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参与实战战伤救治的经验,探索提升终端救治能力的方法及战伤救治训练的新模式。方法 依据2021~2022年某军医专家组执行对外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参与实战战伤救治工作获得的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实战战伤救治的特点及需求,并对照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现状,查找存在的不足,探索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实战战伤救治伤员数量远超预期、伤情复杂性远超预期、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远超预期、伤病员消化与康复周期远超预期、后勤保障难度远超预期5个“超预期”的特点。结合我军战伤救治训练模式及现状,指出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的不均衡性问题,阐明实战战伤救治中后方医疗机构终端救治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从快速完成平战转换、快速分类收容伤病员、高效完成确定性治疗及快速消化伤病员4个方面入手,建立我军后方医疗机构战伤救治训练新模式。结论 实战战伤救治特点对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持续巩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基础上,推行后方医疗机构战伤救治训练新模式,促进终端救治能力提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王秀薇  王振维  周林  陈洪 《重庆医学》2008,37(23):2748-2749
目的 摘建立针对基层军医的任职培训体系.方法 调研分析基层部队军医战伤救治现状和培训情况,从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支撑三个方面建立战伤救治任职培训体系,重点对训练内容进行整合完善.结果 建立了以"基础模块、发展模块、专项模块"为主体的内容体系,以"六位一体"为框架的训练模式,以教材、教员、实验平台等为支撑的保障体系.结论 该任职培训体系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虚拟现实课程在舰船大面积烧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中的应用效果,为我海军海战伤救治探索标准、规范、高效的培训方法.方法 将2019-2020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50名海军基层军医纳入本研究.随机抽取25名军医参加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课程培训,设为VR组,另25名参...  相似文献   

4.
海军基层卫生人员现场急救技术训练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军基层卫生人员对战伤救治技术的掌握程度,为改进战伤救治训练提出建议。方法 结合海军开展的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练兵活动,针对新大纲、新考核标准的要求,自制调查问卷,对172名海军基层卫生人员进行调查,区分熟练、较熟练、不熟练和难以掌握的技术及其构成比,重点分析战伤救治训练开展情况和战伤救治技术掌握情况。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100%。海军基层卫生人员掌握较好的技术为止血、通气、包扎、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六大传统技术,而经骨输液技术、高级气道管理等技术掌握不熟练、甚至难以掌握。结论 应持续开展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练兵活动,改进现代战伤急救理念,加强培训,建立实战化战伤救治训练和考评系统,以提高海军基层卫生人员战伤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中国部署前维和军医战伤救治能力现状,分析维和军医战伤救治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培训内容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纳入部署前中国维和分队一级医院军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理论考核、桌面推演和实训演练(包括现场评估、检伤分类、胸腔闭式引流术),对35名完成战伤救治培训的维和军医进行调查.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在战伤救治中训练效果,并探讨其作用及效益.方法 对机动卫勤分队成员分别使用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和真人模拟伤员进行训练,使用语义分化量表对两种训练手段进行评价,包括伤员仿真效果评价、技术训练效果评价、教学满意度评价3个模块,13个评价指标.结果 伤情外观仿真和问题发现能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医患沟通交流方面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真人伤员组评价高于模拟人组,生命体征仿真、伤情处置变化、检伤评估能力、急救仪器使用、急救技术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急救自信、实战化效果、训练严肃性增强方面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模拟人组评价均高于伤员组.结论 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真人伤员,且在功能上更加优于真人伤员,能够用于战伤救治能力提升,有助于提升教学训练组织规范.在战伤救治训练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当前战伤救治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固化的问题,作者单位采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探讨提高我军卫勤队员战伤救治水平的教学新方法.方法 将参与2021年空军军医大学举办的战救技能培训班的两队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队员采用相同训练大纲进行理论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战伤救治理论授课的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课下视频教学,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授课,培训后所有队员再次参加综合技能考核评估学员战伤救治技能掌握情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战伤救治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在课程内容设计难易程度方面、课程对于工作实际需求方面、课程涉及的救治技术掌握程度方面、课程趣味性方面以及课程对于提升综合救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战伤救治教学可以帮助学员加速融入课堂,提升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应用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西北医学教育》2016,(1):145-148
目的结合模拟医学教学模式,对传统战伤救治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按照战伤救治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将2014年度36名参加战伤救治技能培训班的基层卫生员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将2015年度37名参加战伤救治技能培训的基层卫生员作为实验组,采用理论授课结合模拟医学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战伤救治培训课程中应用理论授课结合模拟医学教学模式,能提高战伤救治培训质量,促使基层卫生人员熟练掌握战伤救治技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中,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和新技术正在实战中研究和应用,并呈现出突出和明确的发展趋势。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主要包括聚焦后勤与全谱卫勤、一体化卫勤与模块化、卫勤信息化、伤病员分级分类与时效、伤病员立体后送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战伤一线救治新技术概述了常见伤情出血、急性失能性组织损伤、疼痛、休克、神经损伤和低体温等救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野战卫生装备与信息技术在救治中的运用,并从救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和未来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描述了战伤一线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海军医务人员战伤救治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战伤救治是医务人员应用医药卫生技术手段对伤员实施的诊断、分类、治疗、护理和后送的过程 ,是战时卫勤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海军医务人员是实施海上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骨干力量 ,其战伤救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卫勤保障质量 ,甚至会影响到战役的进程。因此 ,加强海军医务人员平时的战伤救治训练 ,提高战伤救治能力 ,意义十分重大。1 致伤特点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未来海上高技术局部战争呈大纵深、高立体、宽正面、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远程精确打击的作战模式 ,将对参战人员产生一系列新的致伤特点。一是常规武器加大了科技含量 ,杀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