地塞米松相近.结论 射干麻黄汤可以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调节哮喘Th1/Th2失衡,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况】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可引起支气管反应性增强 ,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黏膜肿胀 ,分泌物增加 ,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咳嗽等症状。儿童发病多见 ,发病多在秋冬季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本病属中医学的“喘证”“哮证”“饮证”。本文共查阅针灸论文 46 0篇 ,从 2 5 5篇针灸论文 5 1 1 6 1病例中分析 ,总有效率为 89.5 4 % ,穴位敷贴治疗本病 1 6 987/48(病例 /篇 ,下同 ) ,有效率为90 .3 2 % ,针灸疗法 95 1 5 /3…  相似文献   

10.
参阅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根据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情况,从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因素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 《新疆中医药》2011,29(5):80-82
目的:通过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机制的整理,为穴位贴敷治疗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并从疗效机制研究方面进行阐述及总结。结果:穴位贴敷可以从改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改善肺功能等几方面达到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因其多环节、多途径的整体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综合作用的优势,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会有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381篇有关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文献的分析与总结,笔者对发作期、缓解期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病人年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疾病因素对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比较,发现多数研究认为,针刺对急性期哮喘疗效较佳,灸法对缓解期疗效更好;寒哮针灸疗效优于热哮;病程越短,病人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反之,疗效较差;针灸治疗的主要适应证可能以轻度哮喘为主.但也有相当多的临床研究显示,上述因素对疗效影响不明显,甚至得出相反的结果.提示以后的研究,应当通过严密的设计,充分考虑各因素的影响,才能科学地揭示影响支气管哮喘针灸疗效的各疾病因素,阐明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各自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迄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起到治疗作用。肠道菌群与中医"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运用健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支气管哮喘与肠道菌群、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阳虚质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根据相关诊断标准选择阳虚质及非阳虚质支气管哮喘患者各50例,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抽血检查其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C(Fib)水平,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同时连续3个月运用ACT评分随访评估其控制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CRP和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阳虚质组的CRP、Fib水平高于非阳虚质组;阳虚质组控制水平较非阳虚质组差.结论 阳虚体质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较非阳虚支气管哮喘患者更明显,对抗炎治疗的反应较差.  相似文献   

15.
吴小波 《新中医》2022,54(3):116-119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按数字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绝大多数表现为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在气温变化小、温暖的夏季.但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气道反应仍比健康人高100~1000倍,表明气道的慢性炎症没有完全消除,并且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是预防哮喘复发乃至根治的关键,而中医的整体调节对其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笔者现就其辨治思路和方法与同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于鸿  计忠宇  陈维  赵辉  卢丽艳  张丽  季辉  代良田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612-1615
目的 观察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血EOS、IgE、VEGF、INF-γ以及IL-4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ACT和AQLQ评分及血EOS、IgE、VEGF、INF-γ及IL-4的水平变化,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CT和AQL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EOS和IgE的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EGF、INF-γ以及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 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可通过降低和调节患者气道炎症指标与血清炎症指标(包括血EOS、IgE、VEGF、INF-γ及IL-4的水平),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和气促、胸闷等,严重影响健康生活。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多采用西药控制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气道炎症反应,但长期治疗中,部分患者存在诸多不良反应。祛风宣痹法为临床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的重要治疗方式,具有清热熄风、宣肺散寒、豁痰平喘等效果,被中医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本文对祛风宣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十年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单纯穴位埋线或穴位埋线联合其他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均有良好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控制气道炎症、抗气道重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相关,为临床推广、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支气管哮喘治疗现状,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与针灸治疗思路及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思路等多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